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一沙一世界”] 一沙一世界

    时间:2020-03-14 07:17:3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坛城沙画是藏传佛教中一种最独特也最精致的宗教艺术,在其艺术表现时构图严谨、色彩丰富,具备一定的秩序感。本文就是通过秩序感在坛城沙画中的产生、表现和在其艺术中意义三个方面的探讨,来论述秩序感在坛城沙画艺术中的应用。
       【关键词】 秩序感;坛城沙画;宗教艺术
      
       坛城,梵文称“曼荼罗”, 藏语称“集阔”,有“中轮”、“轮圆”之意。它源于印度佛教密宗、系密宗本尊及眷属聚集的道场,是藏传佛教密宗修行时必须供奉的一种对象。坛城沙画,它就是在平台上或正方形织物上的圆形绘画,多数坛城是用七彩的沙子或岩石粉末、谷物这些非永久的材料用手捻撒而成,过程有严格的规定和细节要求,结构、位置、长度、名字等关键的地方绝不能搞错,一般都是由经过训练的僧人执行。整幅图画结构严谨,色彩丰富,借助沙粒这种富有层次感和厚重感的媒介,将宗教的意义表现得十分到位。
       贡布里希在《秩序感》一书中指出了决定图案样式的两个因素:一、人对秩序的追求;二、人对意义的追求。人对秩序的追求是人类心理特征使然,人对意义的追求则受历史惯性的影响,而历史惯性仍然通过秩序感对装饰风格进行制约。秩序感不仅是一种自然形态,也是一种规律和调理性,正如贡布里希所说:“有机体在为生存而进行的斗争中发展了一种秩序感,这不仅因为它们的环境在总体上是有序的,而且因为知觉活动需要一个框架,以作为从规则中划分偏差的参照。”解读坛城沙画的过程就是解读秩序感在坛城沙画艺术中应用的过程。
       一、秩序感在坛城沙画艺术中的产生
       坛城通俗地说,就是佛的家。据佛经记载,印度密教修法时,为防止外道"魔众"侵入,在修法处划定界线或修建土坛,并在上面设置诸佛像,表示诸佛聚集或轮圆具足。后来,修法时设置的坛和划定的界线被称为坛城或曼陀罗。坛城以立体或平面的方、圆几何形塑绘神像法器,形成一个结构非常的工整、对称,均衡,色彩丰富,表现诸神的坛场和宫殿,比喻佛教世界的结构。坛城就其平面可分为4种,即大坛城、三味野坛城、法坛城和羯磨坛城。大坛城以青、黄、赤、白、黑5种颜色,总集诸尊之坛城及其诸尊的形体,描绘诸尊。这5种颜色分别代表地、火、水、风、空;三味野坛城,不直接绘画诸尊的形象,而只是描绘诸尊的标识和手印,故以此直接诸尊的本誓念愿。
       秩序感遵循的是简单原理,所谓简单,指的是人在知觉中把周遭纷杂的世界条理化、规律化、稳定化。坛城绘画在其发挥它的宗教礼仪中,就是一个不断地条理化、规律化、稳定化的过程。从这里可以看出秩序感在坛城艺术的产生是水到渠成的,坛城艺术将世界纷繁地因缘归统,按照此信仰,世界上每一个事物都是根据一个坛城形象的原始结构而塑造成的,此结构人肉眼看不到。比如说西藏就是一个坛城形象,以拉萨为中心,雪山环绕四周。同样拉萨也是一个坛城,以大昭寺为中心。而大昭寺自己又是一个坛城,以主祭坛为中心。西藏的政治结构也是一个坛城,以达赖喇嘛为中心,其他活佛环绕四周。坛城是藏传佛教修炼者不可少的工具,它蕴涵着世界的所有原理。
       二、秩序感在坛城沙画艺术中的表现
       一般认为有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具有控制能力的人脑的产物,故它们与自然混杂状况形成了明显对比。秩序感在坛城沙画艺术中的体现可以分为多样与统一、对称与均衡、重复与渐变几组形式。
       1、对比与统一
       两种以上不同性质或不同分量的物体在同一空间或同一时间中出现时,就会呈现出视觉上的对比。坛城沙画中的对比非常强烈,体现在不同元素的差异上,坛城的中心是塑造的是一个主体形象,而发散的四周都是主体形象的一种附属,包括一些动植物图案、法器和各种宗教人物形象,有其各自的体征。
       统一与对比是一对对立统一体,在设计造型中要善于权衡两者的关系,坛城沙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体现在各个对立面的组织和协调。坛城沙画的构图形式就是在一个统一的前提下追求变化的效果,造成大千世界的形象。
       统一与对比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也是美学中一贯强调的“多样统一”的原则,在视觉上能呈现出协调、稳定的效果。
       2、对称与均衡
       对称是平衡最基本的形式,是指两个以上的单元形状,在一定秩序下向中心点、轴线或轴面构成的引射现象,正如坛城绘画是以一种形象为中心,附属形象围绕中心不断扩散的一个过程。对称在人的心里上会产生一种安定的、明快的、轻松的心里感受。格式塔心里学认为,视觉上的平衡感是人最基本的心里需求,认为对称是组织得最好,最有规律的一种完形。
