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解答高考政治论述题的基本步骤

    时间:2021-04-07 20:03:2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gdjz/gdjz200912/gdjz20091220-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gdjz/gdjz200912/gdjz20091220-2-l.jpg
      从历年政治高考大纲能力要求来看,高考政治试题都着重从“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这样四个方面来考查考生的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而从高考题型的特点看,政治论述题以其材料来源广、信息量大、设问角度活和考查能力较为全面的特点充分凸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功能。特别是论述题关于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符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因此,高考政治论述题也越来越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但实际上,由于没有掌握比较规范和熟练的解题步骤,以及欠缺实际有效的解题方法,使得考生在解答此类问题上失分相当明显。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掌握解答高考政治论述题的一般技巧,显著提高解题效率和高考成绩,有必要对解答高考政治论述题的基本步骤作初步的总结与归纳,考生可以从以下四个步骤入手,着力培养和提高解答此类问题的能力。
      
      一、审题
      
      近年高考政治论述题的基本特点是提供一定的背景材料,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所反映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原因、影响或意义进行分析,并对材料所揭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审题,既要求考生要读懂、读透和弄清材料的中心意义,又要审清题目的设问,按要求作答。审题的目的在于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弄清材料和题目的中心思想、主要论点,按照设问要求规范作答。一般来说,审题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明确提问要求征引的材料范围,所确定的知识范围。提问要求征引的材料范围,是指要求考生分析的材料是哪一则或者哪几则,是材料一,还是材料二,或者是材料一和材料二。提问所确定的知识范围,是指根据题目提出的设问锁定知识考查的角度。对于生活与哲学的论述题,要特别注意提问所确定的知识范围,如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等都有可能成为考查的角度。一般而言,如果哲学论述题的提问没有给出限定范围,就要从不同版块角度(如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进行思考;如果哲学论述题的提问给出了限定范围,就严格在限定范围内(如限定联系的观点,限定认识论的道理等)寻找论据,弄清楚知识范围涉及到哪一课、哪些章节,考生对此要善思慎辨。
      (二)明确提问所涉及的行为主体、分析对象。行为主体,是指要求考生回答问题的立场或角度,如从政府角度、消费者角度、企业角度、生产经营者角度、公民个人角度等。分析对象,即要求考生对何种现象、问题进行分析。在经济生活论述题的考查中,往往会注重考查考生从不同行为主体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的能力,考生要善于提高这种能力。
      (三)明确提问的指向。提问的指向不同,答题的要求和运用的知识也就不同。如“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提问的指向是“反映”,一般要求考生根据数据看趋势,直接指出现象,并说明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此现象可能导致的结果、此现象的本质以及怎么对待此现象等角度去思考。如“谈谈对某种现象的理解”,指向为“理解”,一般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角度去思考。对于指向“原因”的,一般可从重要性和必要性方面去思考。指向为“影响”的,则要从利弊两个方面去回答,既要能回答出积极影响,又要能指出其消极影响。指向为“意义”的,一般只要回答出积极影响就可以。指向为“关系”的,要从区别与联系(矛盾与一致性)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指向为“评析”的,要求对问题进行全面性思考,既要肯定合理的观点,又要指出问题的不足,还要指出对待问题的正确态度。指向为“建议”的,则要求根据材料揭示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途径等。
      
      二、采点
      
      采点即要求考生在审清题意、明确知识范围的前提下,根据材料的有效信息和中心思想,联系出与此相关的经济生活、生活与哲学等相关知识原理和现实生活的热点。采点要求在设问或材料中寻找信息点,联想、映射相关知识点,调用和选择,运用教材知识去解读和处理材料信息。采点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联系知识点,说明材料的有效信息和中心思想所蕴涵的知识原理;二是联系时政点,说明材料的有效信息和中心论点所折射的现实生活中的时事热点,以及所体现出的党和国家近期的大政方针、路线、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内容。如在经济生活论述题回答宏观调控政策时,考生应该注重联系当前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考生在答案中适当点出相关时政点,不仅是考生综合素质的体现,也让自己的答案平添光彩。
      
      三、架构
      
      架构是对先前的采点内容进行语言组织,使之逻辑严密、结构有序、表达通畅。架构是在基本确定答案的要点后,把各个要点按一定顺序进行编排。架构决定了答案要点之间的形成和组织方式,是提高语言的逻辑性、要点的层次性和说理的严密性的关键步骤。架构通常遵循的顺序是:重要理论在前、有关联的理论在后;教材知识在前,材料信息在后;原理在前,方法论与材料在后;必然性在前,重要性在后;积极影响在前,消极影响在后;内部因素在前,外部因素在后;按知识结构的自然顺序编排等。如要求说明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要按照先唯物论、后辩证法、再认识论、最后历史唯物主义的考点序列进行建构。
      
      四、覆盖
      
      所谓覆盖,即要求考生在完成审题、采点、架构工作之后,对答案的要点是否完整完善进行检测,通过多角度思考合理地拓展思路,补充要点,丰富答案内容。覆盖的目的在于增大答案的保险系数,完善答案的要点,增加得分点,提高得分几率。覆盖是有效解答材料型论述题的最后一个步骤,考生不能忽视此环节的重要性。如在经济生活论述题答案覆盖时,考生要特别注意两把“万能钥匙”——科学发展观与国家的宏观调控;在解答生活与哲学论述题时,若提问没有确定考查的知识范围,则考生要注意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等不同角度对答案进行覆盖。
      【考题1】(2009年广东高考政治试卷第40题)(17分)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生活和哲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1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材料2:人民群众在监督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控制、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早在本世纪初,广东省人大代表开始就环境生态问题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依法监督,这被称这“广东现象”。2005年省政府提出建设“绿色广东”的口号,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增强,积极参与绿色生态广东的建设,2006年全省建成污水处理厂88座,日处理能力达到669万吨,居全国第一,同年广东单位GDP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双双达标。
      (1) 结合材料1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9分)
      (2) 结合材料2从人民群众历史作用角度谈谈你对建设生态文明的看法。(8分)
      【解题指导】此题考查考生对联系的观点、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等知识的掌握,以及获得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哲学原理,判断、分析、探究问题和综合概括的能力。对于第(1)问,考生在仔细阅读并领会提问所要求征引的材料(材料1)的中心意思后,要锁定问题的设问,明确知识范围(生活与哲学关于联系的观点),把握角度。采点时要联系出相关知识点(联系的特点: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架构时要遵循哲学原理在前,方法论和材料在后的原则。对于第(2)问,考生要明确提问要求征引的材料范围(材料2),所确定的知识范围(人民群众历史作用),明确提问所涉及的分析对象(生态文明)。在采点时要能调动教材有关“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的知识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对材料进行解读。

    推荐访问:高考 步骤 论述题 解答 政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