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深圳民政改革“春天里”

    时间:2021-06-13 16:02:1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深圳民政局的先行先试,让人看到观念先行和制度创新的力量,而这正是深圳过去30年经济改革的珍贵经验。民政局的改革实践也证明了只要有序放开、合理监管,社会组织不仅不会给政府“添舌”,还能成为政府下一步改革的“助力”。
      
      2010年12月3日,李连杰创办的壹基金成功落户深圳,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主动抛出橄榄枝的深圳民政局,也受到大众围观。
      壹基金在深圳民政局注册,打破了两道藩篱:公募基金会由民间发起成立、不设业务主管单位。这两项正属于民政部授权深圳民政局“先行先试”的试点内容。改革的契机和深圳民政局的勇气,共同成全了这桩美谈。
      “壹基金遇到的问题,不是李连杰一个人的问题,也不是壹基金一个机构的问题,而是公益慈善事业的制度环境问题。当明白这一点,就知道怎么做了。”深圳市民政局局长刘润华说。
      2010年,深圳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荣获第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民政局属下的“民间组织管理局”获得本刊“为了公共利益年度榜”的年度组织奖,本刊颁奖词指出:“开放登记注册门槛,释放社会空间,是深圳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多年来创新努力的方向,也是在全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中在制度改革上迈步最大的实践。”
      
      创新非偶然之举
      
      深圳的创新之举并非偶然,相关改革从2004年即已启动。
      2004年,推动行业协会和商会与政府部门全面脱钩;2006年,实行行业协会和商会由民政部门直接登记;2008年,将‘直接登记”的体制扩展到工商经济类、社会福利类和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
      “1994年开始的行业协会和商会与政府部门脱钩为改革奠定了基础,”深圳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马宏说,“深圳在2004年就做了广东其他地方2006、2007年才做的事。”
      回顾近几年改革历程,马宏总结了三个经验:选择较容易取得共识、见效较快的行业协会改革作为突破口,体现了改革策略和智慧;市委市政府与民政部合作,共同推进改革;采取“半步走”策略。“方向对了,最终改到核心和瓶颈——登记管理制度改革。”
      2009年7月28日,民政部和深圳市政府签署《推进民政事业综合配套改革合作协议》,鼓励深圳先行先试。这也成为国务院批复《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后,深圳市与国家部委正式签订的首个“部市”合作协议。
      “这是民政部与深圳市政府,而非与民政局签订的协议,意味着将民政改革放在全市宏观的层面加以推进,成为市政府的意志。”刘润华说。
      《协议》要求深圳市探索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改革,并授权开展基金会、跨省区行业协会、商会登记管理试点。
      深圳市的民政改革获得空前的政策空间。据统计,2010年深圳登记的99家市级社会组织中,有48家是直接登记,直接登记率达到48.5%。从2004年至2010年,深圳的社会组织从1966家增长到4110家,每万人拥有4.6个社会组织,远高于全国每万人2.7个的平均水平。
      “改革是互动的,民政局的探索希望得到承认,深圳市、国家也需要这样的试点。互动本身就是改革路径。”深圳市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说,“深圳目前不仅在民政领域,在教育、金融、保险等领域都有这样的部市互动试点。”
      
      变“管制”为“扶持”
      
      “社会组织发展难,既有登记管理体制的障碍,又有约定俗成、根深蒂固的观念障碍。”刘润华说。
      “发展社会组织,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怎样发展得更好的问题。”马宏说,“全面探索不是全部放开,而是有序推进。要在发展中规范,以规范促发展。”
      “松绑”,意味着管理者的观念嬗变,如果说这是改革迈出的第一步,也是最珍贵的第一步,那么变“管制”为“扶持”,则意味着改革者的主动作为,是难能可贵的第二步。
      2005年,民政局就开始探索改变“福彩金”投向社区的传统用途,将之用于资助社会组织;2008年,成立“福彩金种子基金”,用于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至2010年底,仅民管局就资助75个公益项目,金额达到3500万元。
      深圳恩派(NPI)公益组织发展中心就是民政局“购买”来的。作为“深圳市社会组织孵化试验基地”项目的实施方,“恩派”承担着特殊的职能:培育社会组织,帮助它们达到注册标准。
      2010年第一批入壳“恩派”的6家社会组织经过10个月的孵化,已于2011年初成功“出壳”,其中3家人壳前已获注册,两家出壳后成功注册。
      癌友康复互助会是这轮改革中的幸运儿,在打游击般地运动了20年后,终于在2009年9月获得注册,“在业务主管单位一栏。写的是‘深圳市各相关部门’。”互助会的创始人、癌症患者罗淑云说。互助会还得到民政局47.2万元的“福彩金种子基金”的资助,并且第一批进入孵化基地。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互助会的会员从不固定的几个人发展到了172人,建立了25个公园活动站。
      “恩派相当于提供一个平台,融合了很多政府和企业资源。”成功出壳的组织之一、深圳市橄榄树残友互助中心的屈明珠说。除了尚未注册的“绿色珠江”,其他5家都从“福彩金种子基金”中获得30万~50万不等的资金支持。
      “虽然只孵化几个,但作用不限于那几个,马宏说。据报道,深圳市已启动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占地1万多平方米。
      深圳市社会组织的快速发展与政府“大部制”改革遥相呼应。深圳市在2009年进行“大部制”改革后,首批核定削减出来的工作事项,80%转移给社会组织承担。
      2008年9月,深圳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发展和规范我市社会组织的意见》明确提出,只要有社会组织能够有效提供的公共服务,原则上不再设立新的事业单位,不再增加新的事业编制,以此“倒逼”政府各部门向社会购买服务。
      据统计,2009年深圳市、区两级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经费达到7000多万元,2010年为1亿。据刘润华透露,到2015年,市、区两级政府每年投入社区公共服务领域的资金将达到7.5亿元。
      “我国公共服务主要靠事业单位提供,这种服务方式绩效欠佳,应该发挥社会组织和企业的作用,使之成为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刘润华说。政府购买服务的概念源于香港,2010年香港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达到80多亿港元。
      “市场化改革把部分政府无法或不应该承担的事务交给了市场,社会改革也要把部分事务交给社会。这看起来是社会改革,实质也是政府改革。”郭万达说。
      
      从社区改起
      
      “部市协议”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探索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深圳市盐田区早于2005年就开始探索“一会两站”的社区治理模式:剥离居委会的行政职务,移交给社区工作站,居委会下设服务站,形成居委会为“头”、社区工作站为“腿”、服务站

    推荐访问:深圳 民政 春天 改革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