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贝塔以色列:黑皮肤的犹太人 贝塔以色列

    时间:2020-02-19 07:26:2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黑肤色的犹太人自称“贝塔以色列”,意为“以色列家园”      犹太人本来聚居在巴勒斯坦地区。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由于一场场战乱,他们开始向邻近的西亚、南欧和北非各地流散,继而又流散到西欧、中东欧和美洲。人们按地域将流散到欧美的犹太人称为西方犹太人,将流散到亚非的犹太人称为东方犹太人。
      犹太人流散到欧洲不久,各地发生迫害和驱赶他们的浪潮。到15世纪末,这一浪潮达到高峰,西班牙和葡萄牙将他们全部驱逐出境。遭驱逐的犹太人大多流亡到地中海沿岸其他国家,称为塞法尔迪人。西亚、北非、巴尔干半岛各地的犹太人,大多是他们的后裔。而在那次大驱逐之后仍留居欧洲其他国家的犹太人,则称为阿什肯纳兹人。现在,南欧以外的欧洲、北美、澳大利亚和南非的犹太人,大多是他们的后裔。目前,全世界大约有1500万犹太人,阿什肯纳兹人大约占70%。以色列有530万犹太人,多数也是阿什肯纳兹人。这些不同类别的犹太人都属于白人。
      黑肤色的犹太人自称“贝塔以色列”,意为“以色列家园”。关于他们的起源,现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最流行、最富传奇色彩的说法是,他们是属于黑色人种的示巴王国的女王马克纳同古犹太人建立的以色列王国的国王所罗门所生混血儿的后裔。示巴王国是位于埃塞俄比亚北部的一个古老王国。其女王马克纳治国有方,王国版图不断扩大,同周围国家的交往异常密切。所罗门王是公元前10世纪中叶以色列统一王国最著名的国王,建有一个从埃及到幼发拉底河的大帝国。据《圣经・列王记》记载,示巴女王倾慕所罗门王的智慧,就带着臣仆、香料、宝石和黄金来到耶路撒冷觐见。会面时,她向所罗门王提了许多问题,所罗门王一一作了令她极为满意的回答。所罗门王的博学、其宫殿的豪华、其宴席的丰盛、甚至其臣仆的精美装束,均令她“诧异得神不守舍”。
      对他们两人的关系作进一步陈述的是犹太教的一些文献和传说。示巴女王美丽而聪颖,所罗门王威武而机智。两人一见面,都被对方的容貌和才智所倾倒,油然而生爱恋之情。女王在回国途中生下一个混血儿子,命名为埃布纳・哈基姆,意为“智慧之子”。这个儿子后来继承王位,称孟尼利克一世。他知道自己的身世,登基后曾专门到耶路撒冷拜见自己的生父所罗门王。他离开耶路撒冷回国时,所罗门王派遣一些年轻的以色列人护送。这些以色列人后来定居示巴王国,并与当地人通婚。孟尼利克一世以及这些以色列人的后代成为“贝塔以色列”的祖先。
      经过几个世纪的繁衍,到公元前1世纪前后,“贝塔以色列”据说一度达到几十万人。公元4世纪,新兴的阿克苏姆王国统一埃塞俄比亚北部地区,号称“万王之王”的厄查纳国王把基督教定为国教。信奉犹太教的“贝塔以色列”遭到迫害和杀戮,人口急剧下降。后来,由于意大利的殖民统治、埃塞俄比亚的政治动乱和连年大饥荒,到20世纪70年代,他们的人数锐减到不足8万人。
      
      他们聚居埃塞俄比亚山区,主流犹太人世界长期以来却拒认其为同胞
      
      “贝塔以色列”主要聚居在埃塞俄比亚塔纳湖一带的山区,长期与世隔绝,同流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没有任何联系。18世纪60年代,欧洲探险家来到埃塞俄比亚探寻尼罗河的源头时,才发现“有些埃塞俄比亚人竟也信奉犹太教”。消息传开,引起一些人种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关注。经鉴定,2000多年来他们首次被确认为犹太人。但是,主流犹太人世界长期以来却拒不将他们视为自己的同胞。直到1973年,以色列犹太教的赛法尔迪人大拉比才作出正式裁决,裁定“贝塔以色列”是古以色列人的子孙,属于犹太人的一支。两年后,阿什肯纳兹人大拉比发表声明,表示同意这一裁决。随后,以色列政府组建的一个特别委员会经研究也作出决定,正式承认“贝塔以色列”是犹太人,同其他犹太人一样享有向以色列移民的权利。
      但是,后来发现,“贝塔以色列”实际上分为两种:一种信奉犹太教,另一种则信奉基督教。前者被称为法拉沙人,后者被称为法拉什姆拉人。
      “法拉沙”在埃塞俄比亚古老的吉兹语中意为“外来人”。他们聚居在塔纳湖以北地区,男子大多务农,少数从事织布和打铁等手工艺活,妇女则从事家务和制陶。和大多数埃塞俄比亚人一样,他们的生活水平很低,文盲率很高。他们长期被当作一个少数民族对待,备受歧视,长期被剥夺拥有土地的权利。但是,他们不顾民族与宗教的歧视,坚持信奉犹太教,诵读用吉兹语翻译的《圣经》和其他犹太教经文。他们虽然不大懂犹太教律法,某些宗教仪规和民族习俗同主流犹太人社会也有差异,但他们仍严格遵守犹太教的法规和传统,实行割礼和斋戒,过安息日、逾越节、赎罪日等犹太教节日。这表明,他们确实是犹太人。
      法拉什姆拉人信基督教。原来,自公元4世纪厄查纳国王将基督教奉为国教之后,几代国王都强令异教徒改信基督教。不听令者,就遭受歧视和迫害,土地被没收,人被流放到更偏远的地区。这样,一部分“贝塔以色列”被迫皈依基督教,对犹太教的教规和犹太人的习俗逐渐隔膜了。因此,以色列有一段时间不承认他们是犹太人,不接受他们移民。可是,他们毕竟还是有犹太人的血统。美国的犹太人移民赞助组织极力为他们说情和出力,以色列最后妥协,也正式承认他们的犹太人身份。
      
