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老子》整理的又一力作 老子学说被后人整理成

    时间:2020-03-27 07:25:0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内容提要本文简略地评论了丁四新著的《郭店楚竹书(老子)校注》一书,认为:作者是以“发展”及平等探求“《老子》文本变化之道”的观念来指导其楚竹书《老子》之校注的;在具体的校注中,作者重视语言的系统性和历史性,对于随文释义的方法保持了足够的清醒;作者在人们时常不甚留意之处发现了一些有意义的问题,这很可能与作者作为一名思想史研究者的身份有关;对于楚竹书本中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作者并不轻信陈见和权威专家的训解,而是从文本的思想史脉络出发,广征文献,审慎考据,在不轻易破除古义的同时而又努力得出新见的。总之,本书将郭店简本的校注推向一个新的学术高度,是《老子》整理的又一力作。
      关键词 《老子》 楚竹书 郭店 校注 丁四新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1)05-0034-03
      
      丁四新教授早年因博士论文《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后由东方出版社出版,2000年)而蜚声学界,这些年他的学术重点依然放在通过简帛资料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其中的一个重心就是道家资料的整理和诠释。最近,作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楚简综合整理与研究”成果、“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出版著作、武汉大学学术丛书中的一种,丁四新先生又推出了一部力作《郭店楚竹书(老子)校注》(平装版2010年3月、精装版同年10月,以下简称《校注》),成为笔者案头必备之书。
      通过他以前的著作,比如《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一书,丁四新教授给予我们的印象是长于思辨,善于理论把握,然而通过这部《校注》,他又树立了一个新的印象,即在文献整理方面也颇见工夫。简帛研究是一项艰难复杂的工作,要求一个学者具备文字、音韵、文本整理、思想分析等多层面的知识、多方面的素质;校注正是将所有知识、质素综合起来的一种方式。目前的学界,大多数学者只是有选择性地利用一些他人的释文,再结合/自己的兴趣,对某一方面的某些问题做出研究,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能形成研究成果,又可以回避自己不懂和不熟悉的问题,然而为一部文献做校注,却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笔者有过体验,深知其中艰苦,因为这常常意味着一切都要从头做起:必须首先掌握学界的所有相关成果,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自己难以回答的问题也要给出答案,然而也因此容易招致他人的抨击和责难。但是,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学术训练,这项工作对一个学者整体能力的提高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发现,过去的学术大家,几乎都有亲自整理文献的经历,只有在熟知古典的基础之上,才能以扎实的文献工夫和把握全局的视野去运用个别的材料。可惜近年来,学界急功近利,取巧的论文越来越多,扎实的训练越来越少,所以看到《校注》这部九年前就开始准备的厚重之作,笔者甚感钦佩。相信丁四新先生在文献整理方面的成就,必将进一步促进他对文献思想分析之深度和广度。同时,要指出的是,丁四新先生以思想史研究者的身份从事这项工作,也突出了他自己的特性,更能体现出这一注本和从事文字、历史、文学、文献等学者之注本的不同。
      作为一部极为重要的典籍,《老子》无论在文本还是在思想内容上都问题重重。如果包括即将公布的北大汉简,出土文本已经三次问世,而传世本也有不少异同,这正是学界纷争,解义殊别的起因,郭店楚简作为现存最早的文本,必然成为文本变动性比较的第一对象。而校注这种形式,不仅对于搞清《老子》文本变化的大势及细微的变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对于弄清文本变化的优劣、价值及原因也具重要价值。
      就《校注》的体例与指导观念而言,我们发现有这样一些特点。其一,此书以郭店楚简《老子》、两个帛书本、王弼本等为主要校本,先比较各版本间的异同,再详述学者意见,最后在案语中有针对性地展开分析、批评,并提出创新性的见解。作者每一条较为重要的校勘意见,都是以广泛的学术史疏理为基础,在吸纳和批评同侪或前人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文本分析和术语涵义的考证上,显示出作者具有娴熟的朴学工夫。其二,作者主张以“发展”的观念来看待《老子》文本的变化,并在校注中作了实际的运用。他认为文本的古朴与文本的优劣本为两个问题,不应等同起来。对于《老子》,我们“既要尊重简本,也要尊重韩非所据本、帛本及通行本,不应当厚此薄彼,或非此即彼,轻易做出判断”;应当尽力探寻“《老子》文本变化的原因”,也就是“《老子》文本变化之道”。(参看《校注》第102、27、115页)其三,面对古典文献,学者们时常采用随文释义的训诂办法,而《校注》的作者则比较重视语言的系统性和历史性。随文释义的方法,孤立地看,似乎可以解释通具体的一句话,然而从语言的系统性和历史性上来看,很容易出现失误。例如,今本第三十七章“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下旬,郭店楚竹书本作“而万物将自化”,多一“而”字。于是,陈锡勇读“而”为“如”。《校注》的作者并不同意陈氏的训释。(参看《校注》第89页)又如,就楚竹书《老子》甲编第四章“其事好长”,丁教授认为:“有学者将竹简‘好长’之‘好’训为‘适宜’、‘容易’、‘很’等义。其实,此诸义皆晚起,而不足为训。”(参看《校注》第49页)这个意见在笔者看来是正确的。再如,《老子》甲编第十四章“以正之邦”的“之”字,或释“之,犹为也”,或训“往也,适也”,或云“之,用也”等,注者都用到了。作者也不赞成此类比较随意的训解。(参看《校注》第152页)因为语言具有系统性,每个词语的义项必须在其相应的组合关系中存在。训诂必须考虑这一点,否则,容易导致不必要的失误。
