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新要求

    时间:2021-07-14 20:05:4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中学数学教师应作好角色转变的准备,适应改革的大潮,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转变旧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使自己尽快走进新课程。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新要求 教育思想 激发 创新
      
      当今时代,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日新月异,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人的知识和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才能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真正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并为高一级学校培养人才奠定基础。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新形势下的要求。
      一、转变教育思想
      不同的教育思想产生不同的教育。传统的数学教学的特点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单向平面地讲授教科书的活动。“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是这种传授活动的金科玉律。在这种理念下,教师崇尚钻研教材,视处理好教材、教好教材为教学艺术,这种预先设计好的教学目标往往超越教学过程本身,脱离学生的现实。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特点具有开放性、创造性、不确定性。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解放自己的思想,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由数学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向课程决策者转变,创造性地开发数学教学资源。大胆地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教学方法,多给学生发挥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探索数学规律、自己去推论数学结论。要善于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结论的探究过程,给他们讲得应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尽量多的知识。学生自己能够自主解决的,教师决不和盘托出。
      因此,教师的角色要从“主宰”变为“主导”,从“知识的传播者”转为“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促进者”,而学生应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到“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对话、交流、探索实践中获取知识和能力。
      二、激发兴趣,改进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兴趣、个性化因素及心理发展规律。新课程则重视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人格的塑造,突出对思想品德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因此,通过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数学或数学中的生活,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数学的生活化。
      “学启于思,思启于问。”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求知欲,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由“爱学”到“学会”,再到“会学”,最终掌握数学学习的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
      三、倡导多种学习方式,鼓励创新思维
      教师应该营造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创新思维,让学生大胆地展现自己独特的个性,使学生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真正做到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学习中探究,使学生自主、和谐、全面地发展,使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同时,追求创新的价值,得到创新思维的锻炼。
      四、创设开放性问题,提高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性思维是指人们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朝各种可能的方向发散,求得多种合乎条件的答案的思维活动方式。课改教材中的案例、习题虽具有典型性、示范性,但案例、习题由于作为新知识的应用,学生解答时往往只与本节的知识有关,学生也习惯与本节知识挂钩,而且思考方法比较单一,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全面展开,不能有效发挥案例、习题的功能。而开放性问题在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上,不追求大统一,不设计标准答案,不轻率地否定学生的探索,积极鼓励学生向书本挑战,向传统挑战,鼓励学生多视角、多层面的探索和研究问题,寻求不同答案,即鼓励学生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发散思维。所以通过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打开了学生开放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又有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让课改中的数学教学真正地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中学数学教师应作好角色转变的准备,这样才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郑毓信,《数学课程改革比较与思考:比较与思考》[J],《中学数学》,2003.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北京教育学院编,《中学数学教学手册》,北京教育出版社,1990
      [4] 柳迪,《高中新课程“数学史选讲”的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7
      [5] 严虹,《面向中学的高师《数学史》课程建设与教学设计案例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
      [6] 《实践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断想》,《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7年Z1期

    推荐访问:高中数学 新课程改革 教师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