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1-07-18 04:00:4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根据《2011年美术课标》的实施建议,强调“新课改不仅是对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提出要“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明确‘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指导思想”。这就要求教师要探究适合学生年龄水平和美术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而“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是一种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改变之间传统的旧的教学方法,改用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方法。笔者通过观察美术优质课,发现此教学方法已经在美术课堂中应用,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任务驱动;美术课标;建构主义;合作探究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内涵
      1.定义:在教学中,教师以通过创设一种能够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基础,设定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教学任务,通过小组协作活动。最终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完成学习任务。
      2.特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主要特征,顾名思义是在整个教学中,以“任务”贯穿始终。其基本特征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
      (1)以任务为主线
      在教学过程中,任务成为课堂的主线,教学以任务的提出而开始,最终以任务的交流评价结束。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紧紧围绕着任务,进行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最终完成教学内容。
      (2)以教师为主导
      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权威,而是成为教学任务的设定者和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体现在:任务设定前的情境的创设者;任务的设计者;任务分析评价的指导者以及教学的督导者。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地进行建构的过程。学生能够根据之前的自我认知结构有效的知觉外在的信息,以此建构其意义学习。此理论认为较为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以下四个部分:情境、相互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情境是指对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创设的与真实生活情境相类似的情境,通过在这种特有的学习情境中,产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建构主义提倡开展协作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也能形成对个体差异上的互补。会话也就是在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也包括学生与外部环境的交流,通过交流互动能打破学生思维局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故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相关理念正是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衍生出来的。
      (二)学习动机理论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主动进行相关学习活动,也可以是维持已经发生的学习行为,并使这种学习活动朝着既成的学习目标最終形成一种内在的动力。它可以分为内在和外在两个层面。而有效的教学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帮助学生强化自己的学习行为。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充分考虑到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通过以情境的创设以及任务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起加强学生的内在动机目的。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一)分析学习目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充分研究美术教材,认识到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明确教学目标。
      (二)有创意的设置一种教学情境,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的现实生活,创设一种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并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感觉到本次课所做的事情能够帮助解决设定情境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学生获取任务,引导学生分析探究任务 学生获取教师分配的任务,以小组为单位领取任务单,任务单上明确列举每组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小组分红合作。
      (四)学生分小组共同协作完成教师所分配的任务,再由小组长分配每个组员小任务,全组分工合作,最终能完成任务。
      (五)多元化评价。集中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先进行自评,即介绍自己的作品,交流自己创作时的制作方法极其想法,并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再进行学生之间相互的评价,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欣赏,进行点评他组的作品。最后,教师选择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实施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应用案例分析
      下面就以东营市中小学的美术项目户主题课程的其中课例——《芦苇飞雪—芦苇制品变变变》为例,分析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美术课中的具体运用。
      1.设计思想
      该课程的主题是符合该学生的生活环境主题,即家乡之美,运用到的美术材料为处在他们家乡黄河三角洲的芦苇。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对事物的一定的观察力。所以,这就要求教师需要用更生动、直观的教学形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此课中利用设定的问题情境,是学生移情从而产生兴趣,设置合适的教学任务,以小組分工合作的形式完成教学目标。
      2.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出任务
      该教师通过播放视频,使学生感受和了解生活中常见芦苇之美。教师给学生展示自己姥姥亲手编制的芦苇制品,抒发对姥姥的敬爱之情。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随后抛出问题,即姥姥想要改造芦苇制品,需要学生的帮助,装饰自己的客厅。教室利用教室墙面布置成姥姥客厅墙。抛出任务:“帮教师改造姥姥编制的芦苇制品—芦苇变变变”。
      (2)小组合作研究任务
      教师把班级学生分为四个组分别是:彩泥、彩卡纸、色彩、综合材料装饰组。根据小组分配研究任务。提出任务要求为:每个组分派一项任务即完成一件作品,研究内容分配由抽签方式决定,然后由组长安排记录员、汇报员。每个小组发放任务单。任务单上表明了学生需要通过小组探究教研究出来的任务内容,并填写在任务单上。教师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并进行巡回指导,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3)分组协作完成任务。各小组在完成作品后,小组派为代表分别介绍作品及向其它学生解释任务单上需要解决的任务,一个学生汇报,一个学生展示。
      (4)作品展示,师生相互评价以及学习效果评价。教师让其它小组成员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讲明原因,并让作者讲解制作方法及创意,教师讲解每组材料的使用方法及操作要点补充。最后让学生上台在喜欢的作品旁放置一根芦苇,最后芦苇获得最多者可把作品挂置在姥姥家的墙面上最终完成任务。
      五、教学效果分析
      1.从学生方面说,此教学法的应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促进学生的内在动机。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锻炼了他们的分析问题、独立探索、合作互助以及分工配合的能力。
      2.从教师方面来说,此教学方法是基于“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方法,它比较符合现代教学观的趋势,把转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合作学习,很好的为美术课堂营造了一种活跃、自由的氛围。
      总之,任务驱动教学法更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多方面能力,美术学科更注重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思维想象能力的培养,从这方面看,任务驱动教学法适合小学美术课堂的运用。但是未来还需继续研究此教学法在美术课堂实际应用存在的问题,例如对设置任务的难易程度的把握、有没有合理的创设问题情境、怎样协调小组的分工情况等还值得去思考。
      参考文献:
      [1]欧阳芬.多元智能与建构主义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6-97
      [3] 孔宪.遂概念整合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的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09(1)。
      [3]陈芳.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设计与误区[J],教学与管理,2009(6)。
      作者简介:李华,女,汉族,籍贯河南省洛阳市,现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6级学科教学(美术)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

    推荐访问:教学法 浅谈 美术 驱动 教学中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