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大比丘三千威仪_从词汇角度看《大比丘三千威仪》的翻译年代

    时间:2020-03-25 07:40:4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关键词:《大比丘三千威仪》;佛经;佛经译名;《大正新修大藏经》;东汉;两晋   摘要:《大比丘三千威仪》,旧题“后汉安世高译”,一些学者也把它当作东汉语料来使用,颇值得商榷。从词汇角度考察,《大比丘三千威仪》中“阿闭梨”、“布萨”、“楗椎”、“檀越”、“维那”等佛经译名以及“橙”、“抖擞”、“猛利”、“某甲”、“爬”、“绳床”、“食堂”、“下”、“执作”等普通词语最早见于两晋时译经,未见于东汉三国可靠译经,而部分普通词亦始见于晋代(或者更晚)中土文献,可见该经中明显存在着具有两晋时代特色的词汇,因而这部经书不可能是东汉译经,其翻译年代不会早于西晋甚至是东晋。
      中图分类号:H159;K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474(2011)05―0025―05
      
      《大比丘三千威仪》,又称《大比丘三千威仪经》、《大比丘威仪经》等,今存2卷。《大正新修大藏经》收在第24册律部,题署“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宋、元、明本及宫本题作“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僧�云:失译人名”。而圣本未题译者。有一些学者也把该经作为东汉文献来使用。
      此经最早为梁僧祜的《出三藏记集》卷4所著录,归入《新集续撰失译杂经录》第一,题《大比丘威仪经》2卷。隋法经等撰《众经目录》卷5《大乘昆尼藏录第三・众律失译三》著录《大比丘威仪经》2卷。隋彦琮撰《众经目录》、唐静泰撰《众经目录》各著录《大比丘威仪经》2卷,均未题译者。唐道宣撰《大唐内典录》卷9《历代众经举要转读录・小乘律》著录《大比丘三千威仪》2卷,题作“失译人名”。唐智升《开元释教录》开始把《大比丘三千威仪》的译者定为安世高,卷13《有译有本录中声闻三藏录第二》收录《大比丘三千威仪经》2卷,题作“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从经录记载来看,较早的经录《出三藏记集》及多数隋唐经录题署“失译经”或不署译者,至《开元释教录》方署“后汉安世高译”。因此,这部佛经是否安世高所译,颇值得怀疑。但从《出三藏记集》已收录来看,其翻译年代应当在梁代以前。吕潋《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也认为《开元释教录》定《大比丘三千威仪》的译者为安世高有误,这是从佛经著录的角度所做的判断。
      我们从词汇史的角度考察,也认为《大比丘三千威仪》不像是汉人翻译的佛经,把它当作东汉安世高翻译的佛经是有问题的,该经的翻译年代可能不早于东晋。
      
      一、佛经译名
      
      方一新、高列过指出:“考察佛经名词的异译,是考辨可疑佛经翻译年代的方法之一。”从佛经译名的使用情况看,《大比丘三千威仪》与晋时译经更相似。
      
      [阿�梨]
      二者不得向佛塔亦莫背,三者不得向和上、阿闭梨诸师亦莫背。(《大比丘三千威仪》卷1,24/915b)
      新至比丘,欲到贤者所自归持作依止阿�梨。(《大比丘三千威仪》卷2,24/920a)
      《大比丘三千威仪》“阿�梨”共24见。明本均作“阿�黎”。“阿�梨”,梵文acarya的音译,意译为“轨范师”,他可矫正弟子的行为,为其轨则模范,是高僧的敬称。据目前考证,该词较早见于东晋译经,且使用频繁。《别译杂阿含经》15见,如卷5:“若正理供养父母,是阿�梨即在其家。”(2/404a)《摩诃僧祗律》372见,如卷17:“问言:‘汝是谁?’答言:‘阿�梨,我是罗喉罗’。”(22/365b)《四分律》168见,如卷37:“随所同和尚阿�梨,随亲厚同意移异处。”(22/837b)《十诵律》141见,如卷22:“如是小比丘,辞和尚阿�梨欲游行。”(23/159b)南北朝亦沿用,如《贤愚经》卷5:“我今不舍佛法众僧,不舍和上阿�梨,亦不舍戒。”(4/381b)
      
