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什么是浸润式教育理念 理念引领,学术滋养,文化浸润

    时间:2019-05-14 03:16:0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鲁迅先生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教师更要有自己的精神,也就是职业精神。然而,并不是一个人领取了教师资格证或工作证,马上就会产生职业精神,教师的职业精神也不与教龄长短成正比。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走上教师岗位,只是一种角色的转变,尚属于“身份”意义上的教师。对许多教师来说,教书仅仅是维持生存的一种工作方式,这只能称为“工作”意义上的教师。只有拥有坚定的教育信仰、高尚的职业道德、较高的专业素养、清晰的教育责任的教师,才能称之为“精神”意义上的教师,也才是真正的教师。
      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曾经讲过:“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为师者一定要修炼职业精神,用播撒的爱去滋润学生的心田,用丰富的知识去开启学生的智慧,用优秀的人格去潜移默化培育学生的品德,用无私的奉献精神去熏陶学生的心灵。”修炼教师的职业精神,除了教师自身的努力外,学校承载着不可推卸的“领跑”责任。近些年,朝晖中学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指针,立足校本,唱好理念引领、学术涵养、文化浸润“三部曲”,着力引领教师的职业精神成长。
      一、 理念引领,价值观比方法更重要
      作家毕淑敏在“谁是你的重要他人”一文中,讲述了她上小学时发生的一件事。有一次,学校要参加歌咏比赛,“大辫子”音乐老师为了凑人数让她加入了合唱团。因为毕淑敏唱歌老跑调,音乐老师叫她在比赛时只张嘴不出声,这一经历让她一生难忘,并导致她一辈子不敢开口唱歌。应该说,这位老师的教学水平是出色的,因为学校在比赛中取得了很好的名次,但她的教育价值取向显然存在局限,在她的眼里,名次、荣誉比学生的成长更重要。现实教育中,类似的现象也不鲜见。
      这警示我们,对教师来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教育到底为了什么,比掌握高超的教学方法更重要。因为在所有职业中,只有教师是和人的心灵在打交道。医生也和人打交道,但归根结底面对的是疾病;律师、法官也和人打交道,实质上他处理的是案件。而教师面对的是人的生命、智慧、情感等内在的东西。而且,教师的价值观会直接影响他的教育行为,也会对孩子的价值观产生影响。学校必须利用行政推力,引领教师形成正确的价值追求和先进的教育理念。
      基于以上认识,朝晖中学在区域教育生态理论框架下,以“营造高品质的学校教育生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生命成长,让校园成为师生的生命乐园”为办学理念,将学校精神定位为“热爱生活、享受幸福、提升品质”,从而确立了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同时,开展学校教育价值观大讨论,深入解读学校的教育价值观,让全校教师人人理解其内涵与要义。经过长期熏陶,敬畏生命、善待生命,已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伦理起点和价值归依;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让不同的学生更加不同,已成为教师的共识。
      二、 学术涵养,规律比经验更重要
      当前,有不少教师感觉课越来越难上,学生越来越难教……因为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不断提高,家长和学生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部分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其中,根本的“症结”在于,教材变了,学生也变了,但教师还依赖过去的经验来应对,曾经的成功经验成了教育教学的“桎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倡“教育家办学”,其根本意义就是要求教育回归本质,按教育规律办学。教育是一门科学。对教师而言,潜心学术研究,遵循教育规律而教,是教书育人的根本,也是创造职业幸福的重要路径。
      为此,在区教育局推进“教育学术之区”建设的背景下,朝晖中学提出打造“学术校园”的目标,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案例、教育日记等草根研究,引导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育人模式。在此基础上,适时开设“智慧教师”小讲堂,定期举办学生、家长、专家、教师参与的“四方论坛”,探讨“教学的有效性”“家校互动方式变革与创新”等教育问题,交流成长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思考,共享教育智慧,推动教师在自主学习、相互探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
      随着工作的深入推进,教师们尝到了学术研究的甜头:有的教师从不拖堂,布置作业也不多,但质量明显比较好,因为他懂得因材施教,掌握了规律和技巧;有的班主任并不“凶”,也不体罚学生,但很受学生欢迎,因为他尊重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成功的教育方法。
      三、 文化浸润,责任比能力更重要
      浙江省教科院曾在全省做过一次关于当代教师优秀品质的调查,调查对象涉及城乡中小学教师、学生和家长近七千人。结果显示,“责任感”成为三类人群眼中好教师的首要品质。
      走进朝晖中学,我们经常会为这样的教师感动:工作才几年的年轻班主任,对患有“自闭症”的学生不抛弃,不放弃,自学相关医学知识帮他进行康复训练;平时大大咧咧的男体育教师,在从教12年的每个雨天,自觉提早到校,为每一位有需要的学生打伞;临近退休的老教师,校长安排她到图书馆帮忙,但看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英语发音不准,她就在课间一个孩子一个孩子地教,一个发音一个发音地纠正……这一切都源于他们心中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教师的能力有大有小,水平有高有低,但它永远靠责任来承载。总之,“责任”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爱岗敬业的底线。
      为加固教师的职业道德底线,朝晖中学不断推进师德文化建设,将校园里所有与学生相关的人员,包括教师、职工、保安等都纳入其中,以文化浸润教师的精神成长。其间,一手抓制度文化,一手抓榜样文化。关于前者,学校健全师德培训机制,适应教师队伍变化,尤其根据“80后”教师群体的特质,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确保培训的科学性;实行师德建设问责制,对违反师德的教职工在评优评职中实行一票否决。至于后者,学校创设丰富的活动载体,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激励教师把责任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比如,在区教育局第四届“教育因你而美丽”感动人物评选中,学校推荐了食堂厨师长陈菊根。铁锅、大勺、油盐酱醋,是他每天都要接触的东西,看似与教书育人无关,但他坚持23年如一日,用心烧好每一顿饭菜,还把学校食堂打造为德育教育基地,指导学生做“感恩糕”,引导学生尊重父母、感恩父母。这些细节,传递的是教育的大爱,彰显的是一个普通职工对教育的责任。学校就是想告诉教师:责任比能力更重要,只要对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就是令人钦佩的“感动人物”。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先;教师成长,精神为重。润泽教师的职业精神成长,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伟大工程,也是“对学生负责、对教师负责、对事业负责”的基础工程,我们将继续努力!我们也相信,我们的教师将自觉坚守教育的理想与情怀,不断丰盈自己的教育精神,在教育幸福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推荐访问:浸润 滋养 引领 理念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