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浅析马英九当局“侨务”政策的转向

    时间:2021-06-07 08:02:2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冷战时期,由于两岸分属两大不同意识形态阵营,加之上世纪40、50年代东南亚各国民族意识的兴起,两岸“侨务”政策在不同的轨道上并行发展并由此衍生出各自对“华侨”概念的特定含义。
      
      一、两岸“华侨”概念的不同诠释
      
      一直以来,大陆顺应国际惯例,于1990年第7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正式对华侨做出了明确的界定:“华侨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就是说华侨必须具有中国国籍;且不能拥有双重国籍,而选择入籍外国的则属于“外籍华人”,单一国籍政策让华侨和华人的分野变得泾渭分明,前者属于中国公民,后者则属于外国公民,从而妥善处理了因国籍问题带来的区域冲突与纠纷。
      台湾当局则选择了血统主义色彩浓厚的华侨认定方式,一直沿用1929年在大陆时期所颁布的“中华民国国籍法”。强调:“一、生时父为中国人。二、生于父死后,其父死时为中国人者。三、父无可考或无国籍,其母为中国人者。四、生于中国地,父母均无可考或无国籍者”,其特点在于一方面对父系血统的坚持,凡具有中国血统,不管在海外居住了多少年经历多少代,一律都是“中华民国”的公民,试图将所有的海外华人都纳入其麾下;另一方面使得已入外国国籍的华人在法理上仍可被视为“中华民国公民”,也就间接地默认了“双重国籍”。
      到2000年,台湾当局对“中华民国国籍法”做了相应的修订,依据新的“中华民国国籍法”第二条规定:“出生时父或母为中华民国国民或者出生于父或母死亡后,其父或母死亡时为中华民国国民。”仍然默认“双重国籍”,不反对“中华民国公民”拥有“双重国籍”,所不同的是不再笼统的将所有具有中国血统的海外华人视为“中华民国公民”,并将不具有“中华民国国籍”的外籍华人排除在“中华民国国籍”之外。其后,2002年台湾“侨务委员会”公布的新“华侨身份证明条例”,第17条明文规定“华侨为侨居国外国民”,进一步淡化了先前的“血统论”,再次强调只有居留在外国且具有“中华民国国籍”者才是台湾当局所认定的“华侨”,毫无疑问,此条例一方面是贯彻陈水扁时期“侨务台独化”企图,另一方面条文中“华侨”更多的是指在海外倾向认同“台湾”而不是认同“中华民国”的“台侨”或“新侨”,也为前“侨委会委员长”张富美提出分裂华侨的“三等论”创造了条件。
      
      二、台湾当局“侨务”政策的简要回顾
      
      因台湾当局关于“华侨”的内涵和认定“华侨”方式与大陆的不同,其“侨务”政策主要功能是以配合其“外交”政策来展开的,即所谓的“第二轨外交”。60年来,台湾当局
      “侨务”政策的发展因国际及两岸时空环境的转换而不断发生着调整。
      
      (一)两蒋时期的“侨务”政策。
      蒋介石时期,视“侨务”工作为其“反共复国”的三大主要力量之一,带有很强的维持所谓“正统”的政治诉求。“侨务”政策主要是围绕着赢得国际社会支持、“反共复国”为主题来进行的,并于上世纪50年代初出台了“反共抗俄时期侨务政策”、“当前侨务施政政策要点”及“当前侨务纲领”等一系列纲领性的“侨务”政策。重点放在华侨文教、华侨经济等方面,也为其后几十年来台湾当局“侨务”政策定了主“基调”。文教方面,既注重对侨胞“反共复国革命精神”的训练,也注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主要目的是争取海外华侨青年的支持和认同;经济方面特别注重吸引海外的侨资来改善岛内的经济状况,以贸易往来的形式,进一步强化相互间的互赖关系,争取海外侨胞的“民心”。
      蒋经国时期,正值中美建交,台湾被驱逐出联合国,“邦交国”锐减的困顿时期。面对国际时空环境的剧变,为配合其日益孤立的“外交”颓势,“侨务”政策比之先前更务实也更具弹性:政治上,将“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政治信仰作为“侨务”工作的指导原则,工作的重点放在海外,目的是希望团结海外的侨胞力量,完成蒋介石遗留下来的“反共复国”的目标;经济上,坚持“在稳定中求增长,在增长中求稳定”的原则,高度重视华侨经济工作,试图借助海外侨胞力量促进台湾经济的发展,以经促政,达到扫除国际社会的观望和疑虑之功效。
      这一时期,台湾当局“侨务”政策最大可取之处乃是坚持了“一个中国”原则、反对任何形式“台独”主张。但意识形态的差异,使其“侨务”政策仍然是以对抗大陆为主要出发点,政治性取向突出,根本目的是加强海外华侨对国民党执政当局的“政治认同”,确立其代表“一个中国”的“政治正统性”。
      
      (二)李登辉时期的“侨务”政策。
      李登辉时期,借“宪政改革”之名,实行台湾“本土化”策略,将一大批台籍人士纳入台湾党政核心权力圈,改变不利于己的政治天秤,稳固自身“执政权”。“执政”地位稳固后,李登辉开始逐步背弃“两蒋”时期所制定的“一个中国”和反对“台独”的基本原则,“侨务”政策开始发生转变,主要表现在:(1)不断淡化“中国意识”、提升“台湾意识”;(2)借助“侨务”推展“务实外交”,拓展所谓的“国际生存空间”,增强台湾“国际能见度”;(3)还以“委派负责人”的形式,通过华侨文教服务中心,直接联系或问接控制全球近700所中文学校和900多个社团,使之成为台湾政治主张的论坛,形塑所渭“独立政治实体”的形象”,谋求“一中一台”的政治诉求,不断凸显其“外交”的“第二轨”功能。
      “侨务”作为“最廉价的外交”,在这一时期开始逐渐服务和从属于台湾“对外关系”发展的需要,无论其目的还是功能在很大程度上都发生了“异化”,逐渐偏离了原先的发展轨迹,为后来民进党上台后全面“绿化”“侨务”创造了条件。
      
      (三)陈水扁时期的“侨务”政策。
      
      陈水扁上任后,进一步强化了李登辉时期的“台独”意识,增强“侨务”的“外交”辅助功能,全面改组“侨务”组织人事和机构,一方面推动“侨务”机构“正名”,废除了“侨委会”和“华侨文教中心”英文名称中的Chinese(中华)等字眼,并将一大批“台独”分子充斥到“侨务”系统当中,例如任用张富美担任“侨委会主委”,在“侨务”工作中落实民进党当局的“台独”政策,加快“去中国化”的步伐;另一方面废弃了延续多年的反“台独”的方针,从整个“侨务”的组织工作、教育方针、思想意识等各个层面全面推行“台独化”政策,不断强化“以台湾为主体”,以争取海外侨胞对台湾的“认同”,还试图裁并“侨委会”,增强其“外交”辅助功能,更好的服务其推出的“烽火外交”策略。
      这一时期的“侨务”政策的实质就是要落实“台湾独立”的主张,通过整合海外“台独”势力,打击不认同民进党“台独”主张的传统侨社,攻击支持两岸和平统一事业的“反独促统”组织,阻碍国家统一,破坏“一个中国”的国家认同。并利用“侨务”本身所具旨

    推荐访问:侨务 浅析 当局 转向 政策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