      [布萨]
      九者,不知布萨羯磨。布萨者,秦言净住义言长养比丘和合,若作百一羯磨,而不知和合。是名不知布萨。(《大比丘三千威仪》卷1,24/913b)
      布萨时入众有五事:一者不得着靼�入众……五者不得着屐入众。(《大比丘三千威仪》卷2,24/925b)
      《大比丘三千威仪》“布萨”7见。“布萨”,梵文Upavasatha的音译,是一种佛教仪式。每半月集众僧说戒经,使比丘住于净戒中,能长养善法,又在家之法,于六斋日持八戒而增长善法,称为布萨。据目前考察,该词尚未见于东汉三国西晋时期可靠译经,最早见于东晋译经,且习见。例如《别译杂阿含经》卷5:“若人心真净,具戒常布萨。”(2/408c)《摩诃僧祗律》311见,如卷4:“尔时世尊月十五日坐于僧中,前后围绕,欲作布萨。”(22/254b)《四分律》101见,如卷35:“尔时有住处,布萨日大众集,而说戒堂小,不相容受。”(22/818c)《十诵律》502见,如卷22:“十五日布萨时,独处坐禅。”(23/158a)
      
      [楗椎]
      挝楗椎时,当先视早晚。(《大比丘三千威仪》卷2,24/924b)
      闻楗椎声,即当着袈裟,出户如法。(《大比丘三千威仪》卷2,24/924c)
      《大比丘三千威仪》中“楗椎”共11见。楗椎,梵文Ginjakasatha的略译,意为“声鸣”,指寺院中的木鱼、钟、磬之类。《一切经音义》卷52“楗椎”条:“楗椎,打木也。梵言:‘楗椎’。”据目前考察,“楗椎”未见于东汉三国可靠译经,最早见于西晋译经,且非常少见。《佛说文殊师利现宝藏经》2见,如卷1:“佛告阿难:‘汝挝楗椎,聚比丘众’。”(14/458c)东晋时期译经习见。《增壹阿含经》7见,如卷24:“汝今于露地速击楗椎。”(2/676c)《大庄严论经》卷15:“我今自打楗椎。”(4/342b)《十诵律》7见,如卷58:“诸鸟来破腹出肠,钱堕地,时众僧即打楗椎。”(23/432a)《萨婆多昆尼昆婆沙》14见,如卷5:“若取自恣,腊时食面门,腊时应打楗椎。”(23/534c)
      
      [檀越]
      不得数顾视檀越家妇女。(《大比丘三千威仪》卷1,24/916b)
      若上座为檀越说经,当正坐听。(《大比丘三千威仪》卷2,24/921b)
      “檀越”,梵语donapati的音译,即施主。《大比丘三千威仪》共17见。据初步查考,“檀越”未见于东汉三国可靠译经,始见于西晋译经,但不多见。《法句譬喻经》4见,如卷1:“即至檀越家,从之借斧。”(4/577b)至东晋习见。《摩诃僧祗律》258见,如卷5:“若比丘至檀越家时,女人抱小儿,着比丘膝上。不犯。”(22/267b)《四分律》259见,如卷25:“某处某甲檀越,日给比丘尼人各五枚蒜,可往迎取。”(22/736c)
      
      [维那]
      营事维那,饭时于堂中当行二十五德。(《大比丘三千威仪》卷2,24/922b)
      “维那”,是佛寺中一种僧职,负责管理僧众事务,位次于上座、寺主。维,纲维,统理之义;那,是梵 文karma-dana(音译“羯磨陀那”)的略译,意译“授事”,即以诸杂事指授于人。据目前查考,该词未见于东汉三国西晋时期译经,最早见于东晋译经。《摩诃僧祗律》8见,如卷35:“若欲舍后泥作及作余事者,当使园民若沙弥维那守门。”(22/507c)《十诵律》8见,如卷34:“作维那比丘,应知时限,知唱时,知打楗椎。”(23/250c)《大智度论》5见,如卷91:“有一客僧来,维那处分,令住此空房”(25/705a)。南北朝沿用。《杂宝藏经》9见,如卷4:“彼山僧法,人有施者,维那僧前立为睨愿。”(4/467c)
      
      二、普通词语
      
      考察译经中一般词语的时代性,对研究译经的翻译年代也具有参考价值。我们对《大比丘三千威仪》中的部分普通词语在其他译经和中土文献中的使用情况做了初步考察,以期为判定该经的译出年代提供更多证据。
      
