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论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中的非理性因素

    时间:2021-06-26 16:04:0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现代社会的发展促使个人的精神生活随之发生变化,同时促使与人相关的本能、欲望、情感、意志、信念等非理性因素全面激发和活跃起来,非理性因素的客观存在直接影响着人的人格特性以及相应地价值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它发挥着提升人们精神生活和道德品质的重要作用。社会环境的变化要求我们从人性这一人学的视野中去探寻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除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规律和方法之外,还应重视人的非理性因素的变化和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非理性因素;德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4-0111-02
      
      德育的实效性偏低一直是德育的一个难题。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传统德育使得学生德育主体缺失。目前,德育正处在“从传统德育到现代德育”的转型期,要提高德育实效性,必须提升学生德育主体性地位,提升学生德育主体性地位就必须加强对人的非理性因素的思考。现实生活中之所以出现思想政治教育成本过高而效益低下的现象,无不与忽视非理性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有关。
      一、非理性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内在联系
      在人的精神属性中,包含着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理性因素是人类特有的区别于动物的一种基本特征,人类的理性伴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这主要表现为人们能够认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实现自己的目标并取得相应的成果。理性充分显示了人类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展示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力。总体来讲,“人类”的理性具有绝对性。然而,人虽然是有意识的理性存在物,但是思维和理性绝非是受教育主体的全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社会关系中的知情意相统一的现实体。非理性因素与人相伴相随,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非理性特征,因此,“个体”的非理性又具有相对性。
      这里所说的“思想政政治教育的主体性”指的就是“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传统道德教育的价值定位,一般是“社会整体本位”或“群体本位”,然而,这一价值定位从根本上排斥了“个人”作为目的和主体的价值地位,“个人”被淹没在整体之中。传统德育严重制约了个性发展。我国传统的德育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对个性发展的必要引导,对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重视不够。从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个人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价值规范体系得以实现的方式之一,也是能够调节人性冲突并使之升华的工具和力量。从这层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就是解决社会集体理性同个体非理性之间矛盾的过程。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说教和灌输的倾向,在杜威看来,“实质上是来自上面和外部的灌输。它把成人的标准、教材和方法强加给只是正在逐渐成长而趋于成熟的儿童”[1]346。“好的道德规范应该是生命的内在需要,而不应该是游离于生命之外的什么东西。”[2]我们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活的生命意识,只是灌输的重要错误就在于它曲解了德育主体性本质内涵,忽视了学生主体性。总之,这种灌输德育的核心是强制和服从,是一种无视学生德育主体的教育。这种被动型、整齐划一的德育方式,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德育的低效[3]。
      二、非理性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中的作用
      人的非理性更多地源于人的身体、心理等因素,非理性因素是社会文化本质的反映,是人的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理性因素作为一种精神性的力量直接渗透到个体的价值选择中,在人的主观心理活动中,欲求、情感、意志三种非理性因素复杂多变,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培养影响尤为明显。
      1.欲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价值引导作用
      欲求,也即欲望,是社会个体基于主体需要而对外在事物的渴求和索取心理,体现了人类基本的原始动力和价值追求。人的欲望是现实性和超越性、有限性和无限性、物质性和精神性的统一。就个体而言,对欲望的过分抑制无疑不利于个体的发展,但是过度沉湎于满足私欲,同样会蜕变成欲望的奴隶。欲求是人类发展的动力源泉,欲望的满足和激发,促使人类不断进步和追求。合理的欲望追求作为正当的刺激和追求,能促使人们保持旺盛的热情和干劲,产生对外界事物的强烈渴求和直接动机,并最终凝聚成为个体价值选择的行为态势。欲求的扼杀无论如何也难以产生积极的道德追求,也就不会促成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
      2.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规范选择作用
      情感是构成人类生活世界的基本元素,渗透于人类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情感是个体心理结构的重要环节,是个体对周围现实以及自己的一种态度体验。马克思曾说:“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4]169“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5]117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仅有对社会规范系统的认知是不够的,如果缺乏对道德规范的情感体验,那么就不能将社会倡导的价值准则融化于内心之中。情感对人的行为具有激发、催化作用,可以保证人们形成强烈的动机,影响人们对价值信息的选择、评价和判断。
      3.意志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行为保障作用
