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在知识体系构建中提高学生历史逻辑思维能力

    时间:2021-06-27 20:00:5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dfjy/dfjy201506/dfjy201506135-1-l.jpg
      历史逻辑思维是在感知历史事实、形成历史表象的基础上,以抽象了的历史概念为运用形式,以进一步揭示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把握历史的发展规律,认识历史的本质为目的的思维活动。
      研究近几年高考试题,我们发现考查取向逐步转向注重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文综中的历史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逻辑思维能力是历史高考成败的关键,影响着整个文综成绩。
      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历史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然而大多数学生喜欢听历史故事,思维多停留在表面,不能由具体事件提升一个层次分析较抽象问题或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多出于主观判断就事论事,缺乏多角度思考的意识;缺少创造性的思维,不会运用所学形成独立的思想认识。总的来说,大多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水平不高。
      鉴于这种情况,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提升学生历史逻辑思维显得尤为重要。我校历史教学尝试通过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来培养提升历史逻辑思维能力,并取得一定效果,现总结如下,希望各位方家批评指正。
      1、强化历史概念,学生构建概念性知识体系,提高提取要点信息能力
      历史知识是历史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性要素,没有历史知识经验,历史逻辑思维就难以形成。正如杜威所说:“我们可以有事实而没有思维,但我们不可能有思维而没有事实。”历史逻辑思维能力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历史知识基础。
      基础知识主要是指基本史实(含结论)和历史概念。历史概念的形成是经过分析史实之间的联系,对史实的抽象概括而成,是基本史实的拓展和深化,在知识网络结构的形成中极为重要。
      教学中要求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入的分解剖析,如背景(或原因及条件)、内容(或过程及特征)、结果、影响(作用、意义)等,在此基础上,再提炼各要素之要点,从而形成对历史概念的全面认识。这种通过整合基本历史概念的各要素形成的体系即是概念性知识体系。(如图示1)只有准确构建概念性知识体系才能将一定数量的概念串联起来,构建起每一课、每一专题、每一阶段的知识体系。
      2、关注每课课题,学生利用小标题构建课时知识体系,提升归纳、联系能力
      小标题是每一节的子目标题。平常学习大多数学生对其重视不够,以至于学完一节内容后,不能准确说出各个小标题,更无法弄清相互关系。小标题是每课时的“纲”,对这些“纲”的综合、归纳,就能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知识点的相互关系。抓住小标题,就抓住了历史知识的主干。如:人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里面涉及到三个子标题: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从中可以看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具体表现及三者的联系:自然经济的解体、洋务运动的兴办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根据这些“纲”,学生在心中形成一个课时的主干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再构建每个知识点的概念性知识体系。结合教材学生又知道了近代中国经济是在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下开始变动的。这样构建出的体系既加强了历史概念的理解,又体现了史实间的因果关系,锻炼了学生的归纳史实、前后联系能力。(如图示2)
      3、学生利用单元目录和引言,对知识进行纵向整合,构建单元知识体系,提高综合概括能力
      教材目录是对学科知识结构的最直接的体现,引言又具有广阔的视野,高度的概括和深邃的史学理论。学生利用教材目录和引言构建单元体系时,先记住单元的各课题名称,宏观把握知识框架,然后再细化每课知识。这样不仅有利于对单元知识的梳理和归纳,而且还能让学生清晰把握历史发展的进程,进行知识的纵向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如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八单元《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包括三个课题,梳理出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趋势:两极对峙格局形成——多极化趋势出现——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如图示3)
      4、复习时,采用多种形式构建知识体系,提升学生分析、比较、判断能力
      (1)构建专题性知识体系
      专题性知识体系是根据历史发展具有延续性特点构建而成。以时间为主线,整合一个方面或一类内容的发展变化过程,形成认知结构,进而掌握规律、理解本质。
      依据新课程现有的专题设置及相互间的关系,构建专题性体系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进行。首先,充分利用专题设置进行结构化整理,类似于构建单元知识体系。其次,可以打破时空限制从更宏观的角度整合同一类内容构建专题性知识体系。比如人教版必修3中专题一、二、五、六均指向一个共同的主题,即历史上的思想演变,我们由此就可构建起古今中外关于思想演变的专题性知识体系。
      (2)构建阶段性知识体系
      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决定了学习历史时必须重视历史现象的横向联系,注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注意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历史现象的相互关系,揭示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某一阶段为轴心点将同时期的相关史实联系起来,形成历史的多样性的阶段性知识体系。
      阶段性知识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对一定时期历史的全面把握。例如: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阶段,也是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的重要时期,这些特征必修三个模块都有涉及,高三复习时就需要把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全面把握、理解其“衰落”。
      学习中国的历史,还要注意以世界发展为大背景,把中国史作为世界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分析考察,使中外历史浑然一体,形成多视角的思维。(如图示4)
      (图示 4)
      学生通过构建不同类型的知识体系(文中所列图示均为学生构建),对教材进行开发,通过识记、分析、概括等方法,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从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学生认为构建体系有利于课本知识问题化、答案条理化,有利于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有利于答题思维的形成和提高历史意识。
      可以看出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对学生来说是提高其学科能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我校将继续围绕“构建知识体系培养提升历史逻辑思维能力”这一课题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陈秀娟,《发挥目录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教学研究》,2011年7月
      [2]唐黎雯,《浅谈历史复习课中的知识体系构建》,《新课程(中旬)》,2014年
      [3]《高中历史基于有效教学之只是结构化的实践研究》,2009年学会论文历史学科
      [4]韩立福著:《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5]顾群英:《巧用目录构建知识网络,提高政治课堂教学实效》,《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
      [6]寇斌:《探究式历史课堂中构建知识结构的应用》,《新课程·中学》,2008年
      [7]张慧力:《中学历史教学中逻辑思维培养研究》,2006年
      [8]赵华东:《基于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高三地理复习研究》,2013年

    推荐访问:提高学生 构建 体系 逻辑思维能力 知识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