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慢”成为奢侈品|慢节奏奢侈品

    时间:2020-07-13 07:27:3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人类的发展需要哲学家的提醒,人类经济增长以及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灾难有时会远远大于自然灾害。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我们不再盲目相信技术,相信增长,相信速度。      日本此次核泄漏,引发了自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灾难以来最严重的核危机,全球各国都在反思大力发展核能的行为。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现有建立在能源消耗基础上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反思。
      厦门大学哲学系张艳涛副教授指出,发展或进步总是会付出一定代价的,并且往往通过付出一定代价和扬弃代价来为自己开辟道路,这是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代价和风险降低到最小。但是目前看,日本核危机有很多不确定性,会不会超出人类能够承受的限度,需要继续观察。
      
      发展超过了防范
      
      自工业社会以来,人类占主导地位的发展理念就是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把纯粹的自然改造成人化自然。在此过程中,人类社会不断地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大,科学技术成为我们在大自然面前炫耀的武器。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经济高速发展已成为实现现代化的一条必经之路,给人类带来了物质上的文明和进步。张艳涛说:“尤其在工业化初期,在解决温饱问题、生存问题的时候,这种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单向度发展模式,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这期间,人类社会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承担了巨大的风险。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日益遭到破坏,能源和资源面临枯竭,以及现代人自身健康遭遇恶化。
      人类当前的发展模式是建立在对能源和资源的依赖之上。在石油、煤炭以及天然气这些传统能源日益枯竭的情况下,人们利用高科技寻求新的能源来支撑我们的生活和发展,核能就被广泛开发和利用了。在此次日本地震之前,核能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安全、清洁的能源。
      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在我们的科技没有达到百分之百的可控制限度内,世界各地掌握核能技术的国家都在竞相发展核电站,试图解决经济发展带来的能源日益短缺问题。
      即使像日本这样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国内能源资源短缺,发展核电几十年了,应该说已有一套防范风险的机制,但是目前看,它还没有达到预防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核能技术的进步,没有跟上安全的需要,我们的发展超过了防范。”
      张艳涛认为,日本福岛核泄漏危机给人类提供了一次反思未来核能发展方向的契机,也给人类社会提供了一次进一步修正发展理念和模式的转机。就此而论,危机也是契机和转机。
      “核能是高速经济发展模式下,人类依赖高科技开发的能源。这种能源,关在笼子里它是一只驯服的老虎,一旦放出来,它就是一头伤及人类的恶魔。现在看来,在大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是何等脆弱,不堪一击。肆意向大自然索取的发展模式应该终止了。”张艳涛说。
      
      忽略了幸福
      
      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当中,国与国之间,省与省之间,比拼的是GDP总量,比拼的是增长率。人与人之间,过分强调了物质生活对于幸福的作用,甚至把幸福生活“之一”的物质条件当成“唯一”,这种观念反过来引导着人们去追求根本没有终点的财富增长。
      其结果是,“经济增长速度虽然上去了,但一些人的收入却没有相应增加;经济总量虽然上去了,民众的幸福感却下来了;在取得物质文明辉煌成果的同时,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我意识的关系却不断紧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忽略了一些东西,比如人与环境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还有自我的身心的和谐,我们丢失了幸福感,丢失了理想和信仰。”张艳涛说。
      佛教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幸福感的获得依赖于对烦恼的灭除,而烦恼的生起往往是因为内心过多甚至过分的贪欲。“因为贪欲,我们就会无止境地追求增长,忽略了发展与代价、风险与防范之间的平衡。”
      从人类的发展历程看,经济过快的发展,势必会带来对自然的过分掠夺。于是,人与自然关系变得紧张了。如今,天不那么蓝了,水不那么清了,空气也不那么新鲜了,环境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忙碌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多了几分猜忌,少了几分感动。在忙碌而紧张的生活中,现代人遭遇了亚健康。
      甚至有人说,经济在发展,道德在滑坡。这需要我们反思,发展经济究竟是为了什么?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如果离开人的发展,我们的发展还有什么意义?
      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还是我们的一个重要的攻坚任务。“应该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品质问题,在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更要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关注环境,关心他人,呵护我们的内心。”
      张艳涛强调,面对全球性的灾难,我们应该树立一种全球的视野,我们应该把自己自觉地当成“世界公民”,而不是仅仅地停留在自己的民族国家的立场来思考。这是一种可贵的世界公民意识。在一些世界性事件中,我们需要“公民共同体”观念,自觉将公民责任与道义放在全球化的背景当中考量。
      
      我们应当慢下来
      
      有一个寓言,离我们很远也很近。寓言发生在墨西哥,哲理却在我们身边。
      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地问:为什么不走了?停下来的人说:“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
      我们是否因为走得太快而把灵魂落在了身后?我们是否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张艳涛说:“人类进入了速度压倒一切的时代,不论是发达国家抑或是发展中国家。我们什么都比着快。渐渐地,‘快’成为人们竟相追捧的对象,‘慢’成为了一种奢侈品。”
      每个人都在为改善物质生活而打拼,我们在奋斗前行的过程当中,很少有人自觉地放慢脚步,来欣赏周围的风景,来仔细品味我们的生活,让自己心态更从容舒适。
      从我们国家来看,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强调快是出于生活的压力,可以说是迫不得已,那么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之后,我们追求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就应该培养一种平常的心态,避免浮躁和急功近利,应该更有长远眼光和战略思维。“慢应该成为当今中国人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哲学与心态。慢下来会更好。”张艳涛如是说。
      2010年,我国江苏省高淳市被国际慢城联盟授予“慢城”称号,“慢城”(City Slow)理念实际上是“慢餐”“慢生活”运动的延伸,提倡人们保持传统社区生活和节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家园,建设宜居的城市。
      “慢生活”倡导者卡尔・霍诺说,“慢生活”不是支持懒惰,放慢速度不是拖延时间,而是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平衡、找到乐趣。
      
      以人为本的发展
      
      科学的发展模式应该是,抛弃单纯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模式,以生命品质为中心的社会发展模式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绿色GDP代替经济GDP。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张艳涛指出,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得出的结论。著名哲学家楼宇烈先生曾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和而不同,包括人与自然界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
      作为哲学研究者,张艳涛曾发出这样的呼吁:“中国的发展需要哲学家的声音。”他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社会日益进步,中国经济学家的作用功不可没,但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经济学界也出现了某种背离公众利益的趋向,为此,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予以矫正,以利于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他说经济学家走到前台是伴随着经济发展成为核心这一现实背景的,他们的声音比较多。这个社会缺乏哲学家的声音,中国的发展需要哲学家的声音,人类的发展需要哲学家的提醒。哲学家应该给社会带来理性思考,哲学家应成为黎明前报晓的那个雄鸡。
      谈到世界末日情绪,张艳涛分析说,现在每当大灾大难来临之时,新旧纪元交替之时,人们往往出现一种末日心理。从哲学上来反思这种心理,他认为可以转化成一种积极的反思契机,全面反思我们现有的发展模式和理念。

    推荐访问:奢侈品 “慢”成为奢侈品 当清净心成为奢侈品时 不知不觉已成为奢侈品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