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劳务派遣“同工同酬”特殊性论析

    时间:2021-03-27 16:09:1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较之传统仅由两方主体构成的劳动关系,劳务派遣“同工同酬”因置于劳务派遣“三角劳动关系”这一特殊用工形式中而更具复杂性。通过比较我国立法中有关同工同酬的一般规定及其他制度中的特别规定,明确劳务派遣“同工同酬”在主体、参照对象等方面具有特殊性,是助力我国劳务派遣“同工同酬”深入实施路径选择的应有之策。
      关键词:同工同酬;劳务派遣;特殊性
      引言
      同工同酬是富有思想感召力的响亮口号和美好追求,也是劳动生活领域里的一项重要法律原则,承载着现代劳动立法捍卫平等、反对歧视的价值理念。[1]《世界人权宣言》第二十三条规定:“人人有同工同酬的权利,不受任何歧视。”可见同工同酬亦是劳动者的一项基本人权。2012年新修改的《劳动合同法修正案》(以下简称《修正案》)中第63条明确规定了劳务派遣者的“同工同酬权”。此外,为更好的保障《修正案》的实施,以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用工,2013年12月2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修正案》的具体实施问题颁布了专门的配套规章——《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其中第9条对劳务派遣“同工同酬”的实施予以了进一步规定:“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向被派遣劳动者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不得歧视被派遣劳动者。”
      一、“同工同酬”的法律界定
      何谓“同工同酬”?国际社会亦或我国劳动立法对其均尚无明确且规范化概念式解释。
      从国际上的理解来看,根据1951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对男女工人同等价值的工作给付同等报酬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一条第a款对“报酬”的解释:“报酬是指通常的、基本的或最低的工资或薪金,以及雇主因雇佣工人而直接或间接向其支付的其他任何现金报酬或实物报酬。”[2]可知“同酬”系指基于雇佣关系而产生的全部薪酬,即既包括直接成分,也包括间接成分;[3]关于“同工”,《公约》中未有明确涉及,但根据《公约》第一条第b款“对男女工人同等价值的工作给付同等报酬”一词的解释,可确知《公约》对“同工”的理解主要是从“同等价值的工作”这一角度考察,而非仅以岗位名称作评价。虽然《公约》仅涉男女同工同酬范畴,主要集中于性别歧视之反对,但“同工同酬”的内涵远非于此。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规定:“人人有同工同酬的权利,不受任何歧视”、“每一个工作的人,有权享受公正和合适的报酬”,可知“同工同酬权”乃为一种基本人权,是为每一位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换言之,“同工同酬”应及于同一用工单位范围内的所有劳动者,而不论其种族、性别、身份等因素差异。
      从国外主要国家来看,英国、德国、欧盟等西方发达主义国家或地区在同工同酬立法上相对较进步。如英国的《同工同酬法案》、欧盟的《罗马条约》,其中对“同工同酬”虽未有概念式定义或界定,但已试图就其理解为基本范围之确定。如英国《同工同酬法案》第1条规定:“本法适用相同的工作、相似的工作和同等价值的工作三个部分。”将“同工”解释为相同、相似和等值的工作;欧盟《罗马条约》第141条(以前是第119条)规定:“‘报酬’系指雇员因受雇主劳动雇佣而直接或间接从雇主处获得的基本或最低工资或薪水或其他报酬……”,将“同酬”确定为因雇佣从雇主处获得的所有利益形式,即既包括直接、显性的利益形式,也包括间接、隐性的利益形式。
      从我国的相关立法来看,我国关于同工同酬的含义并无明确化立法规定,仅1994年劳动部颁布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中对其有所涉及:“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单位对于从事相同工作,付出等量劳动且取得相同劳绩的劳动者,应支付同等的劳动报酬。”此规定乃我国首次从立法层面就“同工同酬”具体含义给予概念式阐释,但是,由于其中对于“劳动报酬”的具体构成及范畴并无进一步解释且对“同工”之释义过于理想化,实践中难以把握并过于严苛,以致实践适用性并不高,缺乏法上之实益。尽管如此,由此可以肯定的是,我国立法对于“同工同酬”之理解,其中“同工”应结合具体工作的岗位、业绩、劳动量等因素加以考量,而“同酬”则至少应涵盖劳动报酬相同。
      综上意蕴,无论是国际社会亦或我国,对于“同工同酬”之概念在法律上且尚无明确化释义。但可肯定的是,无论是对“同工同酬”中“同工”的理解亦或“同酬”的理解,国际上均普遍采取广义化阐释。是故,就“同工同酬”具体含义问题,笔者认为,我国也应顺应国际潮流,从相对广义范畴予以定义,即只要工作相同或相似,亦或工作价值等同即可获得相同的与该工作相关的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而非狭隘的认为“同工同酬”仅指工作内容、工作量、工作业绩、工作价值等都需相同才可获得工资层面的同等,亦非“一刀切”的认为只要是相同或类似工作便可获得所有利益形式上的等同。
      二、劳务派遣“同工同酬”的特殊性
      (一)同工同酬主体的特定化
      无论是国际社会亦或我国,同工同酬原则的设立及强调最初均主要针对男女劳动者即性别歧视,如1951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对男女工人同等价值的工作给付同等报酬公约》、1966年联合國大会通过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等;其后才逐渐扩展至其他领域,如不同种族、户籍等劳动者的同工同酬权等。“同工同酬”原则适用范围的变化使得其适用的主体也相应得到不断的丰富和扩展。根据《世界人权宣言》第二十三条的规定,以及我国《宪法》、《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规范中关于“同工同酬”的规定,可以确知,无论是国际上亦或我国关于“同工同酬”适用主体的规定,均已从“男女劳动者”范畴扩展到“所有劳动者”范畴,即现阶段“同工同酬”一般语境下的主体是所有劳动者。这与我国劳动法所指劳动者不同,其既包括劳动法上的劳动者,也包括非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4],如公务员等,范围十分宽泛。而有别于一般语境下“同工同酬”的主体,劳务派遣“同工同酬”的主体已为立法所特定,即已特定为劳务派遣者这一主体,也就是说,只要具有劳务派遣者这一身份均应适用此制度中的“同工同酬”,而不能据以其他因素而排除其适用。

    推荐访问:同工同酬 特殊性 派遣 劳务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