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浅谈抗日战争与中日关系史研究

    时间:2021-06-28 04:01:1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全民族的民族解放战争。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最野蛮的罪行。抗日战争,是世界反侵略战争史上的壮举,中华民族参加抗战的人数、族别、战场、作战方式之多,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中国各族人民的殊死搏斗,对日本法西斯的灭亡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中国各族人民为维护世界和平、取得抗战胜利、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立下了不朽业绩。就其战争挑起原因、抗战胜利以来中日关系的新发展、未来关系展望以及今后外交工作中的经验等方面对抗日战争进行研究。
      关键词:抗日战争;中日关系;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K26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33-0152-03
      
      一、抗日战争发生的原因
      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明治维新后,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掠夺资源和倾销商品,对华发动了一系列战争。
      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占我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中国共产党立即发表抗日宣言,号召“发动群众斗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为了侵华战争的进一步扩大,企图以上海作为进攻中国内地基点,1932年。日本在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妄图在短期内将中国灭亡。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上海各界和全国人民,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和限制,掀起了支援抗日军队十九路军的爱国运动。随着日本侵华的野心日益膨胀,1935年又发动华北事变,1935年8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团结一切愿意参加抗日救国事业的各党派、各团体组成抗日联军和国防政府。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提出“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1936年9月1日,中国共产党确定改“抗日反蒋”为“逼蒋抗日”的总方针,把民族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推动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
      直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发生,日本帝国主义公然发动了企图侵吞全中国侵华战争,至此日本帝国主义全面的侵华战争开始。同时也是全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在民族危难的紧要关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发动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1937年8月25日,中国共产党满腔热忱的向中国国民党、全国各民主党派、全国人民、各界各军,提出战胜日寇的十大救国纲领。中国共产党人从大局出发,号召全民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对国民党作出了让步与牺牲,经过共产党人的艰苦努力,最终达成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想要灭亡中国,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法西斯野心也在不断的膨胀,不仅想亡中国,而且想把中国作它施展野心的基地,向南向北不断的进行侵略扩张。日本之所以敢欺负中国,原因在于当时中国的民众无组织的状态。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宣传下,全国各族人民觉醒了,纷纷拿起武器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在气势汹汹的日本法西斯面前,当时国内有亡国论和速胜论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亡国论者看敌人如神物,看自己如草芥,速胜论者看敌人如草芥,看自己如神物。”毛泽东说,这些都是错误的,“我们的意见相反,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1]481。
      毛泽东早在1936年7月16日同美国记者斯诺先生的谈话中,就已经一般地估计了中日战争的形势,并提出了争取胜利的各种方针。其中提到:“在什么条件下,中国能战胜并消灭日本帝国主义的实力呢?要有三个条件:第一是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二是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三是日本国内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就中国人民的立场来说,三个条件下,中国人民的大联合是主要的[1]411。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卓识远见和正确政策引领下,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始终没有分裂,这就保证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抗日战争不但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毛泽东语),而且是“近代中国反对外敌人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2]
      二、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抗日战争的硝烟已经消逝65年了,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是,战后六十多年以来,世界局部利益冲突不断,战争此起彼伏,世界还没有太平。回顾抗日战争及六十多年来的历史,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根源仍旧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这两个根源的赢下下,恐怖主义、宗教极端势力不时的兴风作浪。六十多年来的历史,足已证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之处,它光荣、正确的领导。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维护祖国统一和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全国各族人民需要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为实现党制定的各项任务和宏伟目标努力奋斗。
      自古以来,有着华夏民族维护祖国统一的优良传统。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时间,由于中国没有先进政党的领导,中国人民数次的反抗侵略斗争都以失败告终。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斗争的目标,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找到了革命胜利的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凝聚成不可战胜的力量,打破了外国人眼中“一盘散沙”和“东亚病夫”的形象。也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粉碎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不仅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同时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在西方反华势力的纵使下发动了内战,使中国走向黑暗。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人民解放军依靠各族人民群众历时三年多,彻底的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起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至此,全国各族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受压迫受奴役的时代结束了。而我们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时候,更应该纪念在抗战中牺牲的人民,这些死难者,才是我们更应该纪念的人[3]。
      如今,在中国大地上实现无数仁人志士渴望的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的愿望了。这一切,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到现在努力的结果,我们党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武装起来的,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富有创造精神的党;是密切联系群众,为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奋斗并做出最大牺牲的党;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经得起胜利和挫折、高潮和低潮、顺境和逆境的考验,任何敌人和困难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党。经历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4]。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正义的战争就是抗日战争。六十多年前,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族的威胁;六十多年后,中华民族重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这一切才得以实现。维护国家的安定统一,增强民族的和平团结,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目前全国各族人民的职责和使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已经过去的六十多年后,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各项任务路线方针政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奋勇向前。
      三、战后中日关系发展
      1.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对中日关系发展的影响
      1)世界经济格局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当今经济形式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全球化,它不仅改变着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格局,还影响着国际关系发展走向。经济全球化并不是简单的生产资料在全世界范围的重组,还包括了资本的国际流动和贸易的自由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国家或地区必然要在某种约定的前提下建立起不同程度的双边或多边关系,从而使全球及区域经济组织相互融合、相互交织。经济一体化也导致了国际秩序的明显改变,经济的全球化打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垄断地位,遏制了经济发展的不规律作用。全球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对于国家实力的排序也产生了较大的移位。以往的国际事务被极少数国家操纵和垄断,在现今已经不复存在了,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也使许多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发生了改变。诸如中国和日本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都在随着国际局势的改变而发生着变化,而中日关系也随着国际经济的变化而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在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下,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旧的国际秩序也在不断的调整变化,这就为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多元化奠定了基础。如今,国际社会解决问题的办法已经不是单一的依靠军事威胁,最主要的方式是经济手段,经济发展水平才是体现一個国家综合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经济领域的合作被世界各国放在国家交际的首位,因此经济意识形态较政治因素是更能影响国家间关系的重要因素。战后的中日关系也是建立在经济合作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

    推荐访问:抗日战争 中日关系 浅谈 史研究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