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中俄关系的历史演变与未来趋势

    时间:2021-07-12 00:03:3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关键词】中俄关系  冷战思维  “一带一路”倡议  新型国家关系
      【中图分类号】D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8.21.006
      俄罗斯本来是一个传统的欧洲国家,最早是大约从公元9世纪开始兴起的基辅,后来在13世纪中期曾经被蒙古人占据和统治,大约从14世纪开始又在莫斯科附近形成了莫斯科公国并逐渐向四面八方扩张,大规模向东方扩张之后,终于在17世纪中期碰到了当时正处于鼎盛状态的强大的中华帝国,于是俄罗斯成为中国的北方邻国,两国边界开始接壤并发生关系。[1]在后来的三百多年时间里,大部分时间基本上是俄强中弱,两国关系则错综复杂,既有俄罗斯大肆扩张侵吞中国领土的历史,也有苏联援助中国抵抗日本以及两国结盟且密切交往的时期,还有过两国相互敌对和兵戎相见的时期。冷战结束前后,两国关系开始改善,虽然之后两国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俄两国都致力于建立“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将其视为一种新型的国家关系,并且在众多的国际事务中相互协调与相互支持。
      自近代中俄两国开始有所接触以来,中俄关系就成为国际关系中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而且不论彼此关系如何,中俄两国都已经是国际社会中的大国,双方关系不仅对中俄两国自身的发展影响巨大,而且对国际格局,尤其对塑造和形成东亚地区的国际格局具有决定性影响。

    近现代中俄关系的简单回顾


      中国与俄罗斯第一次法律意义上的接触,是在17世纪末期的1689年,即俄罗斯帝国在不断向东方扩张的过程中终于碰到了强大的满清帝国[2],一方继续向东扩张而另一方则试图阻止其扩张,双方不断摩擦以及讨价还价的最终结果是在这一年的8月签订了著名的《尼布楚条约》。这一条约是中国人与欧洲国家签订的第一份近代国际法意义上的条约,该条约的签订意味着古老的中华帝国也开始被纳入起源于欧洲的近代国际关系的体系之内,并按照新的近代国际关系规则即以条约为基本交往的依据来调整彼此的关系。
      根据这一条约,中俄双方划定了彼此的边界,俄罗斯人暂时停止了其向东和向南扩张的步伐,不过俄罗斯人也获得了在这一边界地区可以进行自由贸易的商业特权,两国之间频繁兴盛的正常贸易关系维持了大约170年,彼此之间的关系当然也是和平与平等的。[3]
      然而,条约关系并不意味着完全废除了以实力作为最终决定因素的国际关系恒久规则,条约背后仍然需要实力作为支撑。19世纪40年代之后,伴随着欧洲国家对东亚的殖民扩张,作为东方古老帝国的满清王朝急剧走向衰落。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开了西方列强通过条约割让中国领土及获得各种特权的先例,于是包括俄罗斯在内的西方国家都纷纷要求同满清王朝签订类似的条约,尤其是俄罗斯依靠其逐渐强大起来的实力以及利用满清帝国的衰弱和愚昧,采用压力威慑、欺骗利诱等各种手段同满清帝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比如有1858年5月的《中俄瑷珲条约》、1860年11月的《中俄北京条约》、1864年10月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和1881年2月的《中俄伊犁条约》等,通过这些条约,俄罗斯不但在中国获得了众多诸如租借地、领事裁判权、筑路权、最惠国待遇等各种特殊权益,而且还抢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其后,俄罗斯又巧妙地利用了满清与近代殖民主义时代崛起的另一亚洲帝国日本之间的矛盾和战争[4],在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获得了众多利益,并且开始与正处于国力上升期的日本帝国发生碰撞,二者在以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地区为中心的东北亚展开争夺,终于在1904年至1905年期间爆发了一场战争,在包括中国东北在内的东北亚地区(陆地和海上)进行了决战,结果俄罗斯战败,其影响力暂时退出了这一地区,同时俄罗斯对中国的也相对减弱,日本则成为这一地区最为强盛的国家。不过,俄罗斯仍然觊觎这一地区,日本对中国的干预和侵略恰恰为后来俄罗斯再次介入该地区和影响中国埋下了伏笔。
      就在俄罗斯同日本之间爆发战争并且惨遭失败前后,俄罗斯国内也爆发了一场革命,即1905年的革命,这场革命虽然最终并未彻底推翻沙皇的统治,但是却“作为震撼世界的1917年革命的一次彩排而惹人注目”[5]。此后俄罗斯国内政局一直动荡不稳,直至1917年11月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苏联为了减轻由西方国家的干涉和封锁所造成的压力,提出了联合被压迫民族共同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并同中国当时的南方政府合作以支持中国的国民革命,与此同时还支持中国国内一些具有早期社会主义思想的青年人们成立中国共产党。从此,“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苏联对中国革命的介入和支持对后来的中国社会造成巨大的影响。从20世纪20年代初期起,苏联既同当时中国的国民政府保持了比较好的关系,也对中国共产党的活动给予了直接的指导和支持。当然,在面对中国国内国共两党的对立和内战时,苏联会根据自己的利益选择政策,基本上是既承认当时的中国国民政府并与其保持比较正常稳定的关系,又通过各种公开或非公开的渠道同中国共产党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应该承认,在促使“西安事变”[6]和平解决和促成中国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以及支持和援助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问题上,苏联也曾发挥过一些积极作用,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出兵中国东北,对最后击败日本法西斯发挥了积极作用。不过同样应该承认的是,苏联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形成的巨大战爭能力及其在国际关系中的巨大影响力,在战争即将结束时举行的三大盟国首脑参加的“雅尔塔会议”上,通过《雅尔塔协定》获得了诸多权益,其中很多涉及中国的利益,比如所谓维持蒙古现状,实际上最终导致了蒙古的独立,以及重新获得了对中国东北地区铁路和港口的控制权。此外,在战后不久中国国内爆发的国共内战中,苏联也巧妙地利用了国共两党的矛盾谋求自己的利益,既同当时的国民政府保持着正式的外交关系,又通过支持共产党而对国民政府形成外交压力,比如,1945年8月苏联就通过同国民党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获得众多利益,同时还为发展同未来有可能出现的共产党政权的关系作了必要的准备。

    推荐访问:中俄关系 演变 趋势 未来 历史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