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饮食三宜三忌【记叙文点题“三宜”“三忌”】

    时间:2019-03-30 03:25:5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点题”中的“点”是指“点化”,“题”是指“题旨”。记叙文中的“点题”,最主要的作用就在于:在记人叙事水到渠成之时,升华情感,深化主旨。记叙文中的“点题”有三种主要表现形式:一是人物对白,二是旁白,三是道具(如日记、短信、博客等)呈现。“点题”是为记叙文写作“增分”“添彩”的妙招,但真正要“点”得恰当巧妙,还必须了解以下“三宜”“三忌”:
      宜草根开口,忌高人聒噪
      有些作者在“点题”时,自觉是“高人”,认为作品中的人物太“草根”,缺乏激情,心智愚钝,思想苍白,于是,路见“草根”一声吼,不该开口时也开口:“就此打住,且听我给你指点迷津。”
      也有些“聪明”的作者,自觉此举有点太“喧宾夺主”,于是让“代言人”开口。所谓“代言人”,就是作者凭空虚拟的一个高人,其作用是在记叙过程中及时出场,来替作者发言。其经典造型一般有两种:一是武侠版的仙风道骨的老者,二是文化版的皓首穷经的圣贤。一开口,不是“真谛”,就是“哲理”,让你顿时“肃然起敬”。
      殊不知,我们都是生活在大千世界的一介“草根”,虽然身份“卑微”,但对生活、人生、社会的感悟并不“卑下”。在“点题”时,草根开口,虽然有时显得有点青涩,但所表达的是人物的独特感悟;而高人聒噪,往往只体现出人们的共同感悟。记叙文中“点题”的震撼力,生成于“我”的个性,而绝非“我们”的共性。
      例如,在一篇记叙文《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中,一位来自大瑶山贫困农村的老父亲是这样教育自己与城市同学比条件的孩子的:“孩子,你不要和人家攀比,一个人活的是志气。记住,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老父亲的这句话,虽然显得粗糙而又土气,但它是原生态的,有着“硬汉”的血性和“不向命运低头”的刚性,它比任何“高人”的“真理”更富有生活的质感和人生的况味。
      宜亦实亦虚,忌无根无蔓
      有些作者在“点题”时,喜欢玩“无厘头”。“点题”之语,来无影,觅无踪,无根无蔓,让人抓不着,挠不着。这样的“点题”方式,无论有多精妙,都会给人“穿靴戴帽”之感。
      “点题”之语应从记叙文所叙之事而来,应缘“事”而生“理”。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个“洞明”“练达”的过程,就是“点题”之语生成的过程。“点题”之语只有做到由实及虚,亦实亦虚,才能“虚实结合”,既得“实(事)”之触感,又得“虚(理)”之高标。
      记叙文在“点题”时,“无根无蔓”会让读者觉得有“贴标签”之嫌,而“亦实亦虚”则能带给读者“言近旨远”的感受。
      例如,记叙文《烂香蕉的滋味》讲述的是一个感人肺腑的亲情故事。母亲每次到学校看望“我”,都要带一大串香蕉为“我”加强营养,最后一次送香蕉正值迎考阶段,“我”一头扎进忙乱的考前复习之中,早已把那串母亲送来的香蕉置之脑后,待到考试结束,整理东西时,突然发现母亲送来的那串香蕉大多已经烂了。在宿舍里,母女俩有了下面一场精彩对白:
      我掰开香蕉,嚼了一口,仍是甜的,再嚼一口,还是甜的,于是我坐下来慢慢地吃完了所有的香蕉。我觉得它和新鲜的香蕉一样香甜,甚至比新鲜的更好吃,因为它少了那股入口时的苦涩。我抬起泪眼,问母亲:“妈妈,为什么烂香蕉却这样可口?”母亲轻声说道:“其实,烂了的滋味是一种成熟的滋味。”
      女儿遗忘的难道仅仅是几只香蕉?不,那是一颗被遗忘的爱心。女儿咀嚼的难道仅仅是香蕉的滋味?不,那是母爱的香甜。成熟的难道仅仅是香蕉?不,那是“我”在母亲的爱河中一天天地成熟起来,真正理解并接受了一颗母亲的心——那颗质朴而又浓烈的爱女之心。由此可见,此文中,“(吃)香蕉”为“实”,“(品)母爱”为“虚”。这种“亦实亦虚”的“点题”最大的特点是,既扣得起来,又展得开去,故而意蕴深厚,余韵绵长。
      宜一语点睛,忌长篇大论
      记叙文的“点题”,有人称之为“画龙点睛”。既然是“点睛”,就应该有“一点即飞”的功力。
      “点睛”之笔是叙事火候达到100℃时的一次升华,它贵在精辟,贵在简明扼要,不需要再去作出诠释和论证。在记叙文写作中,这种内涵上的诠释和逻辑上的论证,都应该通过记人叙事来承载和昭示。如果在“点睛”处还大段地诠释和论证,就是在向议论文的方向“滑翔”,这就会犯记叙文写作的大忌——文体不清。
      记叙文的“点睛”之笔,应该惜墨如金,力求“一语惊醒梦中人”。为此,我们应努力练就“以少胜多”的金手指。只有这样,我们在“点题”时才能收到“以一当十”“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例如,在记叙文《圣诞书签》中,一个学习资料推销商在圣诞节到各个教室送一叠书签,但只够两人一张,班里一个活跃分子自告奋勇在每张课桌上发了一张,“我”先下手为强,抢到手中,真是爱不释手。不善言辞的同桌借阅,被“我”一句话呛了回去,但随后“我”便懊悔起来,于是有了下面的一幕:
      我感觉自己好卑微,礼让何在?同桌之情何在?我忙撕下一张纸工整地写道:“圣诞快乐!”附在书签上一起送至同桌面前。他先是一愣,接着便开心地笑了,我也笑了,感觉自己仿佛也成了一位圣诞老人。
      文末的这句“感觉自己仿佛也成了一位圣诞老人”,虽然只有区区15个字,却将本文的主旨从个人喜好升华为同学之间的深情厚谊,将“受惠者”升华为“施爱者”。卒章显志,虽然只有一句,但胜过千言万语。
      上述“三宜”旨在“开前门”,正面引领;“三忌”旨在“关后门”,反面警示。我们坚信:只要做到能让最适当的人,用最适当的方式,在最适当的篇幅里去“点题”,就一定能使记叙文写作更加“给力”,更加“抢眼”。

    推荐访问:记叙文 点题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