      意志是指人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和支配自己行动的心理过程。意志可以调节和支配人的行为活动的目的性,具体表现在激励人们去从事有助于达到预期目标的肯定性行为和抑制不利于达到某种预定目标的否定性行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意志对个体行为发挥约束和监督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优化非理性因素
      人的非理性因素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层次不同的非理性因素在人的价值选择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人的非理性因素的发展是社会在一定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价值体系的内化结果,这种内化结果又作为一种稳定的精神力量影响着个体对社会价值体系的选择取向,从这层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不仅仅是目的,而且也是优化个人非理性因素的手段。优化非理性因素,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人的欲求的科学疏导
      人的欲望需要是一个不断产生和不断满足的过程,在一个欲望需求满足之后,新的欲望需求随之产生。不能否认有少部分人在某一物质欲望得到满足之前也会产生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但是,我们绝不能寄希望于大多数人都能够跨越物质的需要而去追求精神需要。
      结合人的非理性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充分把握人的各种欲望层次,了解其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基本状况。要对欲望和需求加以正确区分,对正当、合理的欲望要适当地加以满足,对不正当、不合理的欲望要加以引导和限制。在一定度的范围内,合理欲望的满足是可取的,不能一味地抑制和消除。同时,由于我国现在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过分地强调需求的满足也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就在于通过社会规范的科学引导去改变人们的精神需求,通过提升人的精神生活把人们的行为控制在社会规范的范围之中。
      2.思想政治教育侧重对人的情感的活动刺激
      人是情感的动物,这种情感源于个体与社会的动态矛盾和相互影响之中。人的情感丰富而多变,情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作用不能抽象地讨论,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保证个体情感接收系统处于刺激状态,保证人的非理性因素的良性发展,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面临的实践课题。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常态化、持久性的系统工程,对社会成员有着广泛性的价值要求。长期以来,由于过分重视个人道德认知能力的获得和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以至于造成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严重脱节。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项系统工程,应当结合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来进行,要构建具体的与个人生活学习相关的场景和情势,避免过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枯燥、僵化的形式主义做法。在此,我们必须重视交往对学生德育主体的提升作用。交往就是加强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交往德育是诉诸师生、生生主体间意义关系的互主体生活体验和自主的、民主的、创造的主动参与规范原则共生、共享,并促进师生的不断提高觉悟和境界提升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6]61它是对灌输德育的扬弃与超越,对德育方法有效变革的关键。德育方法“既不是教育者一方的活动方式,也不是以教育为主的活动方式,而是教育与教育者共同活动、相互作用的方式”[7]373。
      3.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对人的意志的环境鞭策
      环境更多地发挥价值导向和善恶判断的熏染作用,这种环境有助于保证人们道德意志能力的锤炼并保障个体一旦融入就会产生强烈的约束感而促使自己的行为自觉符合社会规范的需求。
      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土壤,能够使道德行为得到发扬,使不道德行为得到遏制,尤其对于那些意志薄弱的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氛围的舆论作用更为明显。道德氛围离不开公正的道德奖惩,它能借助社会舆论、传统习惯等方式对人的行为加以衡量和评估,促使人们反省和检查自己。这种奖惩更多的是表现在精神性的层次上,利用人们的羞耻心和自尊心,通过对善与恶、是与非的区分,实现人们心理和行为对社会规范的遵守。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关心学生的欲求、情感和意志---这一非理性因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强调理性教育和感性教育相结合是人们在反思传统德育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德育新理念。只有这样才构成了德育主体的完整特性,这种特性随着个体经验的丰富与改造,自我的发现与完善而不断加强。因此,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道德发展水平,加强学生主体非理性因素的考虑,实现学生主体的理性的、自由的发展意义非常重大。
      
      参考文献:
      [1]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2]朱小曼.育人是教育的灵魂,动情是德育的关键[J].教育研究,2002,(04).
      [3]罗建平,朱巧英.学生德育主体性的匡正[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8,(0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彭未名.交往德育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7]贺乐凡.现代教育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8]王忠桥,张宏.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超越[J].思想政治教育,2008,(06).
      [9]王焕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03).
      [10]段文灵.试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J].学习与探索,2007,(06).

    推荐访问: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 强化 因素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