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中学数学教学“同课异构”教学案例分析

    时间:2021-07-18 08:00:4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ygz/jygz201409/jygz20140910-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ygz/jygz201409/jygz20140910-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ygz/jygz201409/jygz20140910-3-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ygz/jygz201409/jygz20140910-4-l.jpg
      [摘要]“同课异构”的教学研究方式已经被基础教学各个学科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试着在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上运用“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期达成“异曲同工”之妙,这种比较性的探索有着很强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数学教学;同课异构;探索;比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6-0020-03
      [作者简介]常梅(1963—),女,广西桂林人,大专,桂林市第十七中学教师,中学高级。
      同课异构指的是同一节的内容,由不同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由于教师的不同,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同一内容用不同的风格、方法、策略进行教学的课。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不同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现代教育的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笔者把同课异构的方式运用到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的数学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探索不同的教学设计达成“异曲同工”之妙。下面笔者用同课异构的方式研究“一元二次方程与实际问题”两个案例,分析比较传统教法和合作学习的优劣。
      一、案例一:一元二次方程与实际问题的合作探究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学生自学探究感受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根据面积与面积之间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及解题的具体步骤。
      (二)学习重难点
      如何寻找用面积之间的关系列方程。
      (三)教学过程
      1.知识链接
      (1)请写出你学过的所有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
      (2)亲自动手用一张正方形的纸片做一个无盖的盒子,要做好盒子的关键是什么?
      2.合作探究
      问题1:小明把一张边长为10的正方形硬纸的四周各剪去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再折合成一个无盖的长方形盒子,如果要求长方形的底面积为81cm2,那么剪去的正方形为多少cm2?
      思考下列问题:在图1中画出底面积为81cm2的长方形,如果剪去正方形的边长为xcm,分别写出长方形的长是cm和宽是cm。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列方程,并写出解题过程。
      问题2:如图,要设计一本书的封面,封面长27cm,宽21cm,正中央是一个与整个封面长宽比例相同的矩形,如果要使四周的彩色边衬所占面积是封面面积的四分之一,上、下边衬等宽,左、右边衬等宽,应如何设计四周边衬的宽度(精确到0.1cm)?如何理解“正中央是一个与整个封面长宽比例相同的矩形”?如何理解“上、下边衬等宽,左、右边衬等宽”?等量关系是什么?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并解方程。
      教师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自学、群学、探究质疑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最后提出“如果换一种设法,是否可以更简单”的问题。
      3.效果检测
      问题3:如图,要设计一幅宽20m,长30m的图案,两横两竖宽度之比为3∶2 ,若使彩条面积是图案面积的四分之一,应怎样设计彩条的宽带?(讨论用多种方法列方程比较)
      效果检测时,同桌同学互相点评与纠正,教师及时收集学生的不同解法,要善于利用图形的平移把问题简单化。
      4.归纳小结
      在几何图形应用题中,我们往往以“面积”找出等量关系,要灵活地将“面积”拼成一个“整体图形”,使问题更易解决。
      二、案例二:一元二次方程与实际问题的讲练结合教学案
      (一)教学目标
      掌握面积法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习重难点
      根据面积之间的等量关系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运用它解决。
      (三) 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教师提问,学生口答,教师点评的方式复习所学的面积公式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2.探索新知
      教师通过对案例一中的问题一和问题二的分析、讲解、板书,归纳总结得出:通过面积之间关系来建立数学模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把案例一中的问题3作为当堂练习,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点评,最后强调要善于利用图形的平移把问题简单化。
      3.应用拓展
      如图(a)所示,在△ABC中∠B=90°,AB=6cm,BC=8cm,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点B以1cm/s的速度运动,点Q从点B开始沿BC边向点C以2cm/s的速度运动。
      (1)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经过几秒钟,使S△PBQ=8cm2。
      (2)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并且P到B后又继续在BC边上前进,Q到C后又继续在CA边上前进,经过几秒钟,使△PCQ的面积等于12.6cm2。
      教师通过富有激情的、准确的数学语言以及严密的逻辑思维分析得出了解题思路,用漂亮的板书展示了完整的解题过程,把初中的数学知识进行了一次大综合。
      4.归纳小结
      利用已学的特殊图形的面积公式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三、综合评析
      可以看出这是教学内容相同,教育理念完全不同的两个案例,第一案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导学案,第二案例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的教案。从课的目标就可以看出它们的巨大区别:案例一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提出学生应达到的目标,并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目标显性化,具有可操作性;案例二强调教师怎么教及所要达到的目标。
      案例一中教师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质疑逐步完善结论,然后全班展示,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再次完善和肯定所学内容,形成知识体系,很自然地实现了把生活现象转化为数学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数学建模,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合作学习的模式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面向集体授课的教学形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个别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最大限度地把教转化为学。而从案例二可以看出教师满堂灌地讲解完第一、二题,让学生练习第三题,然后不遗余力地讲解最后一道综合题。从传统的课堂评价来说,案例二会是一堂优质课,体现了教师良好的个人素养和教学水平,并且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特别是四十分钟解决了四个问题,正符合传统教法所追求的高效率。然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中心,是绝对的权威,学生只能被动地跟教师的思维走。在备课时,教师以自己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来设计思路并展现给学生,至于学生是否跟得上,是否认同知识就无所谓了。

    推荐访问:案例分析 数学教学 异构 中学 教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