       均衡在视觉艺术中主要是指左右两边虽然不同,但通过其他各种坛城沙画采用对称、均衡式的构图,从宗教本身的内涵来看,显得很庄重、森严。对称式构图是我国传统的一种表现方式,从建筑或平面图案角度来讲,它都遵循固有的法则;均衡能使整幅作品在严谨中体现活泼,传达一种现代的意味。对称与均衡的完美统一,能使纷繁的、不和谐的因素协调起来,给人一种视觉的高度审美。
       3、重复与渐变
       重复在视觉艺术中是以一个基本单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排列时可作方向、位置变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坛城沙画中各种装饰图案,例如,草纹、佛像及法器都是反复出现在画面中,相同单位的图形不断地出现,增加了画面的丰富性,同时也突出本身在艺术中的重要性,在坛城沙画中也有不同的图案以组合的方式重复出现。
       渐变是把基本形体按大小、方向、虚实、色彩等关系进行渐次变化排列的构成形式。在坛城沙画艺术中渐变的种类具体可分为形的大小、方向渐变、形状的渐变、疏密的渐变、虚实的渐变和色彩的渐变。他们不断地以渐变的方式置于沙画的表现形式中,让沙画的艺术表现性更突出,让纷繁的佛教世界更形象。
       三、秩序感在坛城沙画艺术中的意义
       坛城的轮廓与具体形象,在绘制之前就已经形成,制作者只是通过记忆与经过训练的双手,用色彩、图形填充、服务于一个事先的规定。制作者只是一个中间人,只是默写一种事先规定了东西,并且在其中获得对自我的教育。也许这种事先规定、并且帮助人精神成长的东西即传统,人们在接受这种事先规定的过程中,也被其考验意志、耐心和能力。坛城沙画虽然在其固有的形式法则下发展很多年,但是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坛城沙画的艺术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元化,它的发展在遵循佛教法度的前提下,自然秩序的发展也是循序渐进,即秩序感在其艺术中的不断的发展与演变使其艺术的表现形式不断的丰富。就拿几何样式的表现来说,秩序感,以其预测能力,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我们在时空中的位置、以及找出我们所要寻找和回避的东西。它被称为高等生物和人具有的“认知地图”,即是一套坐标系统,在此系统中可以把有意义的东西标示出来。几何形式便于认知、计算、测量和换取,这标准化所具有的内在优点可以被从事沙画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加以利用,成为一套高效的系统。
       秩序感在坛城沙画艺术中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是秩序感对人的适宜性。它表现在生理的适应和生物节奏的合拍上,表现在对条理性、规范性、简约性的适应中,也表现在对秩序与变异的适度性把握上。另一方面,是艺术创造的秩序感对人的调节作用。它表现在对人的多样需求的调节,表现在对各种实用目的的适应上。无论秩序还是变异,物极必反、过犹不及。在一定的条件卜,对二者的适度选择才是创造艺术秩序感的真义。艺术形式不能脱离具体条件的制约和要求,因此没有什么不变的定势。作为一种历史久远、并且是西藏独有的宗教艺术形式,在寺院中得到了很好传承的沙绘坛城,对它的保护与理解,在人们理解藏传佛教的奥义与藏族的艺术创造力等方面,无疑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把沙绘坛城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最重要的也许不是保存实物,而是保存一种对其精神含义的理解,毕竟沙绘坛城本身是不执着于实物的艺术。
      
       参考文献
      [1] 杜士英:《视觉传达设计原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2]贡布里希:《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网站:藏族唐卡网,www.省略
      [4]李立:《曼荼罗的文化学浅析》,民族艺术研究,2002

    推荐访问:世界 一沙一 “一沙一世界” 最强大脑一沙一世界 陈智强一沙一世界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