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主动悟文作文新尝试】创文作文

    时间:2019-04-29 03:14:1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最近,笔者双休日回家,听朋友讲了一个故事。一个  孩子告诉她的父亲,说她发现苹果的内核是五角星形状  的,她的父亲起初不信,斥责她的女儿瞎说,可他女儿拿
      着切开的苹果给他父亲看,他父亲一看傻眼了。原来,我
      们平时切苹果是纵切的,从北极切到南极(从果柄到果
      蒂),谁也没在意。可孩子不一样,她是沿着赤道拦腰横
      切的,苹果的核儿是五角星的形状。
      这件事,引起了笔者对我们的教育、教学的反思。在
      课堂教学中,我们是简单机械地把结论告诉学生让他们
      被动地吸收,教学生应该用我们成年人的逻辑思维去认
      识事物呢,还是让学生依孩子的天性“拦腰切苹果”内
      化知识、发散性思维探究知识呢?难道我们做老师的不
      该深思吗?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重要理念,要“以学生的终
      身发展为本”,那么,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本”是指什么
      呢?那就是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去学习。美国著名教育家
      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
      学生提出问题,自觉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
      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真正做到自主学习。为此,笔者作了以下的尝试:
      一、巧设悬念,激发主动性
      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乐”字道出了教育的真
      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真正主动地、自觉
      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就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让学生学有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
      习动机,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聚精会神地投入
      到学习中去。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引
      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
      趣。例如:制造悬念,是文学作品吸引读者常用的方法,
      用在教学中同样能吸引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学起于
      思,思起于疑”,适当设疑,制造悬念,可调动学生的兴
      趣,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在悬念
      中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自由发挥和激发学生主动探
      索的欲望。笔者在教学《桃花源记》一文时,首先提出了
      一个问题:同学们,我想向你们调查了解一下,你们人生
      中的理想生活是什么样子?教室里一下子像炸开了锅一
      样,孩子们没举手就纷纷发表自己的构想。在这种热烈
      的气氛中,笔者并没有组织同学们交流,而是立即组织
      大家学习课文。学完课文之后,笔者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陶渊明为什么要过这种桃花源里的生活呢?你们能从他
      们的生活经历来解释吗?课后,大家搜集材料,下一课交
      流。课后,同学们纷纷到图书室找资料,准备发言材料。
      笔者深深体会到:如此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效果可谓事半功倍。
      二、巧创情境,激发主动性
      新课程标准特别提倡采用具体有趣味性富有挑
      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真
      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要打破传统的“导
      入——讲授——巩固——小结——作业”这种以教师
      为中心的五环节教学法,更加开放一些,形成“创设情
      境——活动尝试——师生探索——巩固反思——作业质
      疑”这种新的教学环节。而在这种新的教学环节中“创
      设情境”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笔者做了些有益的尝试:
      首先,讲故事创设问题情境。例如,我在组织学生
      作文《雪》之前,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一个书生赴京赶
      考,途中住在一个客栈。夜里做了个梦。梦中他在高墙上
      种菜。第二天一早,书生就到算命先生处请他解梦。算
      命先生说:“墙上种菜,能有收获吗?这个兆头是竹篮打
      水一场空。相公,你趁早回去,也省了盘缠。”书生于是
      整理行囊准备打道回府。店老板一看,忙问明原委。谁知
      店老板大腿一拍说:“相公,恭喜你!高墙上种菜,你的
      梦兆头是高中(种)!你这次一定要参加考试。”于是,书
      生又打消回家的打算,进京赶考,竟然中了个探花。一个
      梦,有两个相反的解释,这个故事有什么意义呢?同学们
      听了,纷纷举手发言,终于明白了,看问题要从不同的角
      度,要用逆向思维、发散性思维思考问题。由此同学们对
      《雪》进行了审题,形成多个角度。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放映视频,用曲折的情节、
      生动的形象吸引着学生,趁热打铁,由此导入新课并在
      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适量插入一些镜头,效果是极佳的。
      例如,笔者在教学《蔚蓝的王国》时,首先给学生放了
      一些大海的视频,然后提问:你想象中的大海是什么样
      的?作者笔下的王国会是什么样的?然后让学生自学并回
      答这些问题。在学生朗读的环节,给学生适时地配上音
      乐,学生学得十分积极。
      利用实际生活创设情境。例如,笔者在教学《春》这
      篇课文之前,首先让大家自读一遍,然后组织大家到生态
      公园去春游。在春游过程中,我要求学生重点游览了草
      坪、花园、动物园、看放风筝等。课上结合春游,让学生
      体会朱自清笔下的“春”光的美好。竟然有一部分学生在
      三节课学完课文后,就能完整背诵课文。可见把实际生活
      与教学结合起来,效果是不同凡响的。
      总之,通过合理、巧妙、恰当地创设情境,可以把复
      杂变得简单,把枯燥变得生动,把抽象转化成具体的,从
      而由此及彼,纵横推广,触类旁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   氛围中进入到最佳学习状态——主动、自觉地去探索新
      的知识,因而能取得四两拨千斤的教学效果。
      三、巧借激励,激发主动性
      做老师的应该巧用激励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
      动性。因为适量的激励语言能使学生受到鼓舞,尤其是
      对那些学业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如能激励他们,效果尤
      佳。笔者曾接了一个后进班,这个班的学习氛围不浓,课
      堂气氛可谓死气沉沉,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没有几人举
      手。笔者拿着花名册,随便叫一个学生回答问题,她也
      是欲说不说,无精打采。我认真分析研究后,认为造成
      这种境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老
      师不喜欢他们,总是板着脸上课。笔者对症下药,确定了
      “激励”策略。上语文课时,笔者不断变换“激励”的方
      式激励他们。首先,对于敢于举手发言的学生,即使说错
      了,也肯定他们的主动学习精神;对于一贯纪律性不好,
      但在本课中表现较好的学生,如果说对了,予以大张旗鼓
      的表扬;对于一向不举手发言的学生,如果说对了,当然
      予以表扬,即使说错了,也不训斥,而是换一个提示性的
      问题与之探讨,直至其答对为止,然后予以肯定。笔者在
      组织作业时,特别考虑到后进生的问题。注意因材施教,
      循序渐进。给后进生的作业降低难度,让他们通过自己
      的努力而完成,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感,逐渐产生对
      学习的兴趣,就会使学习变成自觉的行动。笔者还特别
      为差生组织了几次小测验。难度小,大部分人都能考到
      高分。后进生受到鼓舞,逐步树立了学习的信心。后进生
      的转化,有力地促进了全班的转化。经过五六个星期的
      努力,该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了较大提高,发言比较踊
      跃了。
      诚然,“激励”也要适当,不要过分。笔者多次外出
      听课观摩,听到有些老师的激励语言太过“火”,如“啊
      呀,你真是太聪明、太聪明了!”“啊呀,你真是不简单,
      简直是千里马,一定能前程远大”等等。笔者听了,感到
      太做作了。你那些不切实际的过度的“激励”语言,会助
      长某些学生自高自大的意识,课堂上也可能引起别的学
      生的反感。所以说,激励语言也要“适度”。

    推荐访问:尝试 主动 悟文作 文新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