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论MPA教育中国化

    时间:2021-06-08 16:03:0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本文在回顾MPA教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MPA教育面临的问题,提出了MPA教育中国化的观点,并从培养目标中国化、招生对象中国化和课程设置中国化三个方面进行了重点阐述。
      关键词:MPA;公共管理;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268-01
      一、MPA教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公共管理硕士(MPA,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是以公共管理学科及其他相关学科为基础的研究生教育项目,是为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MPA源自传统的公共行政学,但区别于一般研究型的行政学研究生教育,注重应用性而非学术性,它以培养学生在实际管理领域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管理能力为目标。
      公共管理最早产生于18世纪的德国,是为培养适应当时普鲁士国家管理与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专门人才。但把公共管理作为一种专业学位教育而付诸实施的是美国。1887年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发表了《行政学研究》的论文,通常被视作是美国公共管理教育的开始。在学术界的呼吁下,1998年底,国务院学位办开始组织专家就我国设置和试办MPA专业学位开展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经过4次专家论证,在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的基础上,1999年5月召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7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2000年8月,国务院学位办公布了24所MPA试点院校,2001年2月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事部联合发文,成立了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01年10月首次组织全国联考,标志着MPA教育正式登陆中国。抚今忆昔,我们在陶醉于既往成绩的同时,也不能正视MPA教育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作为一种“舶来品”,MPA教育怎样适应中国公共部门的需要?换言之,MPA毕业生能否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这也正是本文所要探討的问题。
      二、MPA教育中国化的缘起
      2001年,时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的樊明武教授提出了“MPA教育国际化”的概念,即“在国际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采用国际通用的先进教学手段传授现代公共管理论,塑造具有驾驭国际国内事务能力的跨国界人才”。这一观点在当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了行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伟大复兴征程中的中国,迫切需要向外界学习先进的公共管理精神、公共管理理念以重塑政府管理,而十五年来也正是在这一观点的指引下,我国的MPA教育获得了飞速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政府管理的理念、方式与手段。然而,不可否认的是,MPA教育毕竟源于西方,根植于欧美政治文明的土壤,移植到中国之后难免会产生排异反应,产生诸多问题,站在十五年积累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之上,我们有必要对这一理念进行总结与反思,实现MPA教育中国化,使之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以适应中国政府管理的实际,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推进MPA教育中国化的对策建议
      (一)培养目标中国化。MPA 教育源于美国,源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遵循威尔逊、弗兰克·约翰逊·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二分法理论,即“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旨在培养政治上保持职业化公务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事务官”。我国在研究制订MPA设置方案、培养方案时,虽然在形式上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但客观地说,培养目标仍然沿袭了西方的通行做法,而这并不完全符合当今中国的实际,不完全符合党管干部的原则,不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建党学说,因而不能全面有效服务于“培养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这一当前干部教育或曰公务员职业培训的首要目标。建议根据中共中央印发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对MPA 教育培养目标进行相应修正。
      (二)招生对象中国化。MPA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公务员的职业培训,因而将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公务员作为招生对象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的《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也将MPA的招生对象界定为“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但是,在实际的MPA招生中,各招生单位并未对考生是否具有“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的身份进行鉴别,仅仅对毕业时间有一定的刚性规定,而在实践中具有这一身份考生并不占据多数,造成我国当前的MPA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专业学位教育的初衷,更背离了MPA教育的初衷,未能完全实现MPA教育的培养目标。因而,根据我国组织人事、机构编制管理实际,建议在招生报名中增加一个环节,即鉴别考生是否具有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机关)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在职在编管理岗位工作人员身份,并“非政府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的概念作出明确界定,以便于把有限的MPA教育资源投入到需求最旺盛的领域。
      (三)课程设置中国化。培养目标决定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服务培养目标。我国MPA教育课程核心课、专业方向必修课、选修课和社会实践四方面基本模块,这样设计本意是有利于培养单位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开展教学,培养考生所在单位需要的党政人才。但在MPA教育实践中,很多培养单位的课程在三个层面上雷同,缺乏个性色彩,首先是更多学习哈佛大学、锡拉丘兹大学等国外MPA教育成熟经验,没有突出中国特色;其次是更多学习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较早开展MPA教育的培养单位经验,没有突出本地特色;第三是更多采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学术学位课程设置,没有突出实践特色。因此,建议在今后的MPA课程设置中,首先要增加如党的建设、反腐倡廉、精准扶贫、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等中国特色课程;其次培养单位要针对学生所在地、所在单位特色,开设村镇建设、大气污染治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课程以供选修;第三着眼于学生的现实需要增加调研报告写作、办文办事办会、领导艺术等实践性课程。
      参考文献:
      [1]淳于淼泠,赵泽洪,肖云.MPA教育与我国的公共管理[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03-104.
      [2]陈爱红.MPA教育如何适应新常态形势下的要求[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9):107-110.
      [3]郭晓来,袁金辉.中国MPA教育回顾与展望[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3):86-89.
      [4]王乐夫.中国MPA教育发展与期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1):7-9.

    推荐访问:中国化 教育 MPA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