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晚清时期中俄关系中的日本因素

    时间:2021-07-01 16:03:4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在晚清时期日、清、俄三者关系非常微妙,日本因素对中俄关系的影响不容忽视。在东北亚地区,俄国是先行者,并制定远东扩张计划,在北太平洋地区不断开疆拓土。随着日本的崛起,俄国的黄粱美梦逐渐破碎,日本的崛起不断改变东北亚国际关系格局。日本实施“北进”政策,一山不容二虎,进而导致日俄战争的爆发。日本因素的加强致使中俄关系发生剧变。
      本文通过研究甲午战争后、日俄战争以及日俄密约时期的中俄关系,进而分析出日本因素在中俄关系中的影响。同时,俄国远东外交政策的转变决定了中俄关系的亲疏,借助于第三国就能够分析出晚清时期中俄关系是如何发展的,对于未来中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日本 中俄关系 东北
      沙俄是老牌的扩张型国家,对海洋的执著、对陆地的追求决定了沙俄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商品经济逐渐发展,市场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新兴的资产阶级渴求争夺出海口,促进贸易的发展。因而沙俄不断蚕食中国东北的土地。日本的崛起打破了沙俄独占中国东北的局势,甚至东北亚的国家间关系也随之改变。日本明治维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也助长了日本扩张的野心,它将矛头对准了当时腐败无能的“东亚病夫”。
      1894年日本发动了震惊东北亚的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的胜利滋长了日本的嚣张气焰,日本代替中国成为东亚强国,同时中国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和澎湖列岛等附属岛屿,并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 《马关条约》使中国上千年的朝贡体系瓦解,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晚晴时期中俄关系的变幻绝大部分取决于日本因素的加强。在清、日、俄的三角关系中,中国始终受制于二者。但是在中俄关系研究中国内外学者往往忽视日本因素对中俄关系的影响,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以及日俄密约不仅对中俄关系产生影响,而且还严重破坏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一 甲午战后的 “中俄结盟”
      甲午战后中俄关系出现了新的形势。战后中国国内出现了严重的“恐日”和“仇日”情绪,为摆脱眼前的困境,清政府继续套用 “以夷制夷”的外交战略。“以夷制夷”则是利用用国际关系上的矛盾,联合、利用或依附某国来对抗另外的国家,谋取实现本国的外交目的。 因而清政府希望结强援抵制日本。甲午战争前期,清政府亲英,主要在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使英国在中国攫取暴利,进而英国掌控着中国的政治、经济。甲午战后,清政府由“亲英”转向“疏英”,主要是因为英日在共同抵制俄国基础上,英日接近使清政府颇为忌惮。在此情况下,清政府不得不寻求依附其他强国。
      19世纪末,俄国远东地区的外交战略重心是中国东北和朝鲜。日本割占辽东半岛,阻碍了俄罗斯远东地区扩张计划的实施,引起俄国对日本的不满,于是俄国联合法国和德国形成了“三国干涉还辽”的局面。面对三国的压力,日本只能做出让步,通过追加中国赔款的方式,换取日本放弃辽东半岛,这其中清政府损失最大,同时也暴露出清政府软弱无能的特点。俄国完全是从自身国家利益出发,在野心的驱使下,才会策划“三国干涉还辽”。清政府只是片面地看待日俄矛盾日益尖锐并滋生联俄自保的想法,却忽视了帝国主义国家相同的侵略本性。俄国打着援华的旗帜,拉拢清政府,恰好与清政府“以夷制夷”的外交理论不谋而合,实质上为俄国创造了进一步侵略中国的时机。因此,通过“三国干涉还辽”,俄国以清政府保护者的形象使以李鸿章为首的亲俄势力大大增加,不仅不再防俄,反而主动与俄国结成联盟,结果未能如愿,反遭破坏。日本因素导致中俄关系在国际形势中出现转机,日本在远东地区的影响力让俄国很担忧,日俄关系空前紧张,迫使沙俄采取积极的远东政策,进而沙俄不得不依靠中俄结盟,实质上是一个更加深不可测的计谋。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日本對东北亚的觊觎,是俄国所不能容忍的。为了进一步巩固在东北亚的地位,俄国主张修建一条穿越东北的西伯利亚铁路,佯装为了能够帮助清政府维护主权利益。沙俄对李鸿章实行贿赂,对清政府不断施加压力。但是清政府与俄结盟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俄国诱骗李鸿章于1896年签订《中俄密约》(又称《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其中第四条规定:俄国将来转运俄兵御敌并接济军火粮食,以期妥速起见,中国允许俄国在中国黑龙江、吉林等地接造铁路,以达海参崴。 这条规定使俄国取得各种借口进出中国东北,严重迫害了中国的主权,俄国不费吹灰之力把中国东北变成了俄国的势力范围。《中俄密约》换来“御敌互相援助”的空头支票,清政府“以夷制夷”的外交战略的可行性再次遭到质疑。
      《中俄密约》对修建中东铁路仅做了书面规定,而《东省铁路公司合同》从实质上使俄国攫取铁路租让权。 俄国通过《日俄密约》和《东省铁路公司合同》使中国东北逐渐失去主权,完全沦为俄国的附庸。
      日本侵华从根本上刺激了俄国侵华的野心,在准结盟状态下俄国并没有维护中国,而是继续扮演“保护者”的身份侵略东北地区,进一步外交战略将是全中国。 中俄关系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日本的介入加速了中俄两国结盟的步伐,“结盟”只是给清政府的假象,中俄关系变成了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两国的结盟并没有改变现状,反而导致列强对中国大规模的侵略。
      二 日俄战争前的日俄矛盾
      甲午战后,日本并没有放弃侵略中国东北的野心,以朝鲜为跳板,时刻关注中国东北的动向。一方面以俄国为假想敌,中国的的赔款用于扩充军备;另一方面积极对朝鲜渗透,力图与俄国实力相抗衡。俄国在东三省的实力不容小觑,但与此同时中俄结盟关系出现恶化趋势。
      强租胶州湾事件是对中俄结盟关系的考验。以“助华”为名,俄国军舰驶入旅顺水域,利用狡诈和恐吓的手段逼签《中俄旅大条约》,清政府本希望俄国调停中德冲突,没想到俄国佯装援华,实则是要把整个东三省吞并。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充当“调停人”从中坐收渔利,打着保护中东铁路的幌子,占领东北,甚至把触角伸到京津地区。俄国的罪恶行迹遭到东北义和团运动的抵抗,俄军进行武力镇压,并制造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惨案,使中俄关系降至冰点。

    推荐访问:中俄关系 晚清 日本 时期 因素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