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中学科学课导入方法的思考

    时间:2020-12-08 14:40:2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的成功与否,关系着课堂教学的质量。成功的导入能够快速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总结了借题发挥法、借用多媒体法、设问置疑法等课堂导入方法,对课堂导入的艺术作粗浅的探索。
      关键词:课堂导入 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人把上课比作演戏,比作表演,那么课堂的导入,往往是吸引观众的第一招、第一式。平时教学中,有些老师利用板书直接告诉学生本课要讲授的课题,这种开门见山的引题最常用,也最简单。其优点是避免废话,可集中精力,腾出时间去攻克重点与难点,但天天如此,则会使学生感到乏味,有悖于“寓教于乐”的精神。生活中有人把“变化”比喻成“生活中的香料”,那么课堂导入法的千变万化也可看成是课堂教学的香料,而且引人入胜的导入,诙谐幽默的引题,能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精神亢奋状态,集中注意力,听课就有劲头,会跟上老师的思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从引题入手,不断摸索与改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初步尝到了甜头。
      一、借题发挥导入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学生上完了几节课后,感觉疲劳了,状态不佳,不利于新课的开始。此时,可以用学生喜欢的娱乐方式,引起他们的注意。
      本人教七年级《声音的发生与传播》时,有一个班刚好是上午第四堂课。当时本人就直截了当地引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声音的一些知识。”讲完此话,后面一些学生在打呵欠了,后来就按部就班地把声音是如何产生怎么传播的讲完,一堂课下来,平平淡淡、毫无起伏,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到了下午的另一个班上课,我对引题进行了变换,从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入手,用表情丰富、语调幽默的话语切入到了上课的主题。师生问好之后,我就给学生提了一个他们想不到的问题:“同学们,上午四堂课下来,大家肯定很累吧!下面请一位同学为大家唱一首歌来放松一下,好不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好!”文娱委员唱了一首《让我们荡起双桨》,同学们给了她热烈的掌声。我就说了:“她的歌声优美吗?”“优美”“动听吗?”“动听”“假如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舒畅吗?”“舒畅!”。然后,我话题一转,拿出一塑料泡沫(浸过水),在放于讲台上的玻璃板上面一划,发生一种很刺耳的声音,我又划了一下,同学们马上捂住双耳。我问:“同学们,声音优美吗?”“不优美。”“刺耳吗?”“很刺耳。”“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舒服吗?”一位同学讲了“老师,生不如死!”我最后进行了总结:“同样是声音,有些声音使人入迷陶醉,而有些声音使人心烦意乱,可见声音对我们重要吗?”“重要!”。“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声音的一些内容……”
      用借题发挥的方法导入新课,可水到渠成使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并且克服了部分学生怕《科学》的暗礁。因为,这样的引题,不是纯粹的从科学的角度进入,而是让学生很轻松、很自然地进入到学习,并且会使他们自始至终保持兴致昂然的学习状态。
      当然,这种引题方法,应注意控制课堂气氛,以防失控,并且要注意教学中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围绕在当堂课的主题范围之中。我们老师应正确引导,以防偏离方向。
      二、借助多媒体导入
      2008年下半年,我校建立了有关科学学科的教学网站,本人承担了利用本校的网络平台的一堂公开课。课的内容为八年级第一章第八节《物质在水中的结晶》。我先不用本校的网络平台给804班的同学们上了一堂课,引题也很简单,从常规入手,先复习前面内容,接着就进入正题:“同学们,饱和溶液中获取晶体会有哪些方法呢?今天就来学习有关第八节内容,《物质在水中的结晶》”。一堂课下来,由于开头的平淡,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总感觉慢了几拍,虽然后面有几个高潮点,但由于开头的直入,觉得不太完美。后来在803班的教学中,本人利用本校的网络平台,利用平台上的几张幻灯片改变了引题的方式,觉得效果与前面完全不同。上课时,我先用了一句话,把他们的思想集中起来,“同学们,时光不能倒流,但记忆可以再现,请看大屏幕。”且把手指向黑板上的大屏幕。利用屏幕上的几张幻灯片进行了引题。
      幻灯片一:你还记得晶体、非晶体吗?