      [橙]
      教人澡案一切餐具有五事:一者皆当三易水使净;二者拭使净;三者布案使相去二尺;四者皆当案正下橙令坚;五者不得令污比丘僧衣。(《大比丘三千威仪》卷2,24/923a)
      宋、元、明本及宫本作“凳”。据查考,“橙”(凳)的最早用例见于东晋译经,且习见。《中阿含经》2见,如卷48:“若彼乞食有前还者,便敷床汲水,出洗足器,安洗足橙及拭脚巾、水瓶、澡罐。”(1/729c)《四分律》卷39:“若担辇肩痛,听安枕荐。若患脚寄痛,听作橙安枕荐。”(22/848c)《十诵律》7见,如卷37:“佛言:‘听浴室安橙。’优波离问佛:‘用何物作橙?’”(23/270b)宋、元、明本作“凳”。中土文献则如《晋书・王献之传》:“魏时陵云殿榜未题,而匠者误钉之,不可下,乃使韦仲将悬橙书之。”从以上用例可以看出,“橙”不是坐具,而是主要用来蹬踏的木制家具。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二》曰:“床凳之凳,晋已有此器。”“床凳”即床前蹋具。
      
      [抖擞]
      一者起下床,不得使床有声;二者着履先当抖擞。(《大比丘三千威仪》卷1,24/915a)
      取袈裟着时有五事:一者手搔身,不得便着,当更澡手;……四者以下持袈裟,当先抖擞之,乃中着;五者不得从前掉着臂上。(《大比丘三千威仪》卷1,24/915b)
      “抖擞”,即抖,抖动。宋、元、宫三本均作“斗擞”,又写作“斗薮”。该词已见于《方言》卷六:“铺颁,索也。东齐曰铺颁,犹秦晋言抖薮也。”郭璞注:“谓斗薮,举索物也。”戴震疏证:“薮,亦作‘擞’。”可见这里的“斗薮”是一个方言词,义为“搜寻、寻找”。东晋以前中土文献仅此1见。表“振动、抖动”义的“抖擞”较早见于东晋时期译经,且使用频繁。如《别译杂阿含经》卷1:“大象人池时,以鼻拔藕根,抖擞洗去泥,然后方食之。”(2/381a)圣本作“斗薮”。《摩诃僧祗律》20见,如卷16:“若行饭时,抖擞器饭进空中来。”(22/357c)《四分律》32见,如卷49:“取卧具枕毡被净抖擞,敷着绳床上。”(22/931b)《十诵律》16见,如卷5:“架上取衣,舒晒抖擞,卷牒着衣囊中系举。”(23/31b)中土文献则晚见于《齐民要术・胡麻》:“候口开,乘车诣田斗薮。”又《作豉法》:“急斗擞筐,令极净,水清乃止。”
      
      [猛利]
      上出家者,根心猛利。次应舍结使缠缚。舍结使缠缚者,要得禅定慧力。得禅定慧力,心得解脱。(《大比丘三千威仪》卷1,24/913a)
      “猛利”,即坚强,坚定。据目前查考,该词最早见于东晋时期译经,且多见。如《长阿含经》卷1:“今此众生尘垢微薄,诸根猛利,有恭敬心,易可开化。”(1/8b)《别译杂阿含经》卷1:“信心甚猛利,发意求出家。”(2/378c)《大方广佛华严经》21见,如卷25:“诸根转猛利,破诸外道见。”(9/557c)《大智度论》4见,如卷55:“阿难烦恼未尽,故智慧力钝,然信力猛利故。”(25/450b)南北朝沿用,但用例不多。《菩萨善戒经》卷1:“菩萨摩诃萨本性猛利,缘觉性中声闻性钝,是名根胜。”(30/963a)唐代译经用例俯拾即是,例不烦举。中土文献中“猛利”晚见于《齐民要术》,如卷六“养牛、马、驴、骡第五十六”:“目大则心大,心大则猛利不惊,目四满则朝暮健”。
      
      [某甲]
      受某甲为弟子,当与某甲共止作弟子,当依某甲与共居,为某甲弟子。(《大比丘三千威仪》卷2,24/920a)
      “某甲”,代词,用于虚设、失名或避讳时,犹言“某”。该词未见于东汉三国西晋时期可靠译经,始见于东晋译经,且使用频繁。《增壹阿含经》4见,如卷43:“任使某甲比丘住者,各共忍之。”(2/783e)《摩诃僧祗律》626见,如卷3:“某甲比丘无常若般涅盘。”(22/249a)《十诵律》763见,如卷52:“汝知某甲居士有重物不?”(23/380a)东晋以前译经都用“某”,如《阿�佛国经》卷1:“我当布施与某,不布施与某。”(11/752e)《大明度经》卷3:“我当到某处有所问讯。”(8/491a)该词亦始见于六朝时期中土文献。如《齐民要术・造神麴并酒》:“主人某甲,谨以七月上辰,造作麦麴数千百饼。”
      
