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提高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思考

    时间:2021-06-11 20:00:4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特殊层次和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是也高等学校学生中的一个重要群体,肩负着民族地区团结与发展的重要使命。提高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是加强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教育意义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少数民族预科;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作者简介:温志波(1976-),男,苗族,湖南花垣县人,湖南省吉首大学民族预科教育学院教师,助理研究员,湖南省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段荣(1978-),女,湖南祁阳县人,湖南省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湖南 吉首 416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湖南省吉首大学思想政治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作为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特殊层次和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具有其特殊的意义。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就是适应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文化素质提高的要求,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权利和机会。它通过采取特殊的教育方式和措施,迅速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起点和整体素质,为升入高等院校打下坚实的基础,帮助他们顺利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梦想,为广大少数民族地区考生步入高等院校学习架设的一座“金色桥梁”,这也是我国民族政策的又一具体体现。因此,加强高校民族预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实现民族预科教育重要意义,构建和谐校园不可或缺的方面。
      一、民族理论教育——树立民族预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旗帜
      民族预科教育是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为民族地区培养人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民族工作重要范畴之一。因此,从事预科教育工作者要把做好民族预科学生的培养工作提高到为少数民族事业服务的高度上,切实关注民族预科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为民族地区输送合格的人才。加强民族预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树立自强意识,能有效防范民族预科学生自卑心理的产生和扩大。从事民族预科教育工作的老师要了解少数民族的历史、现状和特点,熟悉他们的风俗习惯,尊重他们的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充实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的教学内容,进行无神论和科学世界观的教育,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反对民族歧视的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和宗教观;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抵制民族分裂活动的自觉性,对学生进行反对国内外敌对势力挑起民族矛盾、制造民族分裂的教育,把民族预科生对民族问题和政治地位的敏感特点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结合起来,激励他们为振兴民族、振兴祖国而努力学习、立志成才;坚持以学生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引导其个性发展向社会共性需求过渡,使其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二、严爱交融的班主任工作——把握民族预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催化剂
      在部分高校已经取消了班主任这一制度,由专职辅导员来接管,但对于民族预科班学生来说,不但要继续坚持办主任制度,还应当加强这一队伍的建设。民族预科教育任务的落实与完成离不开班主任的工作。民族预科班主任工作有高校乃至中学班主任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这主要是由其所面对的对象所决定的——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多数来自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山区,民族成分、思想意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各不相同,文化基础相差悬殊;他们在预科学习的时间又较短,大多只在一年后就升入高校本、专科深造。这就使预科班主任工作更加复杂、艰巨。所以,班主任要在了解、把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围绕提高预科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预科学生在本专科以及在社会上的核心竞争力来开展工作。针对这些特点配备专门的班主任,可以一对一的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心理状况以及每个学生的优点、缺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管理,开展活动,提高管理水平管理质量。班主任工作应从传统的“管家”、“监工”角色转变为导师型的思想引导者、学习辅导者。
      三、教学相辅的校园文化生活——唱响民族预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高校作为传播、创造、引领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需要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为实现社会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在广大学生直接参与和积极建设下发展起来的。校园文化活动对预科学生具有吸引力,对开展养成教育的作用特殊而有效。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知识和陶冶情操的氛围,预科学生就会在潜在的人文素质教育中受到感染和影响。学习单纯的理论知识,没有用于实践活动,并不能给预科学生留下深刻的认知和感受。再加上预科学生因高考成绩的失误,没有直接进入本科,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因此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让预科学生在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闪光点,同时也能培养一定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增强他人对自己的认同感和成就感,而且也有助于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为人处世能力,是良好品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得以养成的有效途径。预科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结合本校的特点,围绕教学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尽量多的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有展示自己才华和个性的机会,从而增强自信,改变自卑的思维定势。通过参与校园文化的各项活动,民族预科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水平逐渐与社会要求相适应,他们开始学习承担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使个性角色社会化。通过组织举办一定形式的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使他们加强对自身潜能的认识和发挥,真正在自我教育中把自己锤炼成为对社会、对党和人民有用的人才。通过与兄弟院校民族预科学生的交流,让他们走出校园,感受不同的校园文化,提高思想认识。
      四、养成教育——严守民族预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
      “养成”本意为培养使之形成或成长。古人云:“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人的本性自然生成,后天的教育和培养也能使人形成或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真正的人才。大学生养成教育,一般而言是指针对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或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的教育,即是一种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是使他们具备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和基础技能的教育。它通过教育者长期培养、反复训练,受教育者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形成的一种不需要任何外力监督和内部动机就能自然表现出来的健康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这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和基础条件。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把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品德作为教育目标,注重大学生的行为训练和品德培养,以行为教育为主线,力图在一定的情境、动机与行为方式之间构建稳固的联系。在预科学生中实施养成教育,一方面有助于预科学生形成正确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规范和良好的生活、学习作风。另一方面还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积极参加创新实践等内容。预科学生的养成教育应从习惯入手,从改变习惯到改变、优化行为方式,重点使预科学生养成四种意识和四种习惯。即文化意识、文明意识、勤俭意识、安全意识和道德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礼仪习惯。四种意识贯穿于四种习惯之中,通过“文化意识”教育,为预科学生的品德养成和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作坚实的铺垫。通过“文明意识”的教育培养预科学生有理性、讲理智,树立做文明学生的信念,为将来成为文明大学生和文明公民奠定基础。通过“勤俭意识”培养预科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养成勤俭自强、艰苦奋斗的良好习惯。通过“安全意识”的教育,培养预科学生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网络安全等意识,使预科学生在大学生涯中能够愉快健康地成长。通过“道德习惯”培养预科学生的文明风尚,提高道德素质,使预科学生成为真正懂道德的人。通过“学习习惯”教会预科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思维,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文化素质的充分提高。通过“生活习惯”使预科学生养成有效率、讲次序的好习惯,全面的提高独立生活能力。通过“礼仪习惯”使预科学生养成尊师敬长,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预科学生的自我道德修养。
      五、感恩教育——实现民族预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生命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对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促进个体的自身发展,增强社会的信誉度等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但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更是人与人的和谐,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的创新人才。大学生无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生活在社会大家庭里的大学生们,受到许许多多恩泽,有国家的培养、大自然的给予、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亲友的关爱、他人的服务,陷入困境时好心人的救助等等。然而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关于如何找到待遇好的工作、如何享受生活成了众多大学生关心的热门话题,而对于如何承担责任、奉献社会他们却很少涉及。一些人总是抱怨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亏欠”,却不想自己给予了他人和社会什么。预科学生是通过国家的特殊政策,才踏上迈入大学的金色桥梁,是国家希望为民族地区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来为民族地区服务,为民族的发展做出贡献。因此,常怀感恩之心、常存感恩之情、常行报恩之举,更应当成为每个预科学生的行为准则。我们应该通过感恩教育,帮助预科学生树立起知恩图报的社会风范。只有学会感恩,才会多些宽厚、友善和快乐,少些抱怨、对抗和仇恨;才会对生活寄以希望,对别人施以爱心,对工作怀以敬意;才会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对本民族予以回报,才能在社会中与人和谐相处。让这个世界充满爱,实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三大和谐,进而升华我们的人格魅力,辉煌我们的民族精神。这是预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和谐的校园需要各种因素的和谐共存与发展。民族预科学生,作为高校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与和谐校园的构建密切相关。加强民族预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构建和谐校园,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责任编辑:赵赟)

    推荐访问:预科 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 少数民族 实效性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