      师:“请同学们打开记忆的阀门,哪位同学能否把晶体与非晶体的曾经的过去,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七年级已经学了晶体与非晶体)。
      学生作了回答后,打开第二张幻灯片。
      幻灯片二:你能举出常见的晶体吗?
      学生回答时,肯定会举出食盐晶体,打开第三张幻灯片。
      幻灯片三:你能配吗?配制一杯食盐水溶液?
      学生很容易回答这个问题,我就小结并反问:食盐加水中搅拌就可以配制食盐水溶液,那么从食盐水中取出食盐,你会吗?
      打开第四张幻灯片:
      幻灯片四:你能取吗?从食盐水中获得食盐晶体?
      学生们会有许多答案,肯定会有学生指出蒸发溶剂来获取食盐的方法,此时我就问:“假如给你一杯不饱和食盐水溶液,蒸发溶剂就会有晶体析出吗?”同学们此时就会提出:“通过蒸发水分,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再继续蒸发,晶体就会析出。”最后我就总结:“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在科学上称为‘结晶’,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的就是第八节内容,物质在水中的结晶……”这样,很自然地引入了新课内容,并且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还学习了结晶的一种方法:蒸发溶剂——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内容!
      本节课的引入,结合学校所建的网络平台,以幻灯片的形式进入,使学生的思维阀门始终打开,为学生的思考及发言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并且这种引入方式能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让每位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使学生思维的激发、兴趣的产生,状态的进入有机地统一起来。本堂课,虽然引题用了将近二十分钟,但是,新课的引出,事实上已经完成了一半的新课内容,学生会很轻松地接受与掌握。当然,在上课中,要注意控制上课的节奏,在学生回答问题中我们应把握方向——即让学生始终绕着我们为他们设定的“圈套”上看似单调却充满兴趣的转!
      三、设问置疑导入
      古人曾经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不断地质疑,让学生敢想敢问。学生有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探索、讨论,才能有发现、有创造。
      在上八年级一堂物理内容的课时,为了体现物理与科技的紧密结合,我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宇宙飞船要飞上天空,飞向宇宙,那么快的速度,势必要和大气层进行相当剧烈的摩擦,摩擦就会产生相当大的热量,需要用什么样的新型材料才能耐此高温?我国有没有这样的高尖端的科学技术?”这个问题立刻把学生吸引住了。然后,本人就介绍了西北工业大学的张立同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有一项科研成果为“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利用该技术研制的连续纤维增韧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是国际上公认的反映一个国家先进航空航天器制造能力的新型热结构材料。这种材料比铝还轻,比钢还硬,比碳化硅陶瓷更耐高温、抗氧化烧蚀,克服了陶瓷的脆性。通过这样一个疑问、一番解释,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在实践中,我发现成功的课堂导入就像在枯燥的教学内容中添加了润滑剂、提神剂,使人投入,使人兴奋,使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脑皮层的有关区域形成优势兴奋中心,对所注意的事物专心致志,甚至忘掉其他一切,对周围其他干扰的抑制力增强,因此,这时接受信息的效率比较高,传输信息的效率也最高,对事物的观察最细致,理解得最深刻,记忆得最牢固,避免出现“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
      其次,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事物感知的印象是先入为主的,强化首次认识对后继学习至关重要。“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布鲁纳语),“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皮亚杰语)。如学生一上课就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师的讲课上,但由于老师的引题枯燥无味,讲评晦涩难懂,则使学生注意力很难长久保持。所以想要巩固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必须使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好的引题,能使学生上课一开始就处于最佳状态,带着对问题的浓厚兴趣进入新课的学习。
      最后,好的新课引入,能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不仅使学生很轻松自如地复习了旧知识,而且很自然地接受了新的内容,这样的引入,使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桥梁的作用,从而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铺平道路。
      当然,新课的引入,并非千篇一律,而是千变万化的,教师应根据具体实际灵活运用。避免方法单调,枯燥无味,洋洋万言,喧宾夺主,离题万里,弄巧成拙。只要我们敢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与改进,相信我们的每堂课,因有精彩的开始而有完美的结束。
      参考文献:
      王甲荣.http://2009.cersp.com/article/
      browse/3506614.jspx1.《课堂导入的艺术》.
      作者单位:浙江省浦江县仙华外国语学校

    推荐访问:导入 思考 中学 方法 科学课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