      以色列以“人道主义援救”的名义,终于让“贝塔以色列”回到了家
      
      根据以色列的《回归法》,只有犹太人才能移民以色列。1974年,埃塞俄比亚末代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被推翻,国内政局动荡,灾荒接连发生,大批法拉沙人背井离乡逃往国外避难。这时,以色列以“人道主义援救”的名义,开始接收法拉沙人移民。在以后的10年间,约有8000法拉沙人移居以色列。1985年,以色列实施代号为“摩西行动”的移民计划,又将7000法拉沙人空运到以色列。1991年5月,埃塞俄比亚发生政权更迭,以色列又采取名为“所罗门行动”的秘密援救计划。在24日到次日的30个小时内,出动空军飞机41架次,将1.4万多名法拉沙人接运到以色列。这样,几乎所有的法拉沙人都离开了埃塞俄比亚。以色列先后共接收了3万多法拉沙人移民。
      “所罗门行动”之后,以色列的移民政策开始有所放松。在过去的15年中,移民以色列的法拉什姆拉人已达2.5万多人。2003年2月,以色列政府决定再“紧急接收”2万名法拉什姆拉人。可是,后来一计算,埃塞俄比亚可能还有2.6万人要求移民以色列。从运送、安置到就业,需要为每个移民支付大约10万美元。如要一下子解决这些法拉什姆拉人的移民问题,那将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以色列政府不得不决定移民分期分批进行,每月限量移民300人。这样,大约需要五年时间,到2007年左右移民才能全部完成。据报道,到目前为止,大约还有1.5万法拉什姆拉人,在亚的斯亚贝巴和贡德尔等埃塞俄比亚城市等待以色列有关部门审查他们的身份,接受初步的移民培训。
      2005年5月的《耶路撒冷邮报》报道,在塔纳湖南部的贫困山区,还有几万名埃塞俄比亚人也自称是“贝塔以色列”,要求移民以色列。早些年,连阿姆哈拉族出身、信奉基督教的末代皇帝海尔・塞拉西也自称是“贝塔以色列”。显然,有些埃塞俄比亚人是为逃脱贫困,在假冒犹太人。因此,以色列政府决定,对埃塞俄比亚的移民申请者,在家世、血统、宗教信仰等方面,今后要逐个从严审查,严防非犹太人混入。
      
      以色列真的是一个民族的大熔炉吗?
      
      移民到以色列的“贝塔以色列”,有的较好地融入了主流社会,从事医务、律师、社会等方面的工作。1984年移民以色列的贝莱奈什・泽瓦迪娅女士,则成为以色列第一个黑皮肤的外交官。她曾在以色列驻美国和联合国的外交机构任职。她说,她首次坐到以色列在联合国的代表席位上,许多非洲外交官都感到惊奇,以为她是某个非洲国家的外交官坐错了地方。她认为以色列不再是种族主义国家,而是一个民族的大熔炉。
      但是,对大多数“贝塔以色列”移民来说,从原来落后的农业社会一下子融入以色列现代化的工业社会是相当困难的。来到以色列之后,他们往往被安置在比较偏远的乡镇,就业不易,参军受到限制。就业者几乎都是从事低收入的工作,不能就业者则只能靠福利救济度日。
      肤色、宗教习俗和生活习惯上的巨大差异,使许多“贝塔以色列”移民备受冷落和歧视,大有“二等公民”的感受。根据犹太教教规和戒律,任何犹太人出生后都必须割礼。有的“贝塔以色列”没有割礼,教会方面就要求他们必须补办或象征性办理。为此,“贝塔以色列”移民就曾同犹太教会发生对抗。后来,犹太教拉比们又提出,法拉什姆拉移民结婚之前必须举行犹太教皈依仪式。法拉什姆拉移民认为,这一要求“带有明显的宗教歧视色彩”,于1985年9月在耶路撒冷的大拉比办公室附近举行了有几千人参加的示威游行。2004年初,以色列国家血库以防止艾滋病传染为由,将“贝塔以色列”移民捐献的血浆全部毁掉。消息传开,5000多名“贝塔以色列”移民在耶路撒冷举行游行集会,抗议对他们作为黑色人种的肤色歧视行为。
      “贝塔以色列”的犹太人身份得到承认了,但是,其黑色的皮肤和非洲的原居地,仍是取得与其他犹太人平等地位的巨大障碍。

    推荐访问:以色列 犹太人 皮肤 贝塔以色列:黑皮肤的犹太人 贝塔犹太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