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激励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应用与探讨】 课堂教学激励性评价语

    时间:2019-04-21 03:21:4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为了探究激励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应用情况,本文对激励机制和评价的概念进行了综述,从五个方面分析了课堂教学中如何应用激励来评价学生的整体情况。  关键词:激励; 课堂教学; 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4-021-002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之一, 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应用激励理论,能够更加持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
      “激励”一词作为心理学的术语,指的是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激励过程,实质上就是要处理好刺激变量、机体变量和反应变量这三类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人的需要与动机属于机体变量,行为属于反应变量,外界的目标是刺激变量。人的行为的激励过程,实质上就是要使刺激变量引起机体变量(需要、动机)产生持续不断的兴奋,从而引起积极的行为反应,当目标达到之后,经反馈又强化了刺激,如此周而复始,连续不断。[1]在教学实际中激励过程的核心阶段模式如下图:
      
      评价,是评价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经验,对事物的特性和可能产生的效果的判断和估计。教学评价方法,是指为达到评价目的而采用的手段,其实质是将教学工作的实际表现与其理想目标或预定目标加以比较、判断。教学评价不是目的和结果,而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评价的本质是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和保持持续发展的动力,它具有激励、诊断和发展的功效。
      那么课堂上如何评价,学生会产生积极的表现和愉快的情绪体验呢?我认为,教师应该充分运用激励机制,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根据发生的情况随机应变,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时而异,有创造性的对学生进行评价,使被评价的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真正让课堂评价发挥其独有的魅力,进而换取精彩的动感课堂。
      一、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差异性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相同的学生。由于先天素质和后天所处的社会背景、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等的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和丰富性。每个学生就像是挖不完的矿藏,但各有不同,有的是铁矿,有的是金矿,有的是石油矿,有的是天然气矿,我们不能用一种方法去开采所有的矿。用开采金矿的方法去开采铁矿,铁矿就被糟蹋了,用开采铁矿的方法去开采石油矿,必将一无所获。
      差异性是与划一性相对而言的。划一性即千篇一律的、模式化的,它表现为无视或忽视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试图以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塑造统一规格的人才,即所谓的“一刀切”,这种评价无疑会泯灭学生的天性,误人子弟。而差异性评价是以承认和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为前提,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根本目的,对学生个体的学习进程以及身心变化进行有差异的评价。因此,在评价学生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制定多元的评价标准,发现学生的强项、培养学生的特长,发扬优势和潜能,使学生实现最大程度的发展。
      另外,由于学生的可塑性很大,个别差异具有不稳定性,随着年龄、人际关系、学业成绩的变化,个别差异也会发生变化,所以教师要动态地看待学生的发展,正确地利用激励手段来评价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他们的特长,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一个个”的人。
      二、在课堂评价中巧妙运用激励机制
      从学生的需求角度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有特定的需求,包括直接需求和间接需求。直接需求包括追求新知识、表现自己并被认可(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等;间接的隐藏的需求包括课堂教学以外的需求,如发展自己兴趣、爱好等的需求。教学过程中的激励机制若能满足上述两类需求中的一种或两种,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方式主要有四种:
      1.物质激励
      通过赠送小礼品如文具、专业电子书等方式,使学生明白,有付出就会有收获。
      2.参与激励
      在课堂上不论学生的回答如何凡参与讨论的学生都应该受到教师的赞扬。
      3.榜样激励
      对课堂讨论表现好的学生,如有的学生观点独到,应该及时指出并予以表扬或奖励,营造典型示范效应,鼓励学生创新,不因循守旧。
      4.情感激励
      教师的言谈举止、品德情趣以及丰富的精神内涵,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轻松、幽默的语调能拉近师生距离,制造出一种宽松的教育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新课改》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取积极性的评价,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吝啬赏识与赞许,如及时送上“你思考问题的角度与众不同,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你倾听得仔细,耳朵又灵,这么细微的地方你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试一试,相信自己,老师知道你能行!”……鼓励性的评价能让学生智慧的火花得到迸发,并使火花熊熊燃烧,照亮全班,让整个课堂充满生机。