      [爬]
      阴起有十事,五事有罪,五事无罪。……无罪:一者谓卧膑申,二者常习,三者卧频申,四者体有疮手爬近,五者欲行小便,逼捉不得,阴起。无罪。(《大比丘三千威仪》卷2,24/925e)
      “爬”,《大正新修大藏经》作“把”,误。宋、元、明三本均作“爬”。《广韵・麻韵》:“爬,搔也。”“爬”,有搔、挠义。据目前查考,该词未见于东汉三国西晋译经,最早见于东晋时期译经。如《四分律》卷51:“我当自以爪爬身面破已。”(22/945c)《兜调经》卷1:“狗即以口指床右足,下以前两足爬地示之。谷即掘骡所爬地,得珍宝琦物甚众多。”(1/887c)南北朝沿用。如《杂宝藏经》卷8:“欲如疥疮,而向于火,爬之转剧。”(4/486e)该词亦始见于晋代中土文献。如《神仙传・王远》:“蔡经中心私言:‘若背大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也。’”《艺文类聚》卷九十一引晋傅玄《斗鸡赋》:“或踯躅踟蹰,或蹀蹑容与,或爬地俯仰,或抚翼未举。”
      
      [绳床]
      随时者,谓四时。安床者,谓绳床。软座者,谓毛坐。闲处者,谓山中树下。(《大比丘三千威仪》卷1,24/917b)
      “绳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以板为之,并用绳穿织而成。据《南海寄归内法传》:“西方僧众将食之时,必须人人净洗手足,各各别踞小床。高可七寸,方才一尺,藤绳织内,脚圆且轻,卑幼之流小拈随事。”可见“绳床”最初为西域僧人坐具。据初步查考,“绳床”一词未见于东汉三国可靠译经,最早见于西晋译经,但少见。如《法句譬喻经》卷3:“罗云欢喜,趣前礼佛。安施绳床,摄受震越。”(4/599e)东晋时期译经使用频繁。《众经撰 杂譬喻》卷1:“沙弥瞰之大香甚美,便作方便入师绳床下,两手捉绳床脚,至时与绳床俱人龙宫。”(4/533e)《四分律》“绳床”106见,如卷52:“相降三岁,听共坐木床;相降二岁,听共坐小绳床。”(22/956b)《十诵律》50见,如卷39:“诸比丘露地敷绳床,结跏趺坐禅。”(23/280b)
      
      [食堂]
      八者不得持入上座室中。九者不得持入食堂中若僧前。(《大比丘三千威仪》卷1,24/916b)
      “食堂”,旧时会食之所。据目前查考,该词未见于东汉三国西晋文献,最早见于东晋时期译经,且使用频繁。《中阿含经》2见,如卷48:“扫洒食堂,粪除净已。”(1/72%)《出曜经》卷7:“或起讲堂,冬温夏凉;或作食堂,修治补缺”(4/645c)《摩诃僧祗律》7见,如卷30:“我先已曾与僧作房舍、讲堂、温室、食堂。”(22/474e)《四分律》9见,如卷41:“时比丘著僧覆身衣,至温室食堂中,羹饭污泥,烟熏坌尘。”(22/864b)另如《高僧法显传》卷1:“三千僧共楗槌食,入食堂时,威仪齐肃,次第而坐。”(51/857b)
      
