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子衿青青御大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全文

    时间:2019-04-23 03:33:0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党以才兴,国以才立,军以才强。在信息化条件下,军事活动的每一环节都是以“人”为中心,人才是战斗力要素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打造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队伍,是促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关键环节。飞行员无疑是空军战斗力生成的基础。如何顺应信息时代的大潮、适应新军事变革的发展,更好地选拔、培养、使用飞行人才,是关乎到空军战斗力生成的大问题。
      一千八百年前,正值三国时期,那是一个波澜壮阔、群雄并起的时代。雄才大略的曹操在其《短歌行》中一字未改地引用了《诗经》中的名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不是用来抒发男女间的爱情,而是表达他求贤若渴的心境。而今,新军事变革正以不可阻挡的气势席卷全球,这必将又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人才注定是这个时代最宝贵的资源。然而,信息时代的军事飞行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质?信息化战争赋予了飞行员以什么样的时代定位?这都是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从一句耳熟能详的口号说起
      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揭示了一个真理,因而成为当代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口号。但是大家注意到没有,在军事领域,一般不提“科学技术是第一战斗力”。为什么?因为从古到今,人是第一战斗力。
      按照《军语》中的解释,所谓战斗力是指武装力量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由人员和武器装备的数量、编制体制的科学化程度、组织指挥和管理水平、各种保障勤务能力等综合因素决定,也与地形、气象及其他客观条件相关。在这些影响战斗力的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是首要因素,是第一战斗力。首先,从古到今任何作战行动都是围绕着人展开的,其目的都是为了消灭敌人、保存自己,人是参战双方考虑的首要因素;其次,战争谋略、战斗精神等人的主观能动性贯穿于作战行动的始终,往往对作战结果产生重大影响;第三,再先进的智能化人-机武器系统也都是靠人来控制的,人的科技素质决定了这些先进武器的使用效益;第四,信息化战争的高强度、快节奏,要求官兵具有更坚强的意志和更灵活的应变能力。
      恩格斯说过:科学技术“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导致战争形态改变的主导因素。不可否认,在信息化条件下,科技因素在战斗力生成中越来越重要。于是,有人顺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弄出了个“科学技术是第一战斗力”的提法。这种提法不妥当,恩格斯所说的“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是针对战争力量而言的,而战争力量与战斗力是两个概念,战争力量是指一个国家能够用于战争的军事、政治、经济及精神力量的总合,战斗力则专指军队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若“科学技术是第一战斗力”论断正确的话,我们就无法解释人民军队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事实。尽管科技因素在战斗力生成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还没有超过人,达到“第一战斗力”的程度。
      近年来,无人机技术突飞猛进,许多空中作战任务可以由无人机完成。于是,有人就预测,飞行员的作用将越来越小,甚至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这种预测过于浪漫了。第一,无人机能否完全取代有人机还没有定论;第二,目前无人机只能遂行有限的空中作战任务;第三,无人机同样需要人来操控;第四,世界各国的空军各级指挥员大部分有过飞行的经历,不懂飞行就搞不好空军建设。因此,飞行员的选拔、培养和使用,过去是、将来还是空军战斗力生成的基础。
      问题是,在信息化战争形态下,需要什么样的飞行员?
      回答这个问题,一是要弄清楚信息化战争的特点。信息化战争的特点是什么?信息主导,扁平控制,体系作战,综合集成。二是要弄清楚飞行员在作战体系中扮演的角色,飞行员在信息化作战体系中扮演什么角色?用美国人的话来概括,那就是“人在回路中(human in the loop)”,事实上,信息化战争中存在着三个不同层次的回路,不同层次的回路,对飞行员能力都有不同的要求,把回路问题分析透了,飞行员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由技能型向知识技能型转变
