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柏拉图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借鉴

    时间:2021-06-20 08:01:2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柏拉图道德教育思想对于我国当代教育仍然具有借鉴意义。教育在柏拉图的政治哲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教育是实现城邦正义的唯一途径。柏拉图为培养理想城邦中的理想公民和哲学王设计了一整套的教育规划方案,规定了教育的年龄阶段以及课程安排。柏拉图所构画的道德教育蓝图对于我国当代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启发。
      [关 键 词] 柏拉图;道德教育;理想公民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4-0086-02
      在柏拉图的政治哲学中,教育居于重要的地位。“可以说离开了教育,柏拉图之理想国家的构建只能是空中楼阁,水月镜花”。柏拉图政治哲学侧重于研究理想中的城邦以及最理想的政治状态。“柏拉图所构建的理想城邦不存在于现实当中,而是现实城邦所应趋附的目标,是现实各类城邦中合乎正义因素的集中提炼和升华,是城邦本质或内在精神的真正体现和阐发。”在柏拉图政治哲学体系中,教育是通向城邦正义的唯一途径。因此,教育在柏拉图政治哲学中居于重要地位。
      一、柏拉图教育方案的理想设计
      理想的城邦就是理想教育的城邦。政治活动是哲学家对于公民教化的活动,也是公民完成教育的活动。柏拉图认为通过合格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公民,才能培养出符合城邦要求的哲学王。那么,怎样的教育才算是“合格的教育”呢?柏拉图为“如何培养合格公民和哲学王”设定了一整套的教育规划方案。在这套教育规划方案中,对于教育的年龄阶段进行了划分,为不同的教育阶段设计了不同的课程安排,并且为不同的社會阶层设定了有针对性的课程。为了教育“哲学王”,柏拉图在智者重视的“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术)的基础上增加了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四艺”,一起构成著名的“七艺”。柏拉图在“线段之喻”中构建了一个由影像、实物、数理对象和纯相组成的目的论系统,从影像到纯相,实在性不断的增强,影像是对于实物的模仿,实物是对于数理对象的模仿,数理对象是对于纯相的模仿。影像和实物处于可见世界,可见世界是虚幻的、不真实的,数理对象和纯相属于可知世界,可知世界就是柏拉图所构建的理念的世界。基于线段之喻,柏拉图设计了一系列的课程,包括数学、几何学、天文学、音律学和辩证法等。数学和几何学就是可知世界中的数理对象。“天文学和谐音学之所以被列入数理学科,是因为前者在数量关系以及图形之中研究纯粹的运动,后者则是在数的关系里研究音响的和谐。”辩证法(dialogoi)的原意是来来回回的说,柏拉图辩证法的含义是把握最真实之物的方法。并且,柏拉图还针对特定的阶层设计了特定的课程。对于护国者阶层,柏拉图强调音乐教育和体育。“这种教育就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生产者阶层需要有“服从”的美德。为了让民众服从“哲学王”的统治,柏拉图设计了几个相互支持、相互解释的“教育故事”。此类教育故事主要是说给民众听的,哲学家和护国者几乎不需要接受此类故事的教诲。首先,柏拉图以“太阳喻”“线段喻”的教育故事教导民众为什么追求“善的理念”是必要的和可能的。其次,他以“洞穴隐喻”和“船喻”的教育故事教导民众只有“哲学王”统治才是好的、安全的。再次,以“金银铜铁隐喻”的教育故事教导民众人和人之间天生就有差异。哲学王是智慧的船长,其他人是无知之众。最后,柏拉图以“灵魂马车隐喻”的教育故事来教导民众过一种节制的生活,克制“人欲”。
      柏拉图总共划分了三个教育阶段,即从出生到20岁,20岁到30岁,30岁到终世。所有的公民都要学习数学和几何学。在公民20岁的时候,选拔出一部分公民学习天文学和音律学。数学、几何学、天文学和辩证法都属于柏拉图“线段之喻”中的数理对象,与数理对象相对应的认识官能是理智。理智是把假设当作公理,直接推出结论并且不对公理本身求证的阶段,理智还要依靠感性事物,没有达到对于善的最终认识。在公民30岁之前的学习属于入门科学的学习。在公民30岁的时候,再选拔一部分人学习辩证法。辩证法在柏拉图的教育规划方案中,是通往真知识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惊险的一跃。柏拉图的洞穴之喻说明了囚徒把握实在的关键在于回头,回头蕴含着转向的含义。辩证法的关键在于灵魂转向自身,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实现灵魂的转向。辩证法相当于线段之喻的纯相,与纯相相对应的认识官能是理性。理性是完成辩证法的阶段,理性不依赖于感性事物,并且要对于第一公理进行求证,从假设回溯到第一原理,再从最高原理下降到结论。
      二、政治乃是德教
      柏拉图认为,理智、激情和欲望是灵魂的三驾马车。灵魂理智部分的德性要求是智慧,激情部分的德性要求是勇敢,欲望部分的德性要求是节制。灵魂的各个部分的德性要求如果得到正常发挥,就可以达到正义的结果。用理智支配激情和欲望,就可以使每一个部分都发挥出自身的德性优势,使灵魂达到和谐一致,这时的灵魂就拥有了正义的德性。因此,智慧、勇敢、节制、正义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德性要求。这四种德性不仅要在每个公民身上存在和体现出来。而且每种德性在各个阶层中所占的比重和表现的程度也不同。突出智慧的阶层是哲学王,突出勇敢德性的阶层是护国者阶层,节制则是三种阶层所共享的德性。正义负责统筹协调统治者、护卫者和生产者三者的关系,使三者能够在自己所属的领域中各司其职。因此,道德教育不仅要培养每一个公民的智慧、勇敢、节制、正义,而且还要针对各个阶层突出培养符合该阶层的美德。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观点,认为一个正义的城邦必须要有道德的知识。
      城邦是政治生活的公共空间,在城邦中只有政治生活。教育实际上就是城邦公共政治生活的一部分。教育的最终旨向是为城邦的政治生活所服务。因此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城邦的公共政治生活培养有知识、有道德的公民。柏拉图所说的道德不是家庭内部的道德,而是一种公德。公德是对于公共规则的自然的遵守。公德就是公民意识的一部分。因此,道德教育就是对于公民意识的培养。通过公民意识的培养,使城邦的政治生活实现良序,使城邦的政治活动体现正义。因此,政治乃是道德教育。政治乃是德教,其中蕴含着“教育是通向政治正义的唯一道路”的思想。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对于城邦治理的法律作用是抛弃不管的。柏拉图认为,城邦中的统治者,没有必要立法,教育和培养是其最重要的事情。法律和教育的选择,体现了政治哲学中的一对核心关系——知识与权力的关系。也就是说,对于城邦的治理,到底是应该选择知识统治还是选择权力优先。城邦治理的法律作用体现了权力优先,教育则体现了知识统治。柏拉图选择了知识统治。知识要在权力之上,知识要对于权力有所引领和指导。知识统治中的知识就是真知识,是理念知识。关于道德的就是理念中的知识。因此,“政治乃是德教”这个命题体现了知识统治。

    推荐访问:柏拉图 道德教育 借鉴 当代 思想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