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国际刑警“红色通缉令”效力有多大?

    时间:2021-04-12 16:01:0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19世纪中叶,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发明与运用,为人们的跨国旅行提供了方便,当时,人们就意识到建立国家之间警察合作的必要性。1893年,柏林大学的教授弗朗兹·瓦伦斯特在一本法律手册中写道:“当今的盗贼在维也纳、伦敦和巴黎作案就像在家门口作案一样容易。假卢布在法国印制,然后到德国分销,那里的犯罪团伙在几个国家活动。”虽然当时各国警察之间的合作得到人们的关注,但真正把此事提到议程上的是摩纳哥大公阿尔贝特一世。
      1914年,66岁的阿尔贝特和一位德国妙龄女郎邂逅于赌博俱乐部。这位女郎和她的男友在赌博时,多次通过一条秘密通道避开王宫的警卫溜到阿尔贝特的私人房间。一天晚上,她和大公在花园的长椅上调情,她的男友趁机盗走了大公房间的许多珍宝,随后两人跑到了意大利,阿尔贝特则束手无策,因为摩纳哥的警察不能到意大利去抓人。于是,阿尔贝特产生了建立国际间警察合作组织的念头。
      当年,阿尔贝特邀请世界各国的法学家、警察和司法官员到摩纳哥开会,会议的名称叫做“第一次国际刑警大会”,共有24个国家的188名代表(其中3名女性)参加了这次会议。大会于1914年4月14日开幕,20日闭幕。大会达成了在打击国际犯罪集团的斗争中互相协助和交流刑侦科技情报的协议,并决定建立国际警察犯罪档案中心,确定法语为大会和国际警察联络的工作语言。
      2个月后,一恐怖分子在萨拉热窝暗杀了奥匈帝国的王储弗朗兹·费迪南和他的妻子,由此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国际刑警大会所形成的所有决议也因此夭折。
      規模仅次于联合国
      第二次国际刑警大会的倡议者是奥地利国家警察总监兼维也纳警察局局长约翰·斯克伯,他向世界各警察组织发出了300多封邀请信,共有138名代表出席了1923年9月3日~7日在维也纳举行的第二次国际刑警大会,中国也派了代表参加,但代表在大会结束后才到达。
      经过5天的讨论,决定成立“国际刑事警察委员会”。
      第二次国际刑警大会后,国际刑警组织在打击国际犯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1923年到1933年,该组织共协助捕获了3240名犯罪嫌疑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希特勒尽一切努力控制国际刑警组织,并于1941年4月15日将国际刑警组织总部迁到柏林西郊。
      二战结束后,于1946年6月在布鲁塞尔召开了第15次国际刑警大会,大会决定将国际刑警委员会的总部由柏林迁往巴黎。1956年,国际刑警委员会更名为国际刑警组织。目前,国际刑警组织有190个成员国,是仅次于联合国的第二大国际组织。
      红色通缉令
      国际刑警组织的作用:主要提供信息服务和协调各国警察统一行动。所以,国际刑警组织的主要工作就是信息搜集与处理。国际刑警组织还把反腐败列为重要工作,向成员国提供详尽的经济犯罪个人和全球资产信息,帮助成员国缉捕经济犯罪者和收缴被贪污的公共财产。
      国际刑警组织有8种“通告”。“通告”由各国中心局、联合国国际刑事法院及联合国安理会制裁委员会提出申请,国际刑警组织审核通过后向所有190个成员国发布。“蓝色通告”征集犯罪嫌疑人信息。“绿色通告”是犯罪警报,要求成员国对某一潜在的犯罪分子严密监控。“黄色通告”征集或提供失踪者或健忘症患者的一些信息,请求查找或辨认与该信息相符的人。“黑色通告”征集不明尸体信息,寻求对其进行辨认。“橘黄色通告”告知对公共安全会带来紧急危险的人或事物。“紫色通告”提供或征集与犯罪分子使用的犯罪工具或犯罪手段有关的信息。
      虽然各成员国接到红色通缉令后有义务逮捕被通缉的嫌疑犯,但由于这要涉及到引渡等问题,而国家之间因司法制度和政治制度的不同,执行红色通缉令的力度是有差异的,红色通缉令并不具有国内通缉令那样的法律效力。
      (刘植荣/文,摘自《羊城晚报》)
      主持人语:据新华社2014年12月11日的文章称,我公安部借助国际刑警组发布“红色通缉令”,对503名我国逃犯进行全球通缉。

    推荐访问:通缉令 有多大 效力 国际刑警 红色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