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相同位阶民事法律冲突中的法律适用方法研究

    时间:2021-03-18 08:03:0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相同位阶民事法律冲突是我国民事审判实践中的固有难题,对于具体的适用问题,至今尚未有具体的法律法规给出全面、统一的方法指导。本文从一起典型的海上涉外人上身伤亡损害赔偿案件的审理入手,按照法律适用的逻辑步骤和一般规则,分析演练了想同位阶民事法律规范冲突时的法律适用方法。
      关键词 法律适用 同位法律冲突 人身损害赔偿
      作者简介:马岩,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3-022-02
      一、关于民事法律适用的具体步骤的理论
      在罗斯·庞德教授著名的《法哲学导论》的一书中,第三章“法律适用”开宗明义地阐释了法律适用的思维过程和具体步骤——“依法裁决争议涉及三个步骤:(1)找法,即从法律体系的诸多法律规则中确定所要适用的法律,或者,如果没有可资适用的法律,则依据已有资料,使用现行法律体系已确定的方法为该案件造一个规则(不管这一规则能否适用于今后的案件);(2)对所选择或者确定的规则予以解释,即在立法的框架内并且符合立法的目的范围,来选择或者决定其含义;(3)将如此找到和解释的法律规则适用于某一争议。”这就是基本的和典型的法律适用具体步骤。事实上,总览各家观点,法律适用的思维和行为过程无外乎这三个步骤:事实认定、法律选择和涵摄。关于涵摄阶段,需要注意的是,涵摄必须是在整个法律秩序的基础和准则上进行,“任何人如果适用某个具体的法律规范,等于说事实上适用了整部法律,甚至整个法律秩序”。在很多情况下,涵摄并不是严格按照三段论的逻辑要求进行的,而是更多的受法律适用者价值判断的影响和左右。本文以下将由一起一起涉外海上人身损害赔偿案来阐释同位民事法律冲突的法律适用问题。
      二、一起涉外海上人身伤亡案件引发的法律适用方法问题
      案情如下:苏某由青岛某船舶公司劳务派遣至香港某船务公司“金昌”轮工作,在该轮上进行修理工作期间苏某意外坠落导致重伤,遂起诉至厦门海事法院,其主要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人损解释”),要求青岛某船舶公司和香港某船务公司二被告连带赔偿其各项经济损失人民币220余万元;被告青岛某船舶公司和香港某船务公司则主张,本案具有涉港因素,应参照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海上人身伤亡案件损害赔偿的具体规定(试行)》(以下简称“涉外规定”),赔偿金额为人民币80万元。
      本案双方当事人的主要争议焦点集中于法律适用上,是涉及民事法律适用问题的较为典型的案例。突出反映了不同的民事法律适用方法对于某一民事案件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影响程度之巨。根据涉外规定第七条:“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的最高限额为每人80万元人民币”,苏某的人身损害赔偿限额仅为80万元人民币。但是依据人损解释的相关规定,则苏某获得人身损害赔偿的数额在理论上就没有上限,显然对苏某的权益更为有利。与此同时,根据法庭调查的情况来看,苏某实际遭受的经济损失要远远高于80万元,一旦法院判决适用涉外规定80万元的限额进行赔偿,那么苏某后续的康复治疗和未来的生活都将难以维持,显然有失公平。基于此考虑,本案的裁判最终以调解结案,在海商庭的多次努力协调之下,苏某与两船务公司最终达成如下调解协议:除先期支付的美元7万元外,由被告香港某船务公司另行向原告支付人民币160万元。
      三、对我国现行关于人身伤亡赔偿限额的民事法律规范的总结
      上述苏某诉青岛某船舶公司和香港某船务公司海上人身伤害赔偿一案,其主要焦点在于在审理涉外海上人身伤亡案件时,我国海事法院对有关受害人获赔限额的各规定如何适用的问题。总结起来,在我国现行民事法律体系中,对于涉外海上人身伤亡的人身损害赔偿办法,有三部法律法规予以规定。分别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海上人身伤亡案件损害赔偿的具体规定(试行)》、《海商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有关规定。
      涉外规定于1992年7月1日起试行,其中第七条规定:“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的最高限额为每人80万元人民币。”
      《海商法》于1993年7月1日起施行,本法第二百一十条海事人身伤亡的赔偿限额作出了规定。
      人损解释于2004年5月1日起实施,本法并未对人身损害赔偿限额作出规定。
      四、对我国现行关于人身伤亡赔偿限额的民事法律规范的规范效力的分析
      在司法实践中,有观点认为涉外规定关于涉外海上人身伤亡的赔偿限额的规定,由于与后颁布的海商法和人损解释相冲突而成为无效。其逻辑前提是默认涉外规定是法律规范、具有法律效力,可以将其作为审判的法律依据。笔者也认为,涉外规定关于海上人身伤亡赔偿限额的规定由于与后法存在冲突而应该被排除适用。但是,涉外规定的法律性质如何、应该作为何种效力性质的法律依据在具体案件中进行适用,则需要进一步的讨论。
      涉外规定,其全称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的具体规定试行》(法发【1992】16号)。最高人民法院在指导全国审判实践工作中经常根据需要在《最高人民法院公报》等官方媒体上发布文件,这些文件以“司法文件”作为类别,文件的文号与司法解释的“法释”字不同,常以“法”、“法发”、“法复”等形式出现。因此,涉外规定从性质上来说是最高人民法院针对海上涉外人上身伤亡损害赔偿案件的审理发布的指导性意见,与司法解释属于不同性质。
      人损解释,其全称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3]20号),它是最高人民法院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对涉外海上人身损害赔偿的案件中具体法律适用问题所作的一般规定,其性质是一般法的司法解释。对于涉外规定这类指导性意见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通常要求各级法院“执行”、“参照执行”、“遵照执行”。有些指导性意见对已施行的司法解释进行补充或者修改,有些虽未对司法解释作补充或修改,但在审判实际中起着司法解释的实质作用。综上所述,涉外规定作为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审理涉外海上人身损害案件的指导意见,人损解释作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二者应该属于同一法律位阶,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推荐访问:冲突 民事法律 法律 方法 研究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