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让语文课堂闪烁灵动之光|灵动课堂

    时间:2019-01-09 03:29:3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作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教师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打造灵动课堂:教师微笑进课堂;注重新课导入;激活词语学习;注重品词析句。   关键词: 语文灵动课堂 微笑 新课导入 词语学习 品词析句
      
      作为一名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语文老师,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将一节语文课上好,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收获知识,丰富情感。随着学校灵动课堂的深入研究和构建,我收获了不少的知识,并竭力将知识运用到课堂实践中。我认为“灵动”的语文课堂是最美的。“灵动”的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动”起来,整个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是指学生充满学习的欲望,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学生的情感喷发出来。学生动起来了,课堂自然就“活”了。那么如何打造灵动课堂,让语文课堂闪烁灵动之光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精心设计,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教师微笑进课堂,是灵动课堂的基础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只有生气才能产生生气,死气只能从死气而来。所以你要尽可能地使自己习惯于蓬勃的生气。”也就是说,如果教师精神状态欠佳,情绪不振,就会把这种消极情绪感染给学生,课堂上就会出现“你在说什么我很模糊”的现象,学习效果自然就不会理想。反之,教师精神饱满,情绪状态良好,就会把这种积极情绪感染给学生,学习效果也就会好起来。面对一群活泼可爱、阳光灿烂的学生,我们有什么理由紧绷着脸?微笑,是友好的表现,能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你对学生微笑,学生就会对你微笑;你对课堂微笑,课堂就会对你微笑。
      曾听过一节刚刚上岗的老师的课。在课堂中,她提了一个问题,结果一位学生答错了,她很生气地说:“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你怎么这么笨啊。”一句话,学生沉默了,此后的整节课也沉默了,时间显得那么难熬,连听课的人都觉得难以坐下去了。这个例子很明显地告诉我们,你对学生生气,学生也会对你生气;你对课堂发怒,课堂就会回以你尴尬。是的,我们或许曾因自己经验不足、年轻气盛,或因学生调皮捣蛋、精神不集中,或因师生互动效果不理想而生气,从而失去耐心,在课堂中显示出烦躁,最终导致整节课在沉闷的气氛中缓缓进行。“笑一笑,十年少”,如果我们在遇到烦恼时多想想开心的事,用微笑来武装自己,对学生多一丝微笑,那么学生就能轻松学习,大胆表现,课堂就会轻松愉悦,教室就会变得温馨。
      二、新课导入激兴趣,是灵动课堂的关键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这一关尤其重要。上课伊始,学生的情感处于蛰伏状态,如何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促使学生进入最佳情境呢?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在教学的一开始就牢牢吸引住学生,这就需要运用导课艺术来抓住学生的心,激发他们的兴奋点。如在教学《军神》时,在新课伊始,我先在黑板上板书“神”,让学生谈谈对神的理解。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上来了,有的说神的本领很大,会腾云驾雾;有的说神不怕任何困难,他们总能有办法解决一切困难;有的说神很善良,会帮助有困难的人;还有的说出了很多的神,有嫦娥、后弈、七仙女……在此基础上我说:“同学们!一提到神你们都神采飞扬的,说明你们都非常佩服神的超人本领。不过,大家刚才谈的都是我们从书上读到的、从电视上看到的虚构的神,想不想认识我们现实中一位鼎鼎大名的神呢?”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想。”此时学生的兴致被激起来了,兴高采烈地走进了课文。