      《校注》常在过去学者不甚留意之处,发现一些有意义的问题。笔者以为这和作者作为一名思想史研究者的身份大有关系,也正是此书精彩之所在。比如,郭店楚简本“复众之所过”一句,“众”,马王堆帛书甲乙本、今本等皆作“众人”。作者注意到这一细微的用语差异,通过文献举证,指出“众人”一词大概在战国中期开始出现,“众”衍为“众人”很可能发生在战国晚期至汉初一段时间。而且,通行本中凡有“众人”一词的几段文本均不见于简本,据此,作者提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这些写有“众人”的文本是不是后来被吸纳进来的?(参看《校注》第81、82页)又如,郭店楚简本有“居以须复”,“居”,帛本、今本均作“吾”。作者指出,郭店楚简本甲本13号简“将贞之以亡名之朴”,“将”字上帛书乙本增“吾”字(帛书甲本残);郭店楚简甲本21号简“未智亓名”,“未”字上帛书二本均增“吾”字。可以看出,帛书本编者正试图通过强化“吾”在文本中的运用,进而突出作者的身份。据此,丁四新认为帛书本、今本“居”作“吾”,很可能系抄编者有意改作的结果。(参看《校注》第89、185页)再如,《校注》指出,《老子》文本在演变的过程中具有逐步突出和提 升“道”等重要观念的文本特征。他举出了四条例证,比较可信。(参看《校注》第395页)这些虽为发微之见,却显露出作者思想史之眼光。
      对于简本中一些不可能回避的问题,《校注》作者不轻易相信陈见,而是通过艰苦的文本比对和思想分析,给出更为可信的结论。例如“绝�”的解读是引发学界纷争的一大难题,作者持“绝伪弃诈”说,这虽非其首创,但作者通过大量的文献排查,为“绝伪弃诈”说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证据。又如“法物”之本义,近现代学者争论众多,然多不可信。《校注》征引帛书《二三子问》、《史记・光武纪》等为说,断定“法物”是指人君“行礼用乐之器具及仪制”。与今本第二十五章相比,简帛本均无“周行而不待”一句,有些学者据此认为《老子》之“道”并无“周行”之义。《校注》在征引《韩非子・解老》“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日道,然而可论”、郭店楚简《太一生水》“是故太一藏于水,行于时;周而或[始,以己为]万物母;一缺一涅,以己为万物经”之后,论证“道”确有“周行”之义。(参见《校注》第181―182页)再如“橐�”一语,“风箱”之释几乎已成定说,但《校注》不人云亦云,作者在遍引前代重要注疏后,得出唐以前故训皆以“橐”为排橐,“�”为乐�的结论。而后人以“风箱”、“送风管”等为训,其实此为杜光庭、苏辙所造之说,后人却陈陈相因,不识其伪,积非成是,误读千年。(参看《校注》第203-207页)楚竹书甲本第1号简的“季子”,学者多如字作训,认为“季子犹稚子”,也就是老子所说的“赤子”。《校注》不同意此解,作者认为楚简“季子”仍应从今本,读作“孝慈”。而“季子”,据传世先秦文献,乃排行之幼、少,不可作“幼稚”义解。因此,“季”应当判断为“孝”字之形讹。(参看《校注》第15―16页)杨树达先生在《释慈》篇中曾说“慈从兹声”、“兹与子古音相同”,并举证了古书中数处“子”、“兹”通假之例;“慈”即“爱子”之义。(《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2页)可见,简本“子”字完全可以读作“慈”。
      《校注》一书不仅重视征引文献,重视考据,坚持维护思想史脉络,而且也不轻易依据出土文本破除《老子》古义。作者丁四新甚至批评时下一些学者随意抛弃古义,不顾上下文的脉络,只求从出土异文中别出新意的做法,这显示出作者具有非常谨慎的学问态度。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一一说明了。
      郭店楚简《老子》问世后,以之为校注对象者已有20余本(种)之多。《校注》一书的目的,在于全面总结十年来郭店《老子》的注释及长期存在的《老子》文本疑难问题,并将郭店《老子》的校注推向一个新的学术高度,是《老子》整理的又一力作。看得出,作者本着学术高于一切的信念,不和稀泥,不怕得罪人,在郭店《老子》研究文献的征引上,约10本相关专著被认为不值得引用而被坚决地淘汰掉了;对于其他著作,作者也是就事论事,展开了客观而严肃的学术评判。《校注》的写作,综合运用了古文字、音韵、文献、考据、语义分析、思想分析等方法,相比较而言,在文献斟证、考证,及语义、思想的分析上更为见长。在资料收集之完整有序,分析论证之平实可信,及文本特征、思想脉络的兼顾并重等方面,《校注》十分突出。因此这绝非一部泛泛之作,值得学者置于案头,时时检用。
      尽管作者付诸了巨大努力,但这么一部要求高、牵涉广的作品,要尽善尽美还非常困难。有些地方作者思考太过,如《校注》以“为无为”之前一“为”字为意动用法,释为“即以‘无为’为原理而为者”,(参看《校注》第97页)反而不易理解,还是按一般动宾句解释为好。近年来,日本学者在郭店楚简《老子》研究上创获甚多,因受语言限制,《校注》作者未能引用。这是一件憾事。另外,校注一类书既要详备,又忌繁杂。《校注》虽在每章末尾设立“章旨”之目以概括大意,但缺少译文,也使人略感遗憾。如果能够在每章校注之前对竹书文本作出明确的译释,告知读者《校注》所采取的基本论点,这就会使行文更加清晰和明了。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哲学系
      责任编辑:张蓬

    推荐访问:力作 老子 整理 《老子》整理的又一力作 老子整理编订了什么 老子道的内涵和意义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