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熊氏珐琅 熊氏珐琅:从替身到主角

    时间:2019-05-07 03:35:3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珐琅工艺最早由阿拉伯人发明,约在公元14世纪传入中国,逐渐与国内的金属制造工艺、镶嵌工艺完美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珐琅艺术。景泰年间,皇帝酷爱珐琅,制作工艺登峰造极,当时器物多以