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现代汉语轻声词及相关问题研究:现代汉语轻声词

    时间:2020-02-22 07:18:5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少学生都反映汉语轻声的学习难度相对较大。本文首先介绍了轻声的定义及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汉语轻声词规范原则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以期可以最大限度的控制在课本及教学过程中在轻声词方面的分歧。
      关键词:现代汉语,轻声词,规范原则
      
      轻声是汉语语音的重要现象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功能结构单位,一种不可或缺的指称区别手段。自20世纪20年代赵元任先生在《国语罗马字研究》(1922)中第一次提出“轻声”的概念首开轻声研究先河以来,轻声越来越被学术界所重视,成为汉语语音研究的一个聚焦领域。本文通过从轻声的形成机制、功能、句法和语义等角度来进行相关问题的研究,我们相信,这无论是对汉语语法的发展还是语言规范与教学等方面都是有所裨益的。
      1前言
      作为现代汉语语言的一大重要现象,汉语轻声是属于功能结构单位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关汉语轻声的研究最早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赵元任老先生在《国语罗马字研究》(1922)中首次出“轻声”概念,之后便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引发一轮轮激烈的探讨,相关研究文献纷纷问世。在教学实践中,很大一部分学生都反映汉语轻声的学习难度较大,一方面,相当大一部分的轻声词并没有任何规律可循;另一方面,对于存在一定规律的轻声词,还有不少在到底要不要轻声上存在争议。当前对汉语轻声词进行分析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汉语轻声定义及特点
      何谓轻声?简单的说就是在汉语中所存在的部分汉字或词语听起来给人一种“轻”的感受,这里的轻,便是对轻声基本特点的概括总结。然而,这种轻并非是绝对的,是相对于人体听觉上所感受到的“重”相对而言的,二者之间相互依赖,缺一不可,正是由于有了重,才有轻存在的必要,反之亦然。在现代汉语中语法重音以及对比重音的影响之下,部分本不属于轻声词的词在特定情况下也存在轻读的可能性,从这一层面而言,轻声在听觉上必定表现为轻,但听起来轻并不意味着其绝对属于汉语轻声的范畴。
      有关汉语轻声的特点,以现有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大致涉及到以下内容:轻声要读的轻、读的短,在声调上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也就是说原本的声调已经不复存在,阴阳分别读为半低和中调,去声及上声分别读作低调和半高。简单的说,轻声特点可以概括为轻、短,原字调稳固失去。稳固性是轻声与通常所谈及到的轻读之间最明显的区别。
      3现代汉语轻声词规范原则
      (1)严格遵循轻声特点。由于轻声自身特殊性,轻声词的特征可以以此为依据,概括为前重后轻、后字轻、短,稳固的失去原字调。在规范轻声词以及轻声词审定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的有效解决意义重大。举例来说,某词前字阴平、阳平、去声,后字轻读,本字调为去声,亦或是前字上声,后字轻读,本字调为阴平,此时,轻读字本字调形和轻声调形大致一致,单纯在高低长短方面存在不同。对于这种情况,该不该将其归入轻声词范畴?在作出判定时,不能只是单纯依据原字调和轻声字调具有一致的调形,便否定其轻声地位,而是要以前重后轻的韵律特征及其轻声调值的稳固性进行衡量,如果稳固,就应将其归为轻声词,否则应将其归为可轻声或者是常规重音。
      (2)对轻声和轻音加以区分。轻声与轻音的共同之处主要体现为在听觉均可以感受到轻,二者的不同主要是:第一,轻短程度有所差别,通常轻声更短、更轻,原有调值消失,而轻音依旧保留原有调值;第二,调值稳固性有所差别,轻声失调是稳固且绝对的,轻音部分情况下存在失调可能,但属于临时性的,且有条件限制。节奏轻音、语法轻音以及逻辑轻音是轻音的三种主要类型,其中,节奏轻音的产生源于节奏单元自身韵律模式;语法轻音则主要受到语法重读的影响,其与语法结构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其与语法重音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属于静态、固定的,并且有规律可循;而逻辑轻音主要指的是在对比等强调重音的影响之下,将其衬托的相对轻读,在发音方面,更轻、更短,但保留原字调调值。其与逻辑重音大致相同,属于动态、非固定的,并且没有可以遵循的规律。
      (3)设立可轻声。在现代汉语普通话当中客观存在着可轻声现象,对此已经达成一致认识。但关于是否有必要在语言规范中设置可轻声,在拼音标注中是否需要加以特殊标明,目前尚未达成共识,辞典对此也存在不同的处理方式。语言生活是语言规范的主要来源,语言规范必须对语言实际状况做出客观反映。设置轻声规范的可轻声,是稳妥柔性规范观的集中表现。语言自身并非绝对刚性的,语音中词的又音、词汇中的异形,以及语法中词的兼类等语言现象,都是语言自身柔性的有力证明。在此种情况下不适宜做出刚性处理,若简单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就是对语言事实规范的漠视,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推行难度,最后也难以得到大众的广泛认可和接受。但是需要注意把握好可轻声词的数量。
      4结语
      在前人的研究中,对于首现代汉语词汇双音化趋势的发展历程及其动因进行了描述,同时对现代汉语双音节轻声词的语音弱化的方式(调值弱化、韵母脱落、导致增音)和现代汉语双音节轻声词的语义虚化(信息量的大小与虚化程度的高低)进行了分类研究,阐述了现代汉语双音词的轻声化特征具有“语音轻则意义虚,意义虚则语音轻”的特点。而本文的主旨是在于阐述现代汉语双音节词的轻声化特征,列举现代汉语的功能词和它们的特点,同时通过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结合韵律学上的“音步”概念,研究了汉语双音化的分化作用及其虚化轨迹,从而对现代汉语功能词的轻声化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前人的实验比较了轻声词前后音节长短的有斯苤式涅夫、林茂灿、尊剑芬和劲松,斯苤式涅夫的结论力:轻声词前一音节元音的平均长度都比后~音节长,通常,重读元音平均比轻读元音长半倍到一倍。他测量的是音节中的元音长度。林茂灿、曹剑芬和劲松的实验与他不同,他们测量的是整个音节的长度,但结果却有所差异,林茂灿的实验结采表明,轻声两字词后字读轻声时,长度为重读对长度的一半左右;综上所述,针对轻声词这一重要的现代汉语语言现象,笔者对其定义及特点进行简单介绍,并总结出轻声词规范三原则:严格遵守轻声特点,对轻声及轻音加以区分,设置适当数量的可轻声。
      参考文献:
      [1] 孟茜.现代汉语双音节轻声词的轻声化功能动因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发表时间:2009-04-05
      [2] 刘健梅.《现代汉语词典》轻声、非轻声同形词条研究.青岛大学,发表时间:2010-04-09
      [3] 陈小燕.论轻声词界定的必要性、一致性原则――对《现代汉语词典》轻声词的计量研究.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 第01期
      [4] 冯勇强,初敏,贺琳,吕士楠.汉语话语音节时长统计分析.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发表时间:2001-06-30
      

    推荐访问:现代汉语 轻声 相关 现代汉语轻声词及相关问题研究 现代汉语歧义问题研究 现代汉语分析歧义短语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