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威廉退尔教堂》的艺术特色] 威廉退尔序曲分析

    时间:2020-03-14 07:23:5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旅行岁月》是李斯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它集中体现了作者的美学观和技法创作中的浪漫主义特征,本文即以其中的《威廉退尔教堂》为例,对李斯特的创作思想和具体的写作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威廉退尔;美学观;和声;结构;织体
      
      一、自1835年起,李斯特在欧洲多国旅行,在这一期间里他写了26首钢琴作品,汇编成三集,总标题为《旅行岁月》,其中包括《瑞士游记》《意大利游记》和《第三年》三部分。整部套曲的创作历时数十年,几乎贯穿作者的创作生涯。其中《瑞士游记》是李斯特与情人玛丽•达戈尔特(Marie d’Agoult)伯爵夫人于1835年移居瑞士的几年间写的,共九首,其内容主要是对瑞士自然风光的描绘。在瑞士期间,作曲家被瑞士乡间美景所打动,感觉到了一种多年来一直在寻找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接近过的东西,这是一种悠然而生、飘然而去、静静地来到又突然高飞的感觉。他在日内瓦这种新鲜空气和山区的寂静安详气氛中,感到了愉快的昏眩,获得了幸福的激情和创作愿望。这首曲集中包含了九首曲目,主要是描绘瑞士的自然美景,但作曲家在创作中涉及了大量的历史和人文。
      威廉退尔是瑞士14世纪的一位传奇性的英雄人物,他带领人民反抗奥地利统治的故事也成为众多艺术作品的题材,其中著名的有德国诗人席勒的作品,而更为人们熟悉的是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于1829年所完成的同名歌剧,其中的序曲更是音乐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对于这样具有重大意义的体裁,李斯特显然不会放过;但作曲家的视角十分特别,他仅仅从一个普通教堂切入,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艺术形象。
      二、乐曲的主体为三部分,另有引子与尾声。引子是钟声的造型引入;主体部分中:第一部分是对教堂的描绘,第二部分是威廉退尔的性格动机及其展开,第三部分是进行曲与颂歌体裁的结合体;尾声则具有一定的再现性,依然是教堂钟声的造型。
      三小节的引子首先勾勒出教堂钟声的动机造型,并引出第一部分的钟声主题陈述。纵向化的柱式和弦在宽广的节奏音型里,塑造出钟声震荡鸣响的效果;在动机性主题的陈述中,织体也在做相应的变化,包括旋律化的衬托与分解和弦的交替进行,其中采用了大量的七级和弦,同时在调性上作相对频繁的游移。
      第二部分是全曲的中部,它由二个组成部分,第一个组成为进行曲动机,它由几个材料构成:三十二分音符紧接八分双附点,再紧接一个七度的上行大跳(见谱例1)。
      谱例1:
      
      在随后的陈述中,这个动机又引出一个新的进行曲的动机,这种双动机从整体上完成了坚定、有力、威武的性格塑造,可以认为它是威廉退尔形象的写照。这个形象在陈述时,非主题声部始终在作连续的三十二分六连音的密切型衬托,而使相对宽广的主题动机不显单调和松沓。中部的第二部分转为有生气的快板,它是进行曲主题的展开,整个部分都是建立在一个坚定的连续附点动机与其呼应动机之上(见谱2)。
      谱例2:
      
      
      
      第三部分是建立在进行曲风格的主题之上,与第一部分进行曲的主题有关,具有再现的部分特征,但同时有着较多的展开性变化,全曲还安排了相对较长的尾声,内容也是模仿钟声的鸣响。
      三、这首作品的主要特点体现在结构、调性和声、形象、织体等方面。在结构方面,基于整体的三部性形式,但每一部分都具有相当的灵活;A段是由一个平行乐段组成,也可认为是四个乐句构成的平行乐段,属于反复陈述,这样的结构形式并不多见,它是李斯特常用的一种手法,肖邦的玛祖卡也常采用这样的陈述方式,但他们的运用并不一样,肖邦一般在反复陈述时只在和声方面及调性方面寻找变化,而李斯特则更为多样,他主要是变化织体,调性及和声的变化也十分自由、灵活,因此更具展开性,这种叠加性的陈述方式应该与某种民间音乐的陈述方式有关,即对一个曲调或动机的反复呈示、发展变化;李斯特在创作中似乎并不主动的去强调结构,而是更多的追求创作本身,从而形成一种相对被动的结构。B段的结构同样也体现出这样的特点,它也是由二个不同材料的乐段构成,并以对比形式呈现。第一部分是一个平行乐段,上下乐句分别在高声部与低声部陈述;第二部分也是一个上下句的平行乐段,下句是上句的增四度模进,尾部则充当与再现部的连接。再现部同样也为上下乐句的平行乐段,主题分别在上下声部陈述,结尾稍有补充。尾声的结构相对自由,其中包括了较多的材料。这首作品的结构是基于创作的框架而形成,从整体形式看,它是相对完整的具有引子和尾声的再现性三部曲式,它比常规的单三部稍大,比复三部稍小,但由于其中部是二个乐段构成,已经具备二部曲式的特征,所以从结构原则上判断的话,这首作品属于复三部结构。
      在调性和声方面,《威廉退尔教堂》也十分丰富,其变化的幅度与灵活性远远超越了同时期的作曲风格。首先在调性方面的转换极其自由、频繁和灵活,转换方式中既有利用等音关系,也有即兴化的换调;调性关系中既有近关系,也有远关系,并且李斯特的远关系还包括增四度或小二度关系,以获取最大的色彩性;因为该作品的写作是某一主题或动机的多次反复陈述和展开,因此必须调动其他因素来丰富主题及动机的单一性陈述,在这种情况下,李斯特一般是运用调性及和声的变化,以及改变钢琴织体来获得。所以调性在这首作品中间的频繁转换也具有这样的功能作用。《威廉退尔教堂》的和声依然保持传统和声的基础框架,但大量采用和弦外音、变和弦,在实现和声色彩的同时,也使音乐获得发展的动力。另外在和声进行上,作曲家在进行的基本原则下,极大程度发挥和声进行的色彩化和变格进行,这样一方面丰富了调性的进行,同时也相对模糊了乐曲本身的调性。如《威廉退尔教堂》再现段的66―75小节之间(见谱例3):
      谱例3:
       66小节
      