      三、评价要多样化、具体化
      首先,单一、老套的课堂评价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无法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不能总是用那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浮泛空洞的语言来评价学生,老是“好”、“真棒”、“聪明”、“能干”,久而久之,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与奖励就会产生淡漠感,评价就失去了激励作用。另外,评价也不一定只有用词语,你举个大拇指,拍个手……偶尔也可以使用。这种无声词语有时会收到异曲同工的效果。
      其次,评价要看对象、看场合,或直言不讳,或委婉含蓄,或严肃庄重,或热情洋溢。对差生,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与鼓励,赞许是后进生心灵的甘露,他们更需要关切的目光和贴心的话语,教师切莫让他们产生被遗弃的感受。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要求要严格,才有利于促进他们不断进取。当然,当他们的学习的确有水平或创见时,同样要给予热情的肯定,以激发他们的远大志向,促进他们在学习上更加勤奋。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接受教师的当面反馈和及时反馈是十分重要的,而另外一些学生则需要教师在课后给予他们面对面的谈话,以此强调他们哪些方面做得很好或还有欠缺。   其三,要有批评评价。在表扬奖励的同时,还应注意客观的评价指正,使学生在挫折中吸取教训,明确努力的方向。当一个学习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时,教师给予学生丰富的反馈就告诉学生:他们对问题的看法为什么是正确的或者为什么是错误的,从而认识他们的实力所在,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更进一步地开发自身的潜力。
      四、适度评价,防止过度评价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得到奖励或表扬的学生获得的激励作用最大,而且有长期的效应。“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学生需要教师的激励,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若得不到表扬,就会丧失自信心;若经常获得表扬,学生就会变得沾沾自喜,以致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但是,不切实际的盲目表扬,会扰乱学生的判断力,使其飘飘然,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乃至周围的事物。所以,老师要全面权衡,把握好表扬的“度”,是学生清醒地认识自我。
      理论与实践证明,学生评价的鼓励性语言的强度与效果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过多、过少都不能使评价发挥其应有的激励作用。过多,会使学生不以为然,不在乎;过少,对学生的触动小,不能引起其重视。对于学习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即使是点滴进步,教师也要给予多次数、高强度的鼓励性评价,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对于学习主动性较高的学生,评价的次数要少,只有在其取得较大成功时教师才给予肯定,使其觉得获得鼓励性评价不容易,从而更加努力以获得肯定。
      五、课堂评价的内容要有针对性
      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心理需求,选择合适的内容来评价。优等生的思维敏捷,求知欲强,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本上的知识难不倒他们,他们需要的是比课本更难的知识的挑战。因此,教师对这些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能仅停留在简单肯定他们学会课本知识这个层面上,而应选择独特视角,布置适合他们能力的题,开阔视野,激发强烈的求知欲,使他的学习进入更深层次,鼓励他们追求更高的目标。中等生的学习潜力还没有达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学习的持久性不强,因此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应侧重于学习态度的鼓励。学困生通常是在理解力、记忆力及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问题,他们在学习上体验不到成功感,找不到自身的长处,缺乏自信,容易自暴自弃,教师应巧妙地选择评价的切入点,用赏识的眼光,从多个角度去评价这些学生,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优点,为他们创造获得表扬和成功的机会,使其感觉原来自己也很优秀,在找回自信的过程中不断前进。尤为重要的是,此类学生与优等生相比确实有很大的差距。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自己的过去和现在,发现自己的进步,而不是盲目地与优生比较。只有这样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才会使他们越来越坚信自己的成长。
      总之,课堂评价是一门艺术,它来自于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良好的口语素养和正确的教学理念,其形式多种多样,不应该拘泥于一种,要将各种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实践中灵活变通、创造性地使用,这样才能使课堂具有发展性,充满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俞文钊.管理心理学(简编)第二版[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8
      [2]陈玉琨著.教育评价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9
      [3]沈玉顺.现代教育评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2.3

    推荐访问:激励 探讨 在课堂教学 评价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