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中国行政管理学之父夏书章的医国人生

    时间:2021-06-09 12:04:5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hiw/chiw201120/chiw20112025-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hiw/chiw201120/chiw20112025-2-l.jpg
      1979年3月,春寒料峭,刚刚苏醒的中国百废待兴。无数目光注视着中南海的红墙绿瓦。
      在三月的最后一天,邓小平同志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用他浓重的四川口音意味深长地讲了这样一番话:“列宁号召多谈些经济,少谈些政治……不过,我并不认为政治方面已经没有问题需要研究,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同小平同志一贯的语风一样,这段话观点鲜明,朴实而鲜活。随着会议精神的传达,“补课”这个词在中国不胫而走。
      珠江水畔春来早。而这一年的春天却由于人们急切盼望,让羊城人多了几分“怨春不语”的心情。清晨,在中山大学的教工宿舍,一位比小平同志小15岁的老人,推开了窗子。窗外浓荫静谧,几声鸟鸣划破树林中的晨曦,老人心情顿感豁朗。这一年,他正好60岁,花甲之年的他有一种终于盼来第一个春天的感觉。
      他,就是夏书章。
      
      “把行政学的研究提上日程是时候了”
      夏书章,中国著名行政学家。中国当代行政学的主要奠基人,“中国MPA之父”。毕业于原国立中央大学法学院政治学系和美国哈佛大学公共管理研究生院(今肯尼迪政治学院)。自1947年起在中山大学任教。改革开放时,夏书章是中山大学中历尽劫波后为数不多的资深教授之一。作为熬过那场浩劫的知识分子,颠沛流离不在话下,直到“文革”后期的1974年,夏书章才又有了自己的一张小书桌。而在书桌旁,又是数年的漫长等待,不知不觉间,两鬓已然斑白。
      邓小平同志的“补课说”让夏书章振奋不已,搞了一辈子的行政管理,夏书章深知行政管理能力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政府意味着什么,1896年的时候,梁启超就曾经呼吁“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然而,整整大半个世纪过去了,内乱外侮,由于意识形态的对立,而对行政管理的忽视和轻视,导致中国的行政管理水平相当低下,以至于到了让小平同志感慨“连统计数据都没有”的水平。不仅要补课,而且要加班加点地补课。夏书章为自己六十岁之后的人生做了规划。
      1982年,时任中山大学副校长的夏书章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行文一向犀利的他这篇文章堪称痛心疾首——《把行政学的研究提上日程是时候了》,这篇两千字的文章无一赘字,从行政组织,人事管理,工作方法等方面将行政学的重要性阐述得明晰透彻,涉及到行政管理失当而出现的问题,夏书章可谓鞭辟入里。铿锵有力的四字短语在文章中比比皆是。最后夏书章写道:“要搞好现代化建设事业,就必须建立和健全现代化管理(包括行政管理)和实行社会主义法治(包括行政立法)。这样,我们就需要社会主义的行政学和行政法学。所以,把行政学的研究提上日程是时候了。”
      书生报国,壮怀激烈。这篇如同投入死水的一块巨石,激起的浪花顿时打碎了中国行政管理学的沉寂。如果说,小平同志的“要赶紧补课”是一声春雷,那么夏书章的这篇文章就是春雨的开端。自此,学习行政管理、研究行政管理在全国掀起了热潮。夏书章的夫人汪淑钧教授还记得,也就是从那时起,老伴儿开始了马不停蹄的讲学、培训、作报告:特别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和中期,除应聘为哈佛大学客座教授一年、同时在美国其他院校讲学外,忙于为中央部委司局长们讲人事管理、行政管理,在市长研究班、北京和天津等地讲城市管理,为教育部六大行政区培训中心讲高等教育管理和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班讲课,还忙于筹建中国政治学会、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以及后来呼吁创办行政院校和引进MPA计划等。
      行政管理学的重建复兴之路工作繁复,头绪庞杂。夏书章在大学站了半个多世纪的讲台,深知中国行政管理学的重建,首先要从教学入手,而教学内容和学科体系则是重中之重。夏书章和黑龙江、吉林、山西、湖南四省社会科学院的部分科研人员和骨干,集思广益,于1985年出版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本《行政管理学》。这是我国行政管理的框架性教材,在随后的几十年间,体例不断完整、观念不断新颖、内容更加充实。他1991年主编的另一本教材(曾获国家教委一等奖)至今已经推出第四版,几乎可以说,中国行政管理人才无一不是手捧这本《行政管理学》入门的。
