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我国最高国务会议制度废止原因探析

    时间:2021-07-10 20:02:4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1954年宪法规定而设立的最高国务会议制度是我国国家主席制度的一部分。从1954年宪法实施到1966年十二年间,最高国务会议制度在我国政治发展进程中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政治意义,其讨论的许多重要问题对中国的政治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是由于制度设计过于简略、制度运行过于随意、制度功能的可替代性、制度所起的消极作用以及弱化国家主席职权的需要等多方面的原因,最高国务会议制度最终被废止了。
      关键词 最高国务会议 废止 原因
      中图分类号: D921 文献标识码:A
      最高国务会议制度是我国国家主席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称1954年宪法)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的十二年间,最高国务会议制度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深深地影响了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认真探讨最高国务会议制度被废止的原因,对于我们今天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制度设计过于简略
      最高国务会议制度是我国1954年宪法规定的国家主席制度派生出的一种政治制度。该宪法在规定国家主席职权时提出了最高国务会议制度。宪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在必要的时候召开最高国务会议,并担任最高国务会议主席。”“最高国务会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和相关人员参加。”“最高国务会议对于国家重大事务的意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或者有关部门讨论并作出决定。”豍这些规定是相当简单和模糊的。宪法既没有对最高国务会议制度的组织结构、法律地位、权力范畴等作出具体规定,也没有对会议的具体人员、程序、会期等作出明确规定。
      1954年宪法是我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鉴于当时条件下国内外缺乏成熟经验,有关方面对于最高国务会议制度的认识可能也还不甚明确,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进一步规范。因此宪法起草委员会没有对以上问题或者意见予以采纳和补充,这是今天的我们可以理解的。
      二、制度运行的随意性
      制度设计的简略性必然导致制度运行的随意性。
      首先,会议组成人员的随意性。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在必要的时候召开最高国务会议,并担任最高国务会议主席。最高国务会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以及其他有关人员参加。除宪法明确规定的几个与会人员外,其他的参与者是不确定的。在实践中,“其他有关人员”主要指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主要领导人以及社会各界的著名人士,国家主席还可以就某些专门事务邀请或召集一些特别人士进行研讨。
      其次,会议的时间、会期的随意性。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在必要的时候召开最高国务会议。会议的召开时间、次数很不固定。还有,每次会议的持续时间也不固定,在有较明确记录的16次会议中,除第十次和第十四次会议时间不明确以外,有9次会议的时间是1天,有3次会议进行了3天,有1次会议进行了2天,第二十次会议为2天。豎
      再次,会议的议题、程序的随意性。最高国务会议的议题及其广泛,会议的主要议题大致包括:国家主席发表国家基本政策性和方针性的讲话,有关党政方面负责人向会议做工作性报告,讨论中共中央、国务院提交的重大政策意见或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两会”前夕的准备会等。举凡影响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重大事务都可以成为会议的议题。
      三、制度功能的可替代性
      最高国务会议的参加者包括了国家各个机关——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及其他政治机构的重要领导人。由于参会人员的特殊政治身分,加上国家主席本身的主导作用,最高国务会议具有了显著的政治意义。
      从最高国务会议实际运行的情况看,它主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功能:第一,它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体系之间的协调机构。最高国务会议容纳了来自执政党、民主党派、无党派代表及国家各个权力体系的主要负责人,因此在有关有关国家重大事务和决策的讨论中,就可以发挥出联系协调的作用。第二,它是执政党共产党与非执政党进行沟通的政治性合作组织。最高国务会议召开的时间多在“两会”召开前夕,讨论的主要也多是围绕“两会”工作报告、人事提名问题及“听取国家领导人作有关国际国内形势的报告”豏展开。第三,它是国家主席对国家事务最高干预权的重要表现。按照宪法对最高国务会议制度的相关规定,实际上“赋予了国家主席对国家事务的最高干预权,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国家主席对国家政务具有最高的责任和义务而其他国家机关被降低为对国家事务只具有从属和执行责任的执行机构”豐。
      但随着国家主席制度的演变,最高国务会议制度的这些功能也慢慢的被替代,并最终被废止了。随着历史的发展,最高国务会议制度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社会民主人士进行高层政治协商的组织形式。其协调机构的作用也逐渐被“两会”召开前夕的中央准备会、政协通气会等形式所替代。其与全国人大的矛盾,是最高国务会议制度最终被废止的根本原因。
      四、制度所起的消极作用
      从1954年宪法的实施到“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这段时间里,最高国务会议制度的作用和成绩是主要的,其“公布过许多法律、法令,发挥了重要作用”豑,实际上起到了最高政治动员会、政策宣讲会和最高层政治协商会的作用。但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颇多遗憾之处,值得我们深思。
      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错误判断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问题上,追求盲目冒进的高速度,使得党内“左”倾错误思想开始抬头,并逐渐占据上风。最高国务会议制度在这段时期对反“右”斗争扩大化、大跃进、庐山会议、人民公社化运动等诸次政治运动都有一定影响,起着极其消极的历史作用。50年代中后期,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在实行中出现严重偏转,其主要原因在于对“过渡时期”主要社会矛盾的认识出现了错误。对主要矛盾的认识的失误导致指导思想上的错误,最高国务会议在五十年代中后期召开次数频繁,对国家政治生活影响重大,指导思想上的错误必然导致其历史局限性的出现。最高国务会议在1954年9月至1959年4月毛泽东任国家主席的五年多中,共召开十六次,年均三次多。这就影响了会议的民主气氛。
      五、弱化国家主席职权的需要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最高国务会议制度是我国极其重要的政治制度,在我国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吸收历史经验教训,把这一制度设计得更加全面、具体、完善以适应现时代的需要,这样就可以避免制度运行的随意性,并消除其在历史上的消极作用的发挥,让其不可替代。之所以要废止最高国务会议制度从根本上说是弱化国家主席职权的需要。
      首先,适应从实权元首向虚权元首的转变的世界政治发展趋势。国家元首是最高国家政权机构的组成部分,国家的最高代表。通常可把世界上的而国家元首分为实权元首和虚权元首。我国国家主席是国家元首,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务会结合起来行使职权,因此我国的国家元首也是“虚权元首”。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是议会共和制,元首也都是“虚位”的。就算是实行总统制的国家,总统掌握了实权。但是,他们仍然必须服从和遵守宪法和法律,并与其他国家机关相互制衡。所以说从实权元首向虚权元首的转变是世界政治发展的大趋势,废除最高国务会议制度是我国的国家主席制度从实权元首向虚权元首转变表现形式,是适应国际政治发展趋势的。

    推荐访问:国务 探析 废止 原因 制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