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校本课程课程目标 浅谈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

    时间:2020-02-27 07:16:2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课程目标是课程开发的灵魂,是课程设计的基础环节和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和 制约着课程内容、课程组织、教学实施等后继课程因素的设计和操作,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本文拟从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四个角度探讨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的设置。
      关键词:校本课程 课程目标
      
      “历史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历史教师在具体实施历史国家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学校学生需求的科学评估,根据学校的教育哲学或办学思想,采用选编、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等方式,并在校内实施、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与历史专业相关的活动。
      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管理体系。2005年江苏省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我们学校――吴江市中学,从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出发,开设了众多的校本课程,历史组承担了《影视中的历史》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教学任务。在《影视中的历史》开发与教学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感觉到课程目标是课程开发的灵魂,是课程设计的基础环节和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课程内容、课程组织、教学实施等后继课程因素的设计和操作,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经过两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建立了比较健全的课程目标体系,现结合《影视中历史》课程目标的有关内容,淡淡我们的认识和体会。
      
      一、校本课程,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
      
      个性是指在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点的总和,也是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是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需要。但长期以来,国家本位的课程开发更关注社会发展和学科知识体系,容易忽视学生的学习需要,尤其是个体学生的有差异的学习需求。校本课程开发所表达的是一种“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因此更重视个体学生的学习需要,所以我们认为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首先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认为可以从这样几方面着手: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允许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在上课之前,我们会通过多种途径告诉学生课程的内容,有兴趣的就来,没兴趣的可以选择其它的课程。
      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我们采取多种呈现的方式。我们可以播放一部电影、一集电视剧、甚至一部系列的记录片,也可以阅读、研讨一本电视剧的剧本。
      在教学组织的形式上,我们采取多种学习方式。有时采取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主动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倾听别人的观点:有时采取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评价的形式上,我们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可以写一篇小论文淡淡自己对某一观点的看法,也可以就某一问题,相互之间展开辩论,教师根据双方的观点、表现打分。
      总之,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尽量避免整齐划一的做法,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一、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应有利于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以往,中学历史教学的第一项任务就是传授历史知识,第二项任务是培养历史能力,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比较能力,很少提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当然,这样的状况与我们中学历史的教学现状密切相关,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所呈现给学生的是结论性的知识,考试的内容也是结论性的内容,这就让学生形成了教材的知识就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观点,即使有人怀疑、提出自己的见解,那也无济于事,因为考试的内容仍然是教材上的结论。长此以往,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必然会僵化,而僵化的思维是不会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养成比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比较能力的养成更重要、更有意义。在制定校本课程《影视中的历史》课程目标的时候,我们认为历史校本课程的实施应该、也可以弥补国家历史课程在这方面的不足,更应该去强调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主要从两方面着手:第一、结合我们所掌握的历史史实、所形成的历史观念,对影视作品中的具体情节进行批判,找出其不符合客观史实的故事情节、错误的历史观念。现在的影视作品,为了吸引观众,所呈现的故事情节绝大部分与真实的历史是有差别的。我们在组织学生观看影视作品的时候,有针对性地提醒学生注意思考、寻找哪些是真实的、符合客观事实的,哪些是与客观事实不符的,并且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组织学生观看《康熙王朝》的时候,很多学生认为整部电视剧只是一味地在歌颂康熙皇帝的丰功伟绩,却避而不谈他所实行的“文字狱”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造成中华民族在近代长期落后于西方,认为这部电视剧从情节上看不符合历史史实、从观念上看不符合正确的历史观点。第二、结合影视作品尤其是一些影响力很大的历史记录片中所呈现的历史史料、历史观点,对我们中学历史教材中的历史史实、历史观点进行批判。2006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大型历史记录片《大国崛起》,在民众中掀起了很大的反响。这部历史记录片收集了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采访了很多著名的历史学家,很多史料、很多观点与中学历史教材是不一样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比如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经过与我们中学历史教材所叙说的差别比较大,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批判,认为现在的中学历史教材很多观点确实已经证明是错误的但我们现在仍然在使用的,让学生从批判中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的能力,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
      
      二、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应有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在品德、才智、审美等方面的成长。它将改变以往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但在中学历史教学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在现有的教育评价体制之下,教师和学生往往是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很少重视或者说也不知去如何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果导致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少涉及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教育出来的学生也就不会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在历史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理应提出更高的要求,弥补在历史课堂中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方面的不 足。教师应进一步挖掘蕴藏在影视中的历史过程和历史知识中的巨大精神财富,采取有效手段,使其变成有效的教育资源。而且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的心理得到体验、情感得到震撼、内心作出选择、精神得到升华,尽量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地感受人类历史文化中的精神力量,不断塑造具有个性的崇高的、独立的精神家园,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五月八月》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在南京大屠杀中,很多小孩的父母被日本人杀了,他们都变成了孤儿,那种对生的向往、对父母的想念成了他们生存下去的勇气,他们聚集在江边对着天空的云齐声呼喊“爸爸、妈妈”,一遍又一遍,响彻云霄、催人泪下。看到这里,很多学生哭了,他们已经完全融入到具体的故事情节中去了,身心受到很大的震撼,感情显得非常的真挚。有一位学生写了这样一篇观后感《向天边的云说再见》,在文章中写到:这样的影片给了我心灵很大的震撼,我为那些孩子的命运所担忧,我恨杀死他们父母的日本人,但我更恨杀死那么多人的残酷战争,所以现在的和平我们更应该去珍惜。正是通过具体的故,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战争的残酷,避免形成狭隘的民族观、错误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也是在中学历史课堂中但凭教师的说教很难达到的效果,如果在校本历史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注意选择这样的影片,在教学的过程中强化这样的意识,就完全可以弥补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不足,达到这样的效果。
      
      三、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应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的专业化既指教师作为学科老师要拥有的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也指教育工作这个特殊职业所要求的专业精神、专业人格,当然也包括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主导者,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决定课程改革实施的效果,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教师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注重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考试,很少去研究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前沿知识也是知之甚少。长此以往,教育教学水平很难得到提高。
      校本课程的实施,既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也要求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
      作为授课教师,要了解自己学科的特点,并且关注学科的发展。现代教育已经越来越重视专业化人才。如果教师自己在专业知识上不能为学生树立榜样,学生的发展很可能就被禁锢了,因此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比如大型历史记录片《大国崛起》里很多历史资料、历史观点,对我们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可以了解、吸收当今史学领域很多前沿的研究成果,促进我们专业化发展。
      作为授课教师,我们也应该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倡导“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树立学生的本位意识、主体意识、个性意识;倡导教学不再是忠实传递和接受课程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倡导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目标的制定既应体现历史学科课程的特点,也应体现校本课程的特点。既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知识得到增长,能力得到提高,情感得到升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要让教师的专业得到发展、理念不断的更新,让教师和学生在校本课程的实践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也把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推向更高的台阶。

    推荐访问:浅谈 校本课程 课程目标 浅谈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 历史校本课程教案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