      1982年4月,中国政治学会委托复旦大学举办起“亮相、启蒙、播种”作用的全国政治学第一期短训班,夏书章讲授行政学课程,吸引了大量学员,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如今活跃在全国政治学和行政领域中的中坚分子,不少人就是当年从该班学习后成长起来的学科骨干。这期短训班被称作行政学界的“黄埔一期”。
      从1986年开始,政治学专业和政治学系开始复建。1987年,在夏书章的倡导下,中山大学恢复建立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后发展成为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1994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1998年6月中山大学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我国第一批行政管理学三个博士点之一。
      在夏书章作为主要成员的积极参与筹备下,1988年10月13日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正式成立了。在此后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学会共换届四次,夏书章教授一直担任学会副会长。多年来,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研究行政管理科学,发挥参谋咨询作用,在致力于促进政府管理科学化、法制化、民主化和现代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中国的行政管理学就这样从一片荒芜中一步步成长起来,而其中的首席园丁正是28岁进入大学任教,60岁被激奋感召开始学术重建,一直到今天,93岁仍在耕耘不辍的夏书章老先生。
      作为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名誉会长,夏书章于2006年获美国公共行政学会第一次在亚洲颁发的“国际公共管理杰出贡献奖”,同时由人事部和教育部合评为全国模范教师。
      从改革开放之初重建行政管理学,至今已过30年。时光荏苒,当年的花甲老人,已是93岁高龄。今年7月,夏书章当选“广东省首届优秀社会科学家”,成为了“广东文化软实力的象征,广东社会形象的重要代表”。
      2011年8月,93岁的夏书章老先生著八千字长文《行政管理学科研究顶层设计问题刍议》。让我们摘录其中的一段文字,体味一位老知识分子的深邃与睿智,体会一位世纪老人对这块土地放不下的牵挂。体会这些话,更像是处在舆论关注中心的忧心忡忡的公共知识分子——
      “‘摸着石头过河’是一句众所周知比较形象和通俗易懂的说法。‘过河’的目的一定要达到,‘过河’的决心不能动摇。但是,在情况不明、心中无数,尚缺其他可以利用的条件之际,‘摸着石头过’不失为积极、稳妥、可取的行动。当然并非长远如此,而是在与此同时,逐渐弄清‘河’的深浅、宽窄等有关信息、数据,掌握游泳、建桥、造船、架构缆车、利用航空器等技术,‘过河’就会更方便。可见,在具备相当好的基础以后,改革发展之路必将愈走愈宽。这是渐入佳境的规律,还要进入更好的境界。关键在于,所有各相关方面都要达成共识和继续共同努力。”
      “上医医国”
      读者应该原谅在此之前作者始终对93岁高龄的传主直呼其名。因为,历史需要记住这个名字,我们的读者也需要记住这个名字。这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故事,一个世纪的故事。无需笔底再掀波澜,因为这个世纪足够波澜壮阔。无需笔底恣情铺张,因为这个人,拥有足以打动所有人的情怀。
      如果说小平同志1979年的讲话让夏老心底涌动起了浪潮的话,那么在1944年时印度洋、南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浪潮正是夏老“上医医国”志向发轫所必经的波澜。
      抗战烽火正浓时,夏老自迁至重庆的国立中央大学法学院政治学系毕业,毕业后没有什么门路,辗转到中学教英语。他和他的同学,后来的妻子汪淑钧这一对“不懂政治的政治系毕业生”就靠当教书先生共度时艰。当时,国民政府对人文社科学生出国留学控制甚严。即使后来迫于压力有所放松,学生留学申请通过后只能自费留学,按照比市价低很多的官价标准换取少量外汇作为留学费用。夏老留学申请通过后,却无力购买这点儿外汇。最后,家境宽裕的同学许诺帮助其购买外汇,但买到后需分其一半。夏老不忍留学机会就这样溜走,于是暂且放下这点外汇到国外如何度日的顾虑,揣着薄薄的一点儿美金,从风雨飘摇的国度踏上风雨飘摇的旅途,留下了对新婚妻子的牵挂和对战火中家乡的担忧。

    推荐访问:中国 之父 管理学 国人 行政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