       g : Ⅶ7/Ⅴ
      
       Ⅵ Ⅳ Ⅷ7/Ⅴ bB: bⅥ Ⅳ
      
      bⅢ=C:N a:
      
       C: K64 Ⅱ7 Ⅴ7 Ⅰ
      这是结束前的一个段落,乐曲建立在g小调、降B大调、a小调之上,最后回到主调C大调;在g小调、降B大调中运用了一系列的附属和弦,但始终没有出现属和弦,更未出现主和弦,且不断运用下属组变和弦,形成一系列的阻碍进行,到达70小节的降三级,也是C大调的拿坡里和弦,从而迂回到主调系统,在后续的进行中,则运用了传统的终止四六―下属―属―主的模式。
      作为钢琴大师的李斯特,织体的运用必然得到重视和强调,《威廉退尔教堂》中也是如此。在对同一主题或动机的陈述中,每次陈述时织体都会有相应的改变,一般的规律是随着乐曲的陈述,节奏点逐渐密切、声部增加,分解和弦也从单音性向柱式和弦式转变。总之,其发展的趋势总是音响层逐渐加厚,声部也越加众多、复杂,加上和声变化的频繁及色彩的多样,所以音响浓密得甚至有些浑浊。《威廉退尔教堂》的写作整体是主调化,但在多个部分中,特别是伴奏声部里常常加入片段性、动机性的副旋律音调,但由于其音响的浓密,因此效果往往并不明显。李斯特在许多作品中很偏爱用音型化的伴奏织体,但那样的情况与作品的体裁性有很大的联系,《威廉退尔教堂》每一部分也有着相对明显的体裁性,所以在织体上也有相应的安排,但并不典型。
      主题形象的塑造及其造型性:关于李斯特的创作,音乐史上曾经有过许多争议,焦点之一就是音乐形象的表达。浪漫主义音乐家创造了标题音乐,多种艺术体裁内的题材成为音乐作品表达的重要元素和内容,《威廉退尔教堂》也是如此。在引子部分,作者以钟声描绘出教堂的轮廓,而钟声则以长时值的柱式和弦来完成,并且将它们以高低音区的对比,似乎象征了钟声的回响,当然这不是一种简单的模仿,作者在处理这些音响时,巧妙地赋予其动人的音乐性,特别是将钟声主题与进行曲体裁的音型动机相结合,具有很好的表现性。在中部的第一主题中,作者的大跳上行动机是刻画威廉退尔不屈不挠的坚定的形象,罗西尼在1829年所完成的同名歌剧的序曲中的最后一段就是著名的进行曲,那是一段由号角性的跳跃、充满生气的著名的旋律,与罗西尼不同的是,李斯特很简单地运用了动机型的手法,特别强调了节奏型的运用,中部共有三个动机,第二个是连续附点上行型,第三个是三连音的重复,也都是节奏型性质;这是一种简洁、实用性的展开手法,也并非李斯特首用,但李斯特的运用中间,手法强调性格化,并且这样的性格化又常常与作品的题材,以及题材中的形象具有直接的关联。所以说《威廉退尔教堂》的创作不属于标题音乐类型,而是具有标题性的写法。
      四、李斯特是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代表,同时又是一个手法独特的作曲家,这与他的美学观、经历、宗教思想、钢琴家的身份等因素有关,并且以上列举的这些因素中,任何一项都达到极致,如钢琴家的身份,作曲家中有许多都是钢琴家,但像李斯特这样已经完全影响到创作风格与具体手法的情况并不多见。在涉及标题音乐、标题性及体裁风格的创作中,他常常会由于体裁的不同,而影响对于标题的理解和处理,特别是大小体裁中间关于标题性的处理。在交响诗与奏鸣曲中,由于结构的相对庞大,所以常常安排了较多的材料和素材,标题化的写作也更为具体和细节性,但在小体裁的写作里,则更多地采用性格化的动机性写法,《威廉退尔教堂》就是基于这样的观念和手法而创作的。
      
      参考文献:
      [1]沈旋、谷文娴、陶辛著.《西方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
       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
      [2]亚科夫•米尔斯坦著.《李斯特传》.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版
      [3]于润洋主编.《西方音乐史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年7月第一版
      [4]杨通八主编. 《和声分析教程》.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年4月
      [5]王次昭主编. 《音乐美学新论》.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1997版

    推荐访问:威廉 教堂 特色 《威廉退尔教堂》的艺术特色 威廉退尔教堂 诗歌艺术特色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