      [下]
      当复知十二时楗椎。常会时,先从小起,稍至大,大下击二十。稍小二十一下。小小十下,复大三下。旦食大下八。昼食一通,投盘亦一通。会沙弥三下,优婆塞三下,无常者随视时。县官水火盗贼亦随时。呼私儿一下,持一通……(《大比丘三千威仪》卷2,24/923b)
      “下”的动量词用法是在中古时期出现的,中土文献用例出现较早,汉代就已经多见。例如《汉书・王莽传下》:“九月甲申,莽立载行视,亲举筑三下。”《居延汉简》:“初敢言,候击敞数十下,胁痛不耐言。”后世中土文献沿用,如《抱朴子内篇・仙药》:“斫刺不入,打之如皮囊,以铁锤锻其头数十下乃死。”《搜神记》卷11:“常宿于他舍,值雷风,频梦虎啮其足,农呼妻相出于庭,叩头三下。”
      相较而言,动量词“下”在译经中的使用年代要晚很多。我们全面查检了《大正新修大藏经》,“下”用作动量词东汉三国译经未见,至东晋时期开始出现,且习见。《大庄严论经》4见,如卷6:“我于今日遇善知识,以杖打我三下,唯有少许命在不绝。”(4/292b)《摩诃僧祗律》2见,如卷9:“如是等种种染,打者乃至手打一下。”(22/300c)《十诵律》10见,如卷27:“此药一嗅十下,二嗅二十下,三嗅三十下。”(23/194b)《四分律》9见,如卷40:“白佛言:‘欲须几下?’答言:‘须三十下。”’(22/853b)如此看来,《大比丘三千威仪》数次使用动量词“下”,和东晋以降的译经的用语习惯相近。
      
      [缘务]
      次应舍执作缘务,具受八万四千向道因缘。虽舍作业缘务,身口行意业,未能具足清净。(《大比丘三千威仪》卷1,24/913a)
      出于缘务烦恼之家,永处闲静清凉之室。(《大比丘三千威仪》卷1,24/913a)
      “缘务”,谓与己有缘之世间俗务。“缘务”较早见于西晋译经,东晋译经习见。如《生经》卷5:“于时彼王有小缘务,王有一女,端正姝好,于世希有,王甚敬重,重之无量。”(3/105b)《别译杂阿含经》7见,如卷6:“在家亦尔,缘务缠缚,没于欲泥,不得修于清净梵行。”(2/418b)《菩萨本行经》卷3:“国王臣民见其瑞应,知佛当来,悉舍所好诸事缘务,皆悉驰走,来迎世尊。”(3/121a)《摩诃僧祗律》卷14:“可少作事业,舍诸缘务。”(22/339a)《辟支佛因缘论》卷2:“但营目前忘所修法,为缘务所缚,不舍家业。”(32/477a)
      
      [执作]
      下出家者,先以十戒为本,尽形受持,虽舍家眷属因缘执作于俗人等。是出家,于具戒者,故是在家,是名下出家。其中出家者,次应舍执作缘务,具受八万四千向道因缘。(《大比丘三千威仪》卷1,24/913a)
      “执作”,为“操持,劳作,处理(事务等)”义。据初步查考,该词未见于东汉三国译经,东晋译经始见用例,且习见。如《妙法莲华经》卷2:“长者有智,渐令人出,经二十年,执作家事。”(9/18a)《摩诃僧祗律》卷6:“姑唤言:‘何以不起?汝不知妇礼。晨朝当起,扫洒执作。瞻视宾客,如是再三。”’(22/271e)《十诵律》卷21:“诸母爱故,养育长大,不能执作。”(23/155a)南北朝译经沿用。如《弥沙塞部和酰五分律》卷25:“有诸比丘执作,尘土污身,须浴。”(22/167b)该词亦始见于东晋时期中土文献。如《后汉纪・光武皇帝纪》:“昌早终,其妻号为郭主,好礼节俭,虽以王女之富,手常执作。”《魏书・食货志》载朱元旭《议用薛钦船运计》:“宜令取雇车之物,市材执作,及仓库所须,悉以营办。”《汉语大词典》“执作”条首引南朝陈徐陵《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中例句,稍晚。
      综上,从一些佛经译名的使用情况来看,《大比丘三千威仪》与东汉译经完全不同(所列佛经译名未见于东汉三国可靠译经),而与晋时期译经更为相似,且《大比丘三千威仪》中的部分普通词语亦始见于两晋译经,并至早在晋时或晋以后的一些中土文献中出现,可见该经中明显存在着具有两晋时代特色的词汇。因此,我们认为,这部经书不是东汉时所译,也非后汉安世高所译,其译出年代有可能晚至西晋甚至东晋。由此可见,吕�把该经附于“秦录”,是很有见地的。
      
      (责任编辑:刘永淑)

    推荐访问:比丘 威仪 角度看 从词汇角度看《大比丘三千威仪》的翻译年代 大比丘三千威仪 从词汇角度看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