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如何加强小学生的说话训练】 小学生说话训练怎么写

    时间:2018-12-26 03:25:5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能用普通话交谈。能当众作有内空、有中心、有条理的发言。”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人们的生活、工作、社会交往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笔者在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教师要重视说话训练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祖国语言,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说话能力作为现代公民的重要技能,是学生参与社会交往的有力手段,教师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该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并进一步要求学生要“能用普通话交谈。能当众作有内容、有中心、有条理的发言。”由此可以看得出,小学生说话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一是要做到有效表达,即口头表达应做到有内容、有中心、有条理;二是要口齿清楚,让人听得明白;三是要提高交际能力,即要学会倾听别人的说话、能准确无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能和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四是要有良好的说话习惯,良好的说话习惯有助于提高语言的有效性、针对性。可以说,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但是长久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结果,语文教学多注重于读写,不太注意说话能力的训练,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不到提高。因此,语文教师要深入学习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把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懂得提高说话能力的重要性。通过说话训练,让学生学到口语知识和说话的技巧,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营造宽松环境,激发说话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如果对学习内容发生兴趣,学生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起学习热情。学生对说话练习有了兴趣,学生就能把心理活动集中到说话练习上来,从而很顺利地通过语言把感兴趣的事情表达出来。因此,在小学生的说话训练中,教师要注意诱发起学生的说话兴趣。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要注意营造宽松的环境,形成一个团结、友爱、活泼、有趣的班集体。要热爱班集体中的每一位成员,与他们多交流拉近距离。使小学生感到老师可敬、同学可亲,自然也就消除了说话紧张的心理,养成敢于说话的品格;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使他们大胆地说出心中想说的说。其次,要注意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语文老师应利用语文内容的丰富性,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为学生说话练习创设一种自然宽松的氛围,尽量避免“审问式”教学,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如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表现、喜欢游戏、喜欢趣味性强的东西的特点,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创设适当的说话情境,激发学生的说话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采用游戏、活动、讲故事比赛等学生比较喜欢的方式来教学。既减轻了学生心理负担,又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另外,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并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能力设计话题,因材施教,使好、中、差的学生都有话可说。对于有一点进步的学生要加以肯定,要鼓励表扬,使他尝到说话的“甜头”,对说话不好的学生要耐心引导。长此以往,小学生们自然养成了乐于说话的品格,学生的说话能力自然也会不断地提高。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
      
      说是人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在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课堂上虽知道题目的正确答案,却因胆小而不敢说;有的学生想说却是东一句、西一句,没有条理;有的学生则是断断续续,前言不搭后语;有的学生则是重复罗嗦,老是反反复复说着同一句话;而有的学生说话则是漫无目的,不能完整地表达自己想要说的东西。诸如此类,都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造成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说话习惯呢?首先,养成敢于说话的习惯。有的人即使会说、想说,但却不敢说。为此,教师要注意为那些不敢说话的学生创造机会,多鼓励这些学生站起来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他们在每次小小的尝试中感受“说话”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为鼓励学生敢于说话,说话训练过程中要允许学生修正。这样做,既消除了学生说话时的紧张心理,又激发了学生敢说并想说的愿望。其次,学生有条理有中心地说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设计一些说话的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按一定的顺序从不同的角度有重点、有目的地讲述出来,进行说话练习,来提高学生表达的条理性。三是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 先想后说能促使学生说清楚,说得完整。“想”是“说”的前提。想得清,才说得顺。教学活动中,笔者努力培养学生先想后说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克服了信口开河、不着边际等不良习惯。四是要要注提高说话的感染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词汇和句式,学习一些修辞手法,在说话时加以运用,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说话不仅要说得明白,而且要说得生动形象有趣,说得更准确,从而提高说话的有效性。
      总之,良好的说话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乐于说话,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完美地表达出来,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要积极地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因材施教,激发兴趣,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说话训练,使学生把学到的语文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语言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地发展。

    推荐访问:小学生 说话 训练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