•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政治制度何以生长秩序

    时间:2021-07-05 12:04:0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政治制度以其反映基本社会共识、确认利益结构、调解社会矛盾和规范政治行为等具体途径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秩序生长功能。合理政治秩序的生长依赖于按照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相统一、效力和利益均衡等原则建构而成的政治制度。转型期中国政治制度的完善应以公正性、适应性和整合性为逻辑理路。
      关键词:政治制度;政治秩序;秩序生长功能;原则;逻辑理路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志码:A
      
      政治制度是一定政治理念的载体。政治理念的秩序追求是一种观念的存在,虽然对政治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但如果它仅止于此。它就由于永远的不在场而缺席于活生生的政治生活。因为,政治理念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而“价值系统不会自动地‘实现’,而要通过有关的控制系统来维系。在这方面要依靠制度化、社会化和社会控制一连串的全部机制”。可见,理念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需要相应的中介。在现代社会,承担这一中介作用的最基本形式就是制度。从政治秩序的发生学角度讲,政治制度起着秩序生长的作用。政治制度的秩序生长功能并不能保证其所生长的秩序的正当性,对秩序正当性的追求还必须考虑政治制度建构的原则,毕竟,只有合理政治制度才能生长出人类可欲的政治秩序。循着这样的思路,在秩序问题日益凸显的转型期中国,认真探寻政治制度完善的逻辑理路、正确发挥政治制度的秩序生长功能是一个紧迫的时代课题。
      
      一、政治制度的秩序生长功能
      
      政治制度是根据一定政治理念设计出来的并用以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的规则体系。虽然这些规则体系并不一定能够保证它所进行的权威性分配的公正性,但是它一旦设计出来就具有了进行权威性分配的事实。它以确定性的、制度化的形式给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带来了一种秩序,尽管这种秩序可能并非是人们所期望的,但它生长着秩序的功能确是无法抹杀的。政治制度的秩序生长功能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表现出来。
      首先,政治制度反映了起码的社会共识。政治制度是政治理念的外化。当然这种外化为政治制度的政治理念首先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从而政治上也占统治地位阶级意志的反映。阶级性是政治制度的首要特征。但是政治制度也必须具有公共性特征,而且事实上政治制度总是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它一旦被制定出来,就对社会共同体的所有成员具有同等的约束力,政治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政治制度之所以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这种作用是因为它尽管首先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但它也是在社会各阶层的长期博弈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聚合了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意志,达成了最起码的社会共识。从政治制度的公共性特征来说,政治制度所体现的意志是经过整合了的社会意志,是社会各阶级阶的政治理念的非均衡交集。“制度是产生社会秩序的文化衍生的策略……对社会秩序的要求是合作博弈,其中,拥有共同价值观的人们寻找一个集合点以保证合作。”从这个角度上讲,政治制度为政治行动和意义解释提供了道德或认知的模块。个人被包围在符号、风俗、惯例的世界中,而特定的政治制度起到一种过过滤作用。制度不仅能够提供有用的战略信息,而且也能影响到人们的认同、自我想象和偏好。因此,政治制度反映了最起码的社会共识,而这种社会共识是人们从事政治实践的心理基础。基于相似的心理基础,人们对政治实践就会有相似的理解,自觉遵守交往规则,认同、维护制度,这样秩序就容易生长起来。
      其次,政治制度是对利益结构的确认。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奉质的关系,它是社会共同体的一个联系纽带,也是常常导致社会矛盾的引线。如何发挥利益的联系功能进而掐断利益的矛盾引线,政治制度在这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政治制度形成于人类对社会利益冲突的反思。人们为了避免在利益冲突中遭受重大损失,为了避免社会的四分五裂,就通过政治和国家这样的社会权威来制定政治制度,以合理地分配利益和协调利益关系,使个体利益、群体利益与社会的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达到某种均衡状态。因此,政治制度一方面要保证个体以及群体合理的利益要求和对利益的追求。另一疗面又要约束、规范个体和群体的利益最大化行为,使其以不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和其他个体、群体的利益为前提。正所谓“在政治生活中,政治行为者之间的偏好或利益分配、资源或权力的分配和博弈规则的施加的限定,都不是外生于制度的。”对此,有人形象地指出,怎样最大限度地创造物质财富是经济制度所要解决的问题,而财富生产出来后如何进行分配,则是政治制度的事。政治制度正是通过对社会利益的分配来理顺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确认一定的利益结构,从而使人们之间的利益秩序有了制度保障。而利益秩序是社会稳定的最深层基础。社会秩序、政治秩序等其他秩序的状况归根结底都取决于利益秩序的状况。历史已经证明,人类历史上的纷争、冲突与动荡的终极原因都与利益有关。政治制度通过以制度化的方式对特定社会利益结构进行确认,理顺了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形成了较为确定的利益秩序,从而为其他秩序的生长创造了前提。
      再次,政治制度是调解社会矛盾的平台。矛盾是社会的固有属性,没有不存在矛盾的社会。实际上,“冲突也是社会生活中一个永恒的现象。社会冲突是社会群体之间由于利益和价值的对立而发生的对抗”,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引导、消解社会矛盾,把它控制在秩序所能允许的范围之内。在市场经济社会里,这种矛盾和冲突如不加以控制,则将使正常的冲突演变为对立,进而形成对抗和暴力。因此,任何社会都需要一系列能够消解矛盾、防止分裂,维持生存的整合机制。政治制度就是这样一种重要的矛盾整合机制,它为社会矛盾的消解提供了制度平台。因为制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在于遏止冲突和化解矛盾。一种制度能够化解矛盾和冲突的能力的大小,决定一个社会秩序稳定程度的强弱,换青之,制度化解冲突的能力与秩序维持的程度成正比关系。如政治参与制度,它不但是各参与主体表达各自利益诉求的渠道,而且还是他们进行协商、寻求互惠合作的制度空间,各利益主体可以在此就他们所关心的利益问题展开充分的对话。这样,政治参与制度不但满足了参与主体的参政期望,稀释了政治系统的参与压力,而且它还为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冲突得到较为妥当的处理提供了条件,使矛盾有可能在互惠合作中得以消解。总之,政治制度使矛盾从隐性走向显形、从桌下走向桌面,为矛盾的消解创设了空间条件。这种制度平台的存在为相互冲突的利益主体消除对抗、走向合作提供了机会。而妥协、合作总是意味着秩序的可能。
      最后,政治制度是对政治行为的规范。政治行为是政治主体参与政治生活、从事政治实践的各利活动。任何行为都有边界,政治行为也不例外。在现代社会,对政治行为边界进行限定的规范主要表现为政治制度,“制度是规范的一般形式,这些模式为人们与他们的社会及其各式各样的子系统和群体的其他成员互动规定了指定的、允许的和禁止的社会关系行为的范畴”。也就是说,制度的基本意义在于向人们提供规约和可预见性。制度经济学派约翰·康芒斯认为:“如果我们要找出一种普遍的原则,通用于一切所谓属于‘制度’的行为,我们可以把制度解释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动”。因此,政治制度

    推荐访问:政治制度 秩序 生长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