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关于教育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关系的理性思考]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时间:2019-01-13 03:24:3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一、教育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      社会分层与流动方面的研究,传统上一直非常重视教育在阶级、阶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布劳、邓肯在分析美国社会结构时认为,在影响人们社会经济地位的自致性因素中,个人的教育程度极为重要和关键,但他们的理论分析中并没有明确将教育因素作为一个分层维度来看待。来自马克思和韦伯的传统阶级阶层结构理论,则把教育或者技术资格看作是划分阶级阶层结构的重要依据。更为具体地分析教育对阶层结构形成意义的研究的是R・柯林斯。R・柯林斯认为,人们所受的教育(以学校证书来体现)被用来限制那些竞争社会和经济领域中具有优厚报酬职位的竞争者的数量,并帮助那些享有“教育专利”的人垄断这些职位,即存在一种“文凭社会”或者“文凭主义”。所有受惠于文凭制度的职业的获得,需要通过对教育文凭的投资,而文凭反过来被用于购买免于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工作职位。他还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文凭社会”的产生,指出教育中的阶梯建构在整个社会地位大序列之中,而教育作为进入社会、经济方面受益阶层的筛选标准,不仅仅存在市场社会之中,而且作为进入的壁垒设置,教育与阶层或者集团的利益自然地联系在一起。[1]在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划分标准中,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指标是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正规教育程度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特征。这一方面是由于科技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复杂劳动(因而报酬较高)的职业需要教育较高的人来承担,由此提高了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由于现代人事制度的不断分层化,使人事选拔需要建立在一种既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又提供均等机会的客观标准之上,教育正是具有这种功能的一项客观标准。由此可见,教育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有着密切联系。
      
      二、教育在促进社会阶层流动中的作用
      
      1.现代社会教育成为个体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传统的就业方式,即受教育后从事某职业安安稳稳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代已逐渐成为过去。知识与技术的不断更新必然加快职业变换的频率,这在某种程度上为个体充分实现自我提供了较多的机会;当然,也不可避免地使一些天生较为懒散或不务实际的人的闲情逸致因求生的需要不得不搁置起来,因为社会流动速度的加快使他们随时有失业的危险。面对这种现实,最迫切并必须的,就是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新陈旧的知识。接受再教育是实现这种愿望的有效途径。这种接受教育后从事工作,又因工作需要再次接受教育的过程,多次重复形成了一种循环。社会发展越迅速,知识技术更新越快,这个循环运行的频率就越高。在这种循环中,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不断加强,教育选择人才的功能也就得到充分发挥;只有能跟得上这种循环的人,才不会落后于时代。由此可见,教育在知识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已成为决定个体发展程度的主要因素,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也成为衡量一个人社会地位的标准之一。简言之,教育决定着个人的社会地位。发达的社会增加了许多受人尊敬的职业,而这些职业往往需要很高的资历,尤其是一些高新技术型职业需要从事者接受长期培训,这就离不开较高层次的教育。由于这些职业的社会地位与报酬较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通过提高个人的受教育程度与知识技能水平,不仅能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能增加个人社会地位升迁的机会。
      2.教育是实现中国当代社会阶层的良性流动的重要手段
      鉴于教育在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化中的特殊作用,其在社会各阶层的良性流动中也通过相同的机制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教育不仅是个人获得文化技术资源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社会各阶层呈现良性流动的主要动力。而且,有别于其他各种资源的获得方式,文化技术资源的获得一部分依赖于个体的先天性因素(如智商、天赋等),而更主要的是依赖于个体的后致性因素(如勤奋、钻研等)。而在这一过程中,教育是最公平和最有效的实现方式。
      首先,教育是个体获得文化技术资源的主要手段,其公平性要远胜于其他手段。教育其本身并非文化技术资源的量化形式,而只是促进个体提升自身资源占有水平的途径和手段,对于每一个体来说,接受教育而获得提升自致性因素的机会是相等的,因而也是公平的。
      其次,相对于经济资源和组织资源而言,社会中下阶层最易于获得的是文化技术资源,其手段是享受中高层次的教育。在由政府主导的各种社会政策中,较难通过转移支付的功能来有效提高社会中下阶层的经济资源占有程度。虽然政府正在加强对再分配的调节力度,但在庞大的人口基数面前,各项社保政策难以在短期内完成质变的提升。同样,组织资源的转移和分布将是更为复杂的问题,也没有切实有效的途径。而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正是政府实现转移支付的有效手段。如何合理有效地分配社会公共资源,并通过其分配的公正性(或合理的偏向性)来提高社会中下阶层的资源占有程度,是社会政策创新的正确方向。
      再次,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资源和文化技术资源之间呈现出较大的相关性,也使得教育成了改变个体经济资源的有效手段。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教育经济回报率不断提高,“脑体倒挂”的现象已基本消除。1981年与1987年中国教育的经济回报率仅为0.025和0.027。而根据陆学艺等的最新调查显示,现今中国的教育回报率大约为6~7%,即多受一年教育者收入增长6~7%。[2]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投资教育,特别是那些拥有较多经济资源的社会阶层,他们更倾向于为自己或其子女在教育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就算是仅仅为了经济上的目的他们也会如此。而对于处于社会中下层的人群来说,这同样是改善自身经济资源劣势的最直接的手段。
      