      信息化战争讲究的是系统作战,而信息化作战系统是由很多体系作战单元(SCU)构成的,飞机就是这样一个体系作战单元,飞行员则是飞机体系作战单元的主导者。在飞机体系作战单元中,飞行员、飞机及其反馈构成了一个控制回路,在信息化战争中,这是一个小回路。
      若想让飞机体系作战单元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前提是能够得心应手地操控好飞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飞行员一定是一个技能型工作者。操控飞机属于一种技能,是种特殊的复杂技能,既包含了动作技能,又包含了心智技能。按照《心理学》原理,技能可以通过反复的练习而获得,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正确的认知背景(知识背景)有助于促进技能的形成。
      在螺旋桨飞机时代,飞机的系统复杂程度、技术集成度相对较低,技能的形成受知识背景的影响要小一些;在二代机之前,飞行控制系统相对简单,一般自动器没有参与到人-机控制回路当中,“一杆两舵”基本上涵盖了飞行技能的全部。平心而论,二代机之前的飞机作战单元,其驾驶技能的形成与提高,对知识的依赖性不是很高,只要飞行员的动作协调能力、反应能力、模仿能力比较强,再加上刻苦的反复练习,以及正确的空中教学法,就能形成驾驭飞机的基本操作技能,文化水平不高的飞行员也能获得精湛的飞行技能。
      曾几何时,“放牛娃开飞机”是人民空军的一个真实写照,这也是一种无奈,因为我们长期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可用的社会资源有限,没有条件招募太多知识分子参军入伍。“放牛娃开飞机”确实创造出了许多辉煌的战绩,但也付出了许多不必要的代价,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一段时间里,空军每年摔掉的飞机有时甚至超过了30架,其中大部分是由于飞行员知识水平低造成的。吴法宪曾经说“戴手表不需要文化,开飞机也不需要文化”,看来这位司令混淆了简单系统与复杂系统之间的概念。
      第三代战斗机之后,飞机系统更加复杂,技术集成度更高,四代机可算得上“开放的复杂巨系统”。采用主动控制技术之后,人-机回路发生了本质变化,人-机界面也呈现出全新的特点。从表面上看,飞机的操纵趋于“傻瓜化”,但飞行技能的形成与提高,却越来越依赖于知识背景。没有一定的航空理论知识、没有一定的科学文化基础,连飞机系统间的基本控制关系都搞不懂,精湛技能就更无从谈起了。有文化水平低的飞行员,飞了几年三代机,飞机的作战功能都用不全,就像买了一个iPhone手机,只会用来接电话、发短信一样;有因不会调用计算机菜单而摔飞机的,有的还要求在“一平三下”的基础上加装指针式飞行仪表……这一切都在昭示这样一个道理:在信息化时代,飞行员必须从技能型人才转变为知识技能型人才。所谓知识技能型人才是既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又具备较高的操作技能水平的人才,能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用于指导飞行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此外,由于飞行员是空军各级指挥员的生长源头,知识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到飞行技能的形成,而且还会对整个空军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美国空军大学创建人之一米尔·S·费尔柴尔德认为:“一个人如果只是一名小飞行员,那么他文化程度的高低就不太重要,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军衔的晋升和责任的增多,他因受文化和专业教育不足而带来的缺陷就会明显表现出来,结果他在高级军官中只能当一个平庸之辈。”
      由体能型向智能型转变
      笔者曾经当过飞行员,当别人知道了这段经历后,十有八九都会说一句:“你的身体一定很好”。可见,飞行员在普通人的心目中就是一种体能型人才,充满了男子汉气概,跟运动员很相似。信息化时代的飞行员应该是这种样子吗?不是,我们需要聪明睿智的飞行员。正如托夫勒所言:“智能型武器需要有聪明的士兵”,“面临第三次浪潮文明的战争,没有头脑的战士,就和第三次浪潮经济中没有技术的体力劳动者一样,将被历史淘汰”。这就是说,信息化战争要求飞行员必须由体能型向智能型转变。
      这种转变是由信息化战争中的第二层级的回路决定的。所谓第二回路也叫中回路,是围绕着战争中介系统展开的,即信息因子(传感器)——信息平台——武器及其反馈构成的回路。战争形态的转变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战争中介系统的革命,在木石兵器、金属兵器战争时代,中介系统是人的手足,以人力为中心;在火药兵器、机械化战争时代,战争的中介系统是作战平台,以平台为中心;在信息化战争时代,战争的中介系统是信息,以信息为中心。在以信息为流质的回路中,飞行员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必须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枢纽。信息种类庞杂,信息量巨大,而且稍纵即逝,必须在瞬间做出正确的判断、分析和综合,而这一切都必须依靠极高的智力方能完成,否则信息回路将在你这里发生断裂,直接影响到整个作战系统的运行。