      实践证明,或渲染一种气氛,或创设一种情境,或高唱一首歌,或竞猜一个谜,或播放一段乐曲,或表演一个小品,或朗诵一首诗,等等均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激活词语学习,是灵动课堂的催化剂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导入新课时学生积极性很高,但学到字词,激情就一下子冷淡下去,原因之一就是不少老师在处理字词时总是先指导学生认读几遍,然后对词语进行解释,接下来就进入课文内容的阅读理解环节。这样的字词教学不仅枯燥,而且连词语的意义、意味、意蕴和运用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开拓与落实,其后进行的阅读理解环节也必然受其影响,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亦受其牵连。其实,“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字词切不可孤立于课文单独指导,我们要用整合的意识设计词语教学,融词语的理解与积累、方法的指导与习得、语言的迁移与运用、课文大意的概括为一体,立体推进,步步深入,有厚度,有力度,演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精彩。如在教学《大作家的小老师》时,我设计了这样在的词语教学:萧伯纳、文豪、自夸、娜塔莎、谦虚、出乎预料、为之一震、深有感触 。先让学生将词语读正确,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让学生用上以上的词语说一说课文的大意。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不仅轻而易举地掌握了词语,而且运用这些词语概括出文章大意,觉得词语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了。又如在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组词语教学:茫茫的大沙漠、无边无际的大沙漠、松散的沙子、铺天盖地的风沙。让学生找出这组词语的特点,并用上它们介绍沙漠的情景,继而读好这些词语。学生很快就把握了这组词语的特点并声情并茂地朗读出来。在课文理解时,学生知道了沙漠环境越是恶劣,小骆驼的作用就越大,它就越该为自己感到自豪才对。
      学生在对课题、词语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兴趣后,对课文的学习自然就会兴趣盎然,灵动课堂的打造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品词析句赏课文,演绎灵动课堂的精彩
      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对文本语言文字的品味揣摩,是阅读教学的最基本任务,也是语文教学最具有“语文味”的表现。要紧紧抓住语言品味这个环节,进而亲近作品语言。如在教学《雨点》时,要抓住“睡觉”――让学生去想象池塘像什么,说一说在这样的池塘里睡觉是什么样的感觉,你能不能来美美的读一读?“散步”――小朋友们在什么情况下散过步,散步时你心情怎样,你会在散步时做些什么?带着轻松悠闲的语气来读一读。而“奔跑”、“跳跃”,也是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演一演、说一说,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在生活中触摸到文本字词的温度。
      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张帆将品味词语说成是“沉入词语”,将文本比作了“水”。之所以不是“跳入”、“进入”、“扎入”之类,而是“沉入”,是有深意的。首先,“沉入”是一个慢慢进入的过程,慢慢走,慢慢读,很从容、气定神闲的样子,这可谓是一种境界。其次,“沉入”到了最后,一定是没顶的,是整个身子都进入水中的。沉入以后,身子跟水是全方位接触的,那么,你跟文本就应该是一种全身心的亲密接触。一位老师在执教《花瓣飘香》的时候,运用多种形式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让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感悟课文。围绕小女孩“爱惜花瓣”、“孝顺母亲”两大主题,抓住文中的“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舍不得将整朵花都摘了”等句子,让学生模仿小女孩的动作,小心地摘一片花瓣,摸一摸月季花的花瓣;从“眼眶里闪动着泪花”想象小女孩的内心,感受这泪花中包含的自豪、孝顺、思念。通过师生扮演母女对话,感受母女间那浓浓的亲情,最后以精彩的心形板书为课堂教学画上了令人荡气回肠的感叹号。在整个教学中,老师通过一系列表演、朗读等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对文字进行品词析句,使学生的思维活跃了、情感升华了,就连听课老师也被深深打动。这也许就是“沉入词语”教学的最高境界。
      在平时教学中我还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品悟词语,感受词语的准确性。如在教学《李广射虎》一文时,直观形象的插图有助于学生对课文中古诗的理解,感知课文的内容。在教学李广射虎动作的时候,我让学生看李广射虎图,让他们体会李广将军的神勇,从而在这个基础上读好李广射虎的动作。并结合学生模仿能力强、表演欲望高的特点,紧扣关键字眼让学生表演,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动起来。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林崇德.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3]周成平主编.给教师一生的建议.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推荐访问:灵动 之光 闪烁 语文课堂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