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三十六计》连载之第二计:瞒天过海

    时间:2021-05-25 16:00:3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三十六计》不是就军事谋略讲军事谋略,而是着力揭示军事谋略的哲学底蕴及其内在规律,所以具有哲理性很强的特点。本系列文章的结构是以《三十六计》各计为篇,各篇均有“计文”、“今译”、“解说”三部分组成。为了便于读者在对照中理解《三十六计》的计文,本书在各计“解说”后附“原书‘按’及‘按语今译’”。本书“解说”注意根据各计义理,从古今中外不同时期和地域,从战争战略、战役战术等不同层次,从军事和非军事不同领域,从正反不同角度,从理论和实践不同方面纵谈横论,尽量讲得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强一些,“活”一些。其中突出现代,突出战略,突出军事,突出正面,突出运用。
      【计文】备周则意殆,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今译】在防备周密时,防备者就可能自恃无懈可击而产生懈怠情绪;人们对看惯了的现象,往往就不再对它产生怀疑。所以,隐秘的事情常常以公开的形式为掩护,而不与公开的形式决然对立。这就是《易》中讲的太阳与太阴,虽为两个极端,却相反相成的道理。
      【解说】“瞒天过海”是运用物极必反原理,进行“公开”的军事欺骗。
      莫被“瞒天过海”,给“瞒”“过”了 有人说,“瞒天过海”这个成语出自《永乐大典》收录的《薛仁贵征辽事略》。其中说,唐太宗东征高丽,到了海边,看到海水无边,担心大军难以渡过,就产生了退兵之意。随军东征的薛仁贵向总管张士贵献计,将唐太宗骗到一个四周挂有帷帐、布置富丽堂皇的“大房子”里饮酒。太宗正在饮用之际,忽然听到外面波涛雷动,桌上杯盏倾倒,心生疑问,令人拉开帷帐,才发现外面已是汪洋一片,原来自己乘坐的是一艘巨舰,正乘风破浪前进,就问是怎么回事儿。张士贵回答:“这是臣使的过海之计,陛下与30 万大军正飘摇过海,现在已经到了大海东岸了。”所以,这里的“瞒天”就是“瞒”李世民这个“天子”;“过海”就是“过”到辽东去的那个“海”。“瞒天过海”这个成语是否从这里来,还可做些考究;但《薛仁贵征辽事略》是一本评书体小说,所记录的“瞒天过海”内容却不是真的。读者读“瞒天过海”之计,可不要先被这种说法给“瞒”“过”了。
      唐太宗征辽东是水、陆并进,他走的是陆路,而不是水路。陆路总指挥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世勣,率骑士6万;从海上进攻平壤的是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张亮所率4万多人,500 艘战船,而不是30 万大军。另外,唐太宗征辽东是出于他自己的决策,好多人劝阻都没成,他可不是受人欺骗和挟持才去打辽东的。再说,张亮所率水师从东莱(今山东莱州)入海,到卑沙城(在今辽宁旅顺东北)登陆,有数百里之遥,乘当时的船只(那时可没有现在的轮船)走这段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怎么会唐太宗酒没喝完、刚觉出摇晃就到了“大海东岸”?可见,人们切不可将《薛仁贵征辽事略》这本小说里的话信以为是真事。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三十六计》中的“瞒天过海”并不是泛指一般的欺骗,而是特指根据“物极必反”的原理进行的一种“公开”的欺骗。一般人都懂得,“天”极难“瞒”,“海”最难“过”。但正因为难,人们一般都认为不能欺骗和通过,反而恰恰可“瞒”可“过”。这就叫“物极则反”。此计正文中说的“备周则意殆,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讲的正是这一道理。
      “备周”有患,“常见”生弊 我们常说“有备无患”,“常见”才熟。照此说来,“备周”是对的呀,“常见”是好的呀,可为什么反而因此会导致战争指导上的失误呢?这是有原因的。
      大敌当前,谁都懂得应加强戒备,无备者必败。所以,《孙子兵法.九变篇》中说: “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吴子.料敌》中说:“安国家之道,先戒为宝。”但这决不是说,“有备”就是绝对的好。事有当备与不当备、多备与少备、此时备与彼时未必备之分。因此,什么都备,什么时候都备,而且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都要大备,谁又有那么多得精神和力量呢?所以,《孙子兵法.虚实篇》中又说:“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 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可见,多备和常见未必就无患。其患之一就是“备周则意殆, 常见则不疑”。
      在中国历史上,用“瞒天过海”之计破敌的战例很多。我们选出在战略层面和战术层面的战例各一个,用来做进一步地解说。
      1. 隋文帝灭陈
      隋朝高颎(jiǒng,音炯)曾向隋文帝进献伐陈之策:利用大江南北收获季节上的差异,使陈朝的农作物有“产”无“收”。做法是,每当陈朝快要收割庄稼的时候, 隋朝就少量征集一些兵马,同时大力宣传说,隋军要袭击陈朝了。这样一来,就能使陈朝国内忙于征兵御守,因而耽误农时。隋朝还经常派人过江去焚烧陈朝的仓库。这样,陈朝不出数年,财力就会消耗尽了。更重要的是,长期如此,陈人习以为常, 常见则不怪,必然麻痹松懈。隋再征集兵马,陈人就会不再相信隋军真正来攻打自己了。然后在其犹豫不决时,隋军就可乘机渡江了。此计被隋文帝采纳。陈朝的统治者果然中计,在不当备时,他们把“备战”放在了第一位,政治上闹得人心惶惶,生产也没心思搞了。后来,该“备战”了,人们精神上反而松懈了,以为又是隋朝吓唬人, 不必那么认真防备。同时,由于庄稼总得不到收获,再加上仓库老是被烧,国家也给折腾穷了。结果,陈朝一战而亡国。“备周则意殆,常见则不疑”,正是指的像陈朝这样的情况。这是隋文帝将“瞒天过海”原理用于战略指导取得成功的一个范例。
      2. 兀良哈台攻打押赤城
      在战役战术上也有很多运用这一计谋取得成功的例子。公元1152 年,元将兀良哈台跟随忽必烈征伐大理,大兵攻到押赤城(今云南昆明市)受阻。该城当时三面环水,易守难攻,元军屡攻不克。兀良哈台于是命令停止攻城,把所有鼓钲都集中起来,要他们不定时地擂鼓击钲。在中国古代,军队闻鼓声则进,听鸣钲而止。但元军每次在可劲儿地擂完鼓后却都回营帐睡大觉去了。这样一连搞了七天。守城军开始一听到元军擂鼓,就举城动员,严密防守,长此以往,被搞得十分疲惫;后来看到元军并不攻城,戒备就逐渐松弛下来。兀良哈台于是命令他的儿子阿术乘夜间偷袭入城, 里外夹击,大破疲惫不堪而又松懈麻痹的大理军。兀良哈台采取的也是“瞒天过海”之法。

    推荐访问:瞒天过海 连载 三十六计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