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做个普通人,挺好等|做个普通人挺好的说说

    时间:2020-04-01 10:14:5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当年,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有位很要好的同学可能觉得“普通高校”这个概念太奇怪了,非要拉着我一起探讨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可惜,两个人探讨了半天也没有任何收获,甚至越探讨越糊涂;考虑到备考的压力太大、时间太宝贵,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可笑的是,即便从普通高校里混了一张文凭出来,我依然没有整明白这个“普通”问题。也许不是整不明白,而是不想再整明白了――作为一个普通人,照顾好自己和家人的衣食住行就万事大吉了,还考虑“普通”高校这类虚头八脑的事情干什么?吃饱了撑的吗?普通也好,特殊也罢,与我何干?除非能够带来实际效益或者心理满足,普通人哪有心思把精力浪费在这方面。   前一段时间,读梁武帝萧衍的史料,我豁然发现“普通”这个词语并不普通,大可玩味。梁武帝虽然有个年号叫作“普通”(从普通元年到普通8年,即公元520年到公元527年),但是他的人生经历绝不普通。他在位时间长达48年,享年86岁,在历朝历代的皇帝当中名列前茅;而且他根本不想当皇帝,一心只想做和尚,即便在当了皇帝之后,仍然多次“舍身入佛寺”,怎一个“普通”了得?就连梁武帝的死亡方式,也有饥饿和坐化两种说法,总之死得不普通。他的后人萧方智,在16岁的花季年华,哭着喊着表白自己不想当皇帝,只想做普通人,却仍然逃脱不了被砍杀的悲剧。   萧衍和萧方智的特殊人生,套用“难得糊涂”的郑板桥的话来总结,就是做皇帝难,做普通人更难,由皇帝而转入普通人难上加难。如此特殊的感受,我等普通人恐怕没有机会体会到了,但是河南原中医学院院长、省科协原副主席彭某也许略知一二吧?这位老兄因为收受贿赂1000多万元、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之后,除了承认自己“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过”,还一再表示,“如果有机会,将来想在社区开一家诊所,用国家培养我的医学技术回报百姓,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一言以蔽之,就是想“混同”于普通老百姓、做一个普通人。   做个普通人,确实挺好的,不用像姜育恒那样“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覆覆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也不用像彭院长那样,在身家高达千万元之后,才承认自己“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过”。普通人要想明白普通的道理,根本用不着这么麻烦,查就知道了。字典上说,普通既有“平常、一般”的意思,也有“正规、标准、常态”的含义。从中可以看出来,“普通高校”和“普通话”是后者的典型例证,“普通人”更牛,一举囊括了“普通”的全部内涵。   在填报高考志愿20多年以后,终于整明白了“普通”的意思,我感到既惭愧又欣慰,同时还想狠抽自己一个耳光――作为普通人,你考虑那些虚头八脑的问题干什么?难道你糊涂到不想做普通人的地步了吗?要小心呐。   科学研究这件事儿   吕翠莲   鉴于科学研究证明,蜂蜜具有排毒、养颜、止咳、杀菌、减肥等多种功效,我一口气买了10瓶纯正蜂蜜,第二天就看到一条科学新知,说蜂蜜的各种功效微乎其微,为了那些根本达不到的效果而摄入如此之多的糖分,得不偿失。   我彷徨了。喝还是不喝,这是个问题。想起来早年春晚的一个小品,冯巩和牛群在“生命在于运动”还是“生命在于静止”的问题上争论不休,都是科学闹的。   几年前,《不可思议研究年鉴》杂志主办的“搞笑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在美国麻省哈佛大学举行,年度化学奖共由两支研究团队获奖,分别是中国台北市立万芳医院院长洪传岳等4名医生组成的研究队,以及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妇产科教授安德森研究队。安德森获奖的原因是她研究指出可乐是杀精剂,健怡可乐的杀精效力最佳,而洪传岳等4名医生,推翻可口可乐能有效杀精避孕这种论说,并言之凿凿。   纠结的不仅仅是不同流派的科学家们,同一流派的往往也经常自己打自己的嘴巴,有些研究认为,手机辐射跟脑癌之间存在关联,有些研究又说这种关联证据不足。有时候他们说大蒜可以降低有害胆固醇,有时候又说大蒜其实不能降低有害胆固醇。这就害苦了我们这些公众,听哪个呢,真让人无所适从。   科学与公众的交往,常被描述为“科普”。科普不仅是普及科学知识,其实更在潜移默化地歌颂科学、强化科学在公众心目中的权威地位。传统科普的那个预设前提没有变――“凡是科学的就是正确的。”鲜有人质疑科学的正确性。但实际上,如果你的一项研究是考察某种药物对人的健康是否好处,而你希望能证明有好处的话,你将很容易做到这一点。首先,现在大部分医学科研研究的效应其实都是比较微弱的,因为“不微弱”的效应别人早就研究完了。其次,也许一个病人的病情并没有什么明显好转,但因为你希望这个药物有效,你也许会完全无意识地刻意寻找他好转的证据,你可能会把本来没什么好转的病人当成好转的病人。这就是你的偏见。或者说,科学只是相对的真理。   梳理近年来一系列与科学有关的公共话题,比如转基因作物、核能、手机辐射、重大工程环境影响评估等等,发现越来越多的公众对科技专家试图“以正视听”的解释心存疑虑,而对科技的质疑越来越多,科学似乎正在失去过去的权威。在福岛核电站爆炸之后,尽管科学家们在大众小众媒体上不知疲倦地辟谣,依然阻挡不住人们对食盐的疯抢:“西瓜爆裂”事件发生后,尽管多位科技专家站出来安抚公众,说“正常使用促生长剂的瓜果不会影响健康,可放心吃”,低迷的瓜市和愁苦的瓜农证明,他们的辩护没能起到足够效果。   当遇到相悼的科学研究证明怎么办呢?   A 以最权威科学家比如诺贝尔奖得主或者Nature杂志上论文的意见为主。   B 以科学家中的“主流意见”为主。   C 以最新发表的意见为主。   D 别当真,科学新闻当娱乐新闻看。   首先,我坚决相信科学,科技从来都是第一生产力。但人不是机器人,变数太多,没法吃喝拉撒都要遵循科学原理,所以我决定,姑且把蜂蜜事宜当娱乐新闻看吧,这10瓶蜂蜜不喝,毕竟还是有些浪费的,因为科学消费观认为,坚决反对奢侈浪费。

    推荐访问:做个 挺好 普通人 做个普通人 挺好等 狐妖普通人 普通人照片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