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简论大乘佛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时间:2021-06-05 00:02:1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民的物质生活大幅提高,其精神修养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佛教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理念与和构建谐社会的理想具有共通性。本文针对大乘佛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促进意义做一简述。
      关键词:和谐社会;大乘佛教;道德修养;社会发展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它涵盖了与人民群众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和谐社会不仅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信仰。它的建设目标是为着更广大的人民能生活得更好、更有意义。大乘佛教,以利益一切众生为本怀,它不仅贴近生活,而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大乘佛教作为一种思想潮流、一种上层建筑,仍对指导我们的生活起着一定的积极影响。
      1 佛教与和谐社会理念有共同的立足点
      大乘佛教的伦理道德观主要是利乐众生,即大众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体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应以此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利乐有情”是处理教内教外一切人际关系的准则和规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构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全面和谐。这种和谐的落脚点是人,是大多数人民群众。大乘佛教利乐众生的思想与当前时代主旋律是相协调、一致的,这也成为引导广大信教群众和宗教界人士参与到和谐社会建设中来的理论依据。
      佛教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当中包含着与世俗伦理道德可相通的部分,这也是与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公民道德建设相适应的。例如,佛教的大慈大悲精神,与和谐社会提倡的全社会互帮互助、关心友爱、融洽相处就有相通之处,佛教信众更是通过扶贫、救灾等慈济事业把平等慈悲的精神体现到实际生活中,他们的行动也使更多人受到感动,积极投身到赈灾捐助的活动中来。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是大乘佛教一个显著的理论特色,它认为世间万物都是“佛性”的体现,它包含着对一切生命的关怀和尊重,将这种理论加以扩展,就是对自然的尊重。由平等博爱观念而萌生的广植树木、放生的行为一直是佛教所倡导的传统,这种传统与我们当下提倡的环境保护意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原则是完全一致的。
      此外,佛教还有“五戒”、“十善”等伦理观念,这些戒律清规之中所体现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与现代和谐社会所倡导的公民道德准则和社会公德也是一致的。所谓“十善”即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悭贪、不嗔恚、不邪见。佛教十善法,从人们的言行到心理都做了规范和约束,这种内在的制约力对于净化人的心灵是能起到积极作用的。
      可见,佛教精神与和谐社会理念不仅立足点一致,佛教无私无畏、利益众生的教旨,与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2 佛教信众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大乘佛教教义上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重视现世生活,这种积极入世的情怀发展至今逐渐形成了“人间佛教”的思想洪流,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佛教信徒,不论出家在家,都已积极地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来。在家居士不仅在行为修养上谨记佛陀教诲,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更是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出家僧侣也在国家出现自然灾害时进行募捐、救助等慈济活动。在今年4月12日青海玉树发生强烈地震后,中国宗教界为玉树灾区捐款捐物已达近亿;根据不完全统计,海内外仅佛教界就为玉树灾区捐献的赈灾款物达到七千余万元。在汶川地震过后,佛教团体也积极发动教内教外人士捐钱捐物,深入灾区,这充分体现了大乘佛教积极入世的精神和自度度他、利益众生的宗旨。从这些例子中不难看出佛教信众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所起到的正面作用。大乘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精神在自然灾害面前、在需要援助的民众面前得到了充分体现。
      根据佛教所倡导的积德行善、慈悲平等精神,广大佛教界人士长期致力于社会教化事业和慈善救度事业。广大佛教信徒秉承佛陀嘱托,积极生产、勇于探索、乐于助人、克己利他,在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佛教信众的这些行动无疑地起着净化社会风气、纯洁人们心灵的作用。佛教伦理道德中“自利利他”的精神对于提升人们的道德素养、缓和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矛盾、调节自我身心等方面都有助益。
      3 引导佛教在新时期得到新发展
      尽管佛教为社会、为大众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中国佛教自身所存在的局限。我们既要正视佛教在文化发展、人心净化、中外友好交流等方面的作用,也应在新的时代引导佛教向一个更新、更适应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
      作为一种上层建筑,佛教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协调因素,这需要社会加以关注和必要的疏导,也需要佛教徒本身努力克服,积极发扬大乘佛教中的优良传统,完善自身,在以往历代佛教大师的宗教改革实践中找到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借鉴内容。
      此外还要看到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个双向性的过程。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在社会主义时期宗教存在的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了解到这些,在管理宗教事务时就要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另一方面,中国佛教界也要进行自我调整,继续发扬积极入世的人文情怀,将利己利他、济世度人的宗教关怀投入到现实社会中来,本着奉献自我、服务民众的宗旨,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尽献力量。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个大目标、大方向,是当前的紧迫任务,需要更多的人、用更多的时间去奋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团结为数众多的宗教界人士,尊重他们的信仰和选择,引导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积极贡献。
      在这个新时代的转型期,要使佛教适应社会主义、获得新的发展,还应注意使大乘佛教的教义思想尽量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民众的需求。大乘佛教是一个有着较强包容性和开放性的宗教体系,在使其适应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应赋予其教义以新的时代意义。而且我们还要大力发挥大乘佛教的心理安慰和调适作用,使大乘佛教在精神提升和道德劝化方面继续其导引作用,而这也是大乘佛教最重要的现实作用。
      综上可知,大乘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不仅是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相一致,而且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时代下赋予其新的理论发展,这不仅符合马克思的宗教学说,符合社会的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也是宗教本身自我更新的应有之义。

    推荐访问:大乘 佛教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