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研究

    时间:2021-06-23 16:00:4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337-01
      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必须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作出专门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协调发展理念的提出,旨在正确处理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促进社会发展中不平衡问题的解决。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发展的差距或不平衡就是其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社会进步的两翼,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和显示器。当前,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要求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始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任何思想观念不会自动的成为人们的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也需要培育和引导的过程,逐步深入人心,内化为人们的信念。要继承和弘扬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以及社会诚信建设,激发全民族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激励全社会都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所以,我们要善于利用和重新阐释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二、以时代榜样为支撑,营造崇德向善社会风气
      神州大地向来都是英雄辈出的热土、凡人善举的摇篮,在推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今天,其实在绝大多数中国人心中,精神的力量从没被否认,时代正气主导着社会生活,神州大地向来都是英雄辈出的热土、凡人善举的摇篮。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评选全国道德模范,持续发布“时代楷模”“最美人物”“中国好人”,这些模范事迹有“航天英雄”罗阳、“永远的战士”朱彦夫、“为民县长”柴生芳、“青年工人发明家”李超、“七旬农夫”赵亚夫、“老阿姨”龚全珍,以及更多的“最美妈妈”“最美司机”“最美教师”,等等,温暖了身边人,感动着国人,感动着全社会。各地普遍开展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从“山东四德榜”到“安徽好人馆”,从“北京榜样”、“善行河北”到重庆“好人在身边微访谈”,受到群众追捧,融入了百姓生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元旦贺词中说,“我要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点赞”的背后,是行进中国迸发出的道德光芒。
      三、以舆论宣传为引导,弘扬社会正能量
      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传播正能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巩固发展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切实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这为我们全面提升新形势下新闻舆论工作能力和水平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四、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为主体,唱响文明主旋律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造,是人民群众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生动实践。要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各类创建活动,创新形式内容,提升思想道德内涵,注重实际效果。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评选表彰道德模范,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家庭文明建设,推进志愿服务和诚信建设制度化,深化文明旅游,不断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五、以人民幸福为目标,提升国民幸福指数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与物质文明建设一样,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物质文明的发展会对精神文明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精神文明的发展又会成为物质文明建设的动力,尤其是经济的多元化会带来文化生活的多样化,只有把精神文明建设好,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更进一步来说,要认清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什么,GDP、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等等是一些重要指标,但都不是最终目的,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发挥人民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推荐访问:精神文明 协调发展 物质 推动 文明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