      美国空军的约翰·博伊德上校曾经提出过一个OODA周期学说,所谓OODA周期就是“观察—判断—决策—行动”周期,博伊德认为,只要让敌人始终处于OODA当中,就能获得胜利,也就是说,作战双方谁的OODA周期短,谁就能取得胜利。如何来缩短OODA周期?主要靠正确而迅疾的智力活动。
      人类思维是大脑及神经网络活动的结果,除了有大量的线性思维外,还有大量的非线性思维,线性思维与非线性思维的结合,才形成了人类的智力与智能。线性思维在工程上容易模拟、容易实现,而非线性思维则是相互连接的,非平面、立体化、无中心、无边缘的网状结构,目前还难以通过工程手段实现。之所以在第二回路中需要有人的存在,根本原因就是要发挥人的智能。因此,智能型飞行员是信息时代的时代定位。
      必须指出,强调智能型飞行人才并不是否定身体条件的重要性,健康的身体、强健的体魄是智力活动的物质基础,很难想象一个身体柔弱的人能具备超群的智力。但是,我们一定要改变“招飞等同于体检”的现状,不仅要进行严格的体检,还要测智商、测情商、考察创新思维能力,有必要设置一条智商红线;飞行学员训练,不仅要跑3 000米、5 000米,打旋梯、打滚轮、做俯卧撑,还要下围棋、下象棋,进行各种智力训练和思维训练。
      由超人型向触手型转变
      当过空军的人或者了解航空史的人都知道尖子飞行员的作用。在一百多年的空军史中,尖子飞行员的多少,是衡量空军战斗力的重要标志。一战期间,法国有1 500多名战斗机飞行员参战,共击落敌机2 049架,其中908架是52名尖子飞行员击落的。二战中,德国空军战斗机部队的尖子飞行员约占总数的2%,而击落的敌机却占总数的45%,在尖子飞行员中击落敌机100架以上的有106人,击落敌机200架以上的有15人,哈特曼一人就击落敌机352架。这些数据表明,在机械化战争时代,尖子飞行员对于空军战斗力的贡献居功至伟。但是,在信息化战争时代,还能寄希望于少数尖子飞行员吗?还会不断地涌现“王牌”飞行员吗?
      击落5架敌机者叫“王牌”飞行员,击落10架敌机者叫“双料王牌”飞行员,哈特曼应叫“70料王牌”飞行员。在信息化战争中,很难再出现“王牌”飞行员了。为什么?你想,F-22总共生产了才180来架,现在一个航空兵团只装备20来架飞机甚至更少,像二战那样动辄上千架飞机在空中缠斗的场面基本不会出现了,所以,没有机会成为“王牌”。
      问题是,以培养少数“超人型”尖子飞行员为目标的传统飞行员训练模式,是不是也该调整一下呢?答案是肯定的。
      这个问题要从信息化战争中的第三个回路进行分析。第三回路也叫大回路,是围绕着整个战场展开的,是由传感器—决策者—射手及其反馈构成的回路。这个大回路实际上是网络中心战的一个缩影,体现了网络中心战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美军提出网络中心战的主要理论依据则是梅特卡夫定律,梅特卡夫定律是这样表述的:网络的效能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成正比。可见,网络中心效能的达成与发挥,一是要将各个作战节点结成一个网络;二是尽量增加网络节点数量。也就是说,网络中心战的精髓是通过充分发挥各个网络节点的作用,使体系战斗力有一个质的跃升,并不是寄希望某个节点、某个系作战单元(SCU)发挥“超人”般的作用。
      不需要“超人”,那需要什么呢?需要“触手”。在机械战争时代,作战平台、作战单元与背后的作战体系之间的联系是松散的,对抗双方通常表现为单打独斗。在信息化战争中,有了态势感知、信息支援和火力协同,产生了各作战要素之间的链式反应,牵一发而动全身。单兵、作战平台、作战单元只是作战体系向敌人前伸的“触手”。就像章鱼的触手一样,与整个生物体完全融合在一起。
      将神通广大的飞行员从神坛上拉下来,让他们仅仅做一个“触手”,可能不符合人们对英雄主义的期许,但未必不是一种进步。大家都知道蚂蚁,蚂蚁是一种群体生物,只有蚁后、雄蚁、兵蚁、工蚁等简单的分工,单个看很弱小,但蚁群的力量却异常强大,高度智能。一亿多年前就有蚂蚁了,是跟恐龙属于同时代的生物,一亿年间,多少貌似强大的生物都被淘汰了,但蚂蚁却存活了下来,靠的就是体系的力量。在信息时代,每个作战单元就是一只蚁群中的蚂蚁——这不是一种贬损而是一种褒扬。再说了,飞行员实现从超人型向触手型转变,不是对飞行员的要求降低了,而是提高了飞行员培养标准,当好触手,就是要避免“短板”,让每一名飞行员都成为万能飞行员,成为与作战体系水乳交融的飞行员。
      飞行员素质永远都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因为飞行员是空军战斗力的中坚力量。就基本素质而言,坚定的政治信念、过硬的军事本领、旺盛的战斗精神、严格的纪律观念、健康的身体心理条件等,都是一名军事飞行员所必须的,这些要求在各国空军中并无很大差别。在新军事变革嘹亮的号角声中,我们需要探讨的是信息时代军事飞行员所应该具有的特质,本文是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粗浅认识,供大家参考。
      责任编辑:阚南

    推荐访问:大风 青青 子衿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