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毛泽东提出“第二次结合”的背景和原因探析

    时间:2021-07-11 04:00:3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新中國成立不久,毛泽东就明确提出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二次结合”,“第二次结合”是取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结合”胜利的必然结果,是20世纪50年代“以苏为鉴”实践过程的有益尝试和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经验积累,也是党和人民加快建设现代化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毛泽东;“第二次结合”;背景;探析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社会经济文化落后的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过程。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相结合,对于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揭示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之间的内在联系有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结合”胜利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要解决的历史课题是在中国这样一个贫穷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复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取得了独立和自由,也标志着“第一次结合”探索的结束。
      历史是连续的和继承的,面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新课题和新任务,中国共产党人自然而然地就把“第二次结合”的奋斗目标提上历史日程。这一时期,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的历史过程也是实现从“第一次结合”向“第二次结合”的转变的历史必然。
      到1952年底,我国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已经完成,毛泽东和党中央对1951年确定的先搞工业化建设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识有了新的认识,认为在新形势下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机已经到来,需要重新思考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间和步骤问题。1952年9月,毛泽东在讨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现在就要开始用“十年到十五年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不是十年以后才过渡到社会主义”。可以说,这既是酝酿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开始,也是毛泽东对中国自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即对“第二次结合”的初步探索。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酝酿,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即如何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毛泽东反对片面发展重工业,主张按“农轻重”为顺序,即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建设方针。这一思想,突破了前苏联模式,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进行了创造性的构思。
      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经验积累
      开始着手社会主义改造,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正式开始,因为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已经开始涉及到了未来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经济制度等一系列内容,为后来的中国社会指出了发展方向。
      面对社会主义改造,毛泽东看到了生产力还十分落后,他曾多次用“一穷二白”来形象地比喻我国底子薄、基础差、经济文化十分落后这一基本国情,如何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起强大的物质基础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
      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大事。在探索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形态、实现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我们基本上是照搬了前苏联的经验。
      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之路,实现了“第二次结合”探索上的重大突破。最具特色的一点就是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如何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赎买,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列宁都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都未成功。中国共产党人从自身实际出发,坚持用和平的办法,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和平改造,一方面解决了实现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消灭剥削制度这类通常难以解决的矛盾问题;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历史前提。
      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围绕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这个中心任务进行。在这个过程中,探索出了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方法及区别对象、用不同的办法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为即将全面展开的“第二次结合”奠定了实践基础,提供了理论和制度参考。
      三、“以苏为鉴”过程的有益尝试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恢复国民经济过程中,我们照搬了前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一五”计划期间,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设了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初步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在保障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这一点,毛泽东后来指出,“因为我们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只得照抄苏联”,“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这当然不应当是长久之计”。
      1956年,前苏联共产党二十大对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严重问题进行了揭露。前苏联共产党二十大以后,毛泽东认为它对我们最重要的教益是要独立思考,提出要“以苏为鉴”,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到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在对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取得了初步成果。这些理论观点,集中体现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九论》等文章中。毛泽东后来说:“一九五六年四月的《论十大关系》,开始提出我们自己的建设路线,原则和苏联相同,但方法有所不同,有我们自己的一套内容。”
      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一系列宝贵的理论成果,包括社会主义建设走自己的路的思想;“建立”社会主义并不等于“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经历“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论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的思想;提出要利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法则为社会主义服务,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等。这一系列重要思想的提出,不仅是“第二次结合”的重要理论成果,也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来源和理论支撑。

    推荐访问:探析 提出 背景 原因 毛泽东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