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

    时间:2020-12-21 20:01:4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工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力量。本文归纳了“十一五”,时期山东工业整体表现,在经济实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以及促成工业发生积极转变的重要因素,着重分析了“十二五”时期山东工业的发展走势,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山东工业;转变;发展趋势;展望
      
      “十一五”期间,山东工业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与此同时,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也发生积极变化,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十二五”期间,工业经济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并将产生一系列新变化。本文将对山东工业发展的变化及走势进行初步探索。
      
      1、“十一五”期间山东工业回顾
      
      “十一五”期间是山东工业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挑战,山东工业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实施中央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攻坚克难,奋力前行,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工业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重点行业整体素质明显改善,总体实力跃上新台阶。
      工业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十一五”期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7.6%,为同期GDP增速的1134倍。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51.8%提高到54%。经济效益保持较高水平。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9万亿元、利税9689,6亿元、利润6040.3亿元,五年间分别递增24.4%、24.2%和24%。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改善。2010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93.9,五年提高79.1个百分点。工业发展后劲比较充足。“十一五”期间,全省累计完成工业技改投资2.6万亿元,是“十五”期间技改投资的3.2倍,年均增长22.9%;其中,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分别完成技改投资5990亿元和8000亿元。
      更难得的是,此间山东工业积极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发展方式和形态上发生了可喜的转变。
      ——工业结构明显得到优化升级。2010年,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增长23.1%,高于规模以上工业8.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0%以上,比2005年提高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1602.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35.2%,比2005年提高16.6个百分点。传统产业不断向高端化发展,由原材料加工向产业链终端延伸,产业附加值大大提高,水泥、煤炭等基础原材料行业所占比重逐渐下降,先进装备制造、食品深加工等高附加值产业比重逐年上升。新兴产业初具规模,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组瑞替普酶、基因工程唾液酸等生物药物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前列,第三代移动通信(3G)、无线射频识别(RFID)、太阳能光伏光热等产业蓬勃发展,航空航天、核电装备、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企业已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主体。
      “十一五”期间,打造了一批支撑工业发展的创新平台,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为101家和615家,翻了一番;拥有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9家,工业设计示范,基地6家。重点培育的117个企业技术中心,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达5.29%。研发突破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企业自主开发了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如意纺)、海信“信芯”等一大批新产品新技术,其中有5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产业转移步伐不断加快。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已由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扩大到全省,世界500强中已有三分之一强在山东投资。产业转移形态由过去的单纯生产厂,向总部和研发基地并重,有力地促进了产业集聚和技术进步。青岛、烟台、威海三市借承接产业转移之机,形成了交通运输设备、电子信息、现代化工、新医药、新材料等优势凸显的现代产业。全省已经出现了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向外转移并存的产业优化机制,一大批优势企业已走出山东,到销售地、原料基地、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和地区投资建厂,开发建设新的企业。兖矿集团的海外收购已经成为中国煤炭企业的先行者,轻纺、食品、医药等传统优势产业,正加快向非洲地区转移。
      ——集聚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五年来,山东工业由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向大产业集群战略迈进,培植了一批特色明显、结构优化、体系完善的产业聚集区,一批产业集群成长为行业发展的排头兵,形成了大中小企业全面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新格局。青岛的家电及电子信息、淄博的新材料、济南的汽车装备等7个基地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以及桓台氟硅材料、滕州中小机床、烟台葡萄酒等35个省级新兴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0年底,全省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96个,是“十五”末的9.7倍。
      ——节能降耗实现了历史性大跨越。2006年以来,山东单位能源消耗扭转了多年持续上升势头,“十一五”期间万元GDP能耗累计降低22.1%,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超过30%,千户重点用能企业实现节能量达到2000万吨标准煤,主要工业固体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率达95.1%。成功研发了冶金工艺过程余热余能分布式发电、大功率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等一批重大节能技术,推广了一批重大节能装备,实施了一批重大节能技改项目。
      ——工业发展由“上能力”向“扶新汰劣”转变。工业发展初步形成了动态提升的新机制。五年来,全省累计淘汰水泥立窑熟料产能7595.8万吨,炼铁产能821.6万吨,铁合金产能90万吨,炼钢产能527.3万吨,焦炭产能469.7万吨,造纸产能137.4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占比由32%提高到85%,离子膜法烧碱产量占比由19.8%提高到37%,轮胎子午化率由18.9%提高到29.7%,钢材板管比由31.1%提高到42.4%,钢材薄板冷热比由30.3%提高到59.6%,统调公用机组平均单机容量由18.9万千瓦提高到28万千瓦。
      ——信息化带动工业整体水平实现较大飞跃。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在95%规模以上的机械、服装和家电企业中推广,计算机监控技术在90%规模以上的化工、建材、造纸、冶金等流程型生产企业得到应用,有近60%的规模以上企业实施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产品设计周期缩短75%,生产自动控制率达95%,信息化对企业效益增长贡献率超过25%,海尔、济钢等50多家企业的信息化应用代表了目前世界同行业的最高水平。
      “十一五”期间山东工业发生了积极转变,主要由三个重要因素促成。第一,全省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观念,积极作为、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提出山东建设蓝色半岛经济区的重大决策,为山东经济

    推荐访问:科学 发展 道路上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