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时间:2021-06-15 08:00:4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1 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分析
      就业竞争力是一种就业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表现力,是劳动力在人才市场内实现自身潜能,满足社会对人才需要,进而获得和保持持久工作的能力。就业竞争力的高低与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满意度密切相关。这种满意度的测量标准包括毕业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社会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我国目前的大学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恰恰缺乏这些方面的能力,这就使得高校毕业生与社会其他就业群体相比较,明显缺乏优势。为了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除了强化专业知识学习的的必要性之外,更须加强大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以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就业市场又好又快、稳定健康发展。
      2 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差的原因分析
      (1)毕业生就业价值观定位不准确。价值观是选择职业时的行动指南,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可以引导大学毕业生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而如今的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都过于自信,对自己的实力估计过高,都选择到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就业,造成这些城市就业市场供需严重失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显著。另外,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过多考虑经济利益,忽略社会效益和国家发展需要,宁愿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待业,也不愿到欠发达地区和广大农村去工作。这种就业价值观上的不准确造成毕业生就业难题。
      (2)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的缺失。通过几年的在校集中学习,高校毕业生应该各具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但事实却非如此。近年来社会上实用主义之风盛行,致使大学生就业取向功利化,在校学习期间就不会认真学习、严格要求自己,而是混日子,有人甚至在招聘简历上弄虚作假。即使一时蒙混过关找到了工作,在工作岗位上也不会专心致志,跳槽现象时有发生,这种对工作极不负责任的态度是职业道德缺失的表现,这样的人才很难得到用人单位的重用。
      (3)缺乏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指要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我国小学到中学的教育都是应试教育,进入大学后,绝大多数学生仍然沿用以前的学习方法,不能全面、宏观地对待各门课程,缺乏合理的整合知识的能力,处理问题时因循守旧,没有突破和创新。另外,一些毕业生往往只是有着“优秀”的书本知识, 而实际动手能力和工作技巧较差, 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团队精神比较欠缺, 心理素质脆弱,遇有挫折就灰心失望,企业招录后往往需要进行再培训, 客观上增加了用人单位成本, 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3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
      (1)加强基本国情教育,在正确的就业价值观的指导下选择理想工作。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深化期与经济迅速发展期,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人才来组织经济建设;发达地区人才供大于求,而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以及广大农村地区大学生还极度缺乏。在国家制定的全面、协调发展的方针政策指引下,高校毕业生应到国家建设急需人才的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去施展才华,准确合理定位,不高估自己也不妄自菲薄,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就业。把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发展的长远利益相结合,到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去施展才华,释放青春。
      (2)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导其合理就业的关键。学校应针对不同年级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要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就业心态。帮助那些来自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排解紧张情绪,顺利渡过就业关键期。此外,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功能,学校相关部门加以正确指导,派有经验的老师定期为社团做职业认知与规划能力的培训,以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求职择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3)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科学的职业素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对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开展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强烈的政治素质,树立共产主义道德观以及社会主义法制意识,达到知与行和谐统一。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克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摆脱相对狭隘的就业价值观,学会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进而形成科学合理的就业能力与技巧,培养其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团队协作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
      (4)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现代社会需要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即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宗旨的教育。大学生创造能力的核心就在于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对已知或未知事物进行突破现状的思考,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创新素质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核心,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不仅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高层次人才的需要,也为大学生毕业自主创业创造了条件。
      (5)强调通识教育, 适应新形势对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提高毕业生的适应能力。目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中, 明确限定的公共必修课程主要是教育部规定的政治思想类、语言工具类、体育类、计算机类等四大类课程。而有关学生就业方面的课程大多设置为选修课, 教师配备也严重不足且水平参差不齐, 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大相径庭。高校必须科学、全面、合理地设置通识教育课程, 加强就业指导课、形势教育课、心理健康课等的设置, 并扩大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范围与学分, 调整必修课的比例, 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重視教材编写工作,改革考核方式, 最终形成一个科学、全面与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以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推荐访问:毕业生就业 思想政治教育 竞争力 高校 提高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