      三、社会流动中教育存在的问题
      
      受教育程度决定个人的社会地位,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但正如许多原理一样,它仅是纯理论的抽取。现实社会中许多影响教育过程的因素使这种由教育决定的社会流动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而更为广泛的是个体处于同一社会地位阶层之中的流动――横向流动。这种状况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教育机会均等问题
      教育机会均等问题长期以来是人们的视觉焦点。理论与现实都告诉我们:教育机会完全均等是不太可能实现的。首先,个体所处家庭背景如父母的职业、收入(即经济条件)、家庭文化氛围等,都影响着个体受教育的机会及受教育的效果。其次,学校环境如教学设施、教师质量,以及该地区的整体教育发展水平也会对个体受教育的水平产生影响。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甚至不同教师所教的学生都有差别,相对而言,地区落后、学校差、教师素质低,其受教学生在教育机会上就相对较弱。最后,教育制度、人才标准等也影响个体的受教育程度。
      2.现存学校教育本身存在局限性
      知识经济强调知识的生产力价值,而现有的学校教育所传授的许多知识本身缺乏实用价值,课程的开设与社会需求彼此错位,学生走上社会后需花费很大精力重新适应,即便是社会需要的专业,其课程内容本身仍存在知识老化现象,许多教材是几年甚至十年前的。教师本身缺乏实践经验,讲起课来单调乏味,致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种种因素削弱了教育对个体发展应有的影响力。
      3.不良流动限制了部分人才的发展
      社会流动是个体与群体从一个社会地位到另一个社会地位的流动,赞助性流动则是由金钱、地位、权力等因素造成的社会流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重要性日渐显现,传统社会中典型的等级制度,阶层之间的森严界限已不再成为主流。然而,现实中由金钱、声望、权力等因素所决定的社会地位的悬殊,使得个体的社会纵向流动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同样,每个人的工作起点也存在极大差别。毫无背景的人必须赤手空拳,从最底层干起,而父母职位和社会地位高的人可能无须奔波就有优良的环境施展才华。这种赞助性的人才选拔模式使得个体社会地位提高更加复杂化。看待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应看到它的表象,更应深究其产生的原因。社会的不平等在很长的历史时期是不可能消除的,因此,教育的完全平等、个人发展的完全平等也同样难以完全实现。此外,社会分工本身就需要有差别的成员,人的发展的差异性恰好适应了这种需求。教育部门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些弊端,但采取适当而有效的措施缩小其影响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四、流动过程中教育问题的政策性分析
      
      1.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教育机会不均等
      这主要是由于各个阶层之间的占有经济资源相对不平衡所造成的,其根源还是来自于各阶层不同的“先天性因素”制约了个体“后致性因素”的获得,从而导致阶层分化的路径依赖和阶层间良性流动的不通畅。在现今的中国教育政策中,教育投入只占GDP比重的很小一部分,且结构相对不合理。目前,最严重地影响中国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发育成长的公共资源配置不公问题,是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或不当。从城乡来看,城市的公共教育机构获得的资源远远多于农村的公共教育机构。实际上,农村的教育是农民自己办的教育,而城市的教育才是国家办的教育。在这种制度下,农民子女所接受的教育的数量和质量与城市居民子女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特别是现行高考招生体制和高等教育收费制,无疑提高了农村学生跨入公立大学深造的门槛,其结果是广大农民和贫困阶层陷入结构性、制度性的机会不公状态,在参与市场竞争方面缺少足够的能力,因而也就缺少适当的向上流动的机会。[3] 因此,要改变现在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出现的各个社会阶层的竞争性需求这一现状,增加教育这一公共资源的供给是唯一切实可行的政策方向。同时,在提供足够教育资源供给的前提下,还要保证社会中下阶层享有这一公共产品的权利不受其他“先天性因素”的影响,其主要是应注意防止经济因素的干扰。特别是在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环境中,可以通过国家征收教育税(或相类似)的方式,真正杜绝在教育系统中由经济因素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2.调整国家教育资源的分配机制
      发挥教育作为最重要的后致性流动机制的作用首先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确保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机会均等。基础教育是人们接受教育的起点,如果基础教育不能保证公平,以后的教育根本无从谈论机会均等了。应增加教育投入,合理分配教育经费,国家尤其要给经济不发达地区以政策扶持,使其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水平。同时还应广泛开展成人教育,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改变传统的封闭型教育制度,构建富有弹性的灵活多样的开放式教育体系,为每个社会个体在人生各个阶段提供充分、多样的教育机会。
      
      参考文献:
      [1]刘精明.教育与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2).
      [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推荐访问:社会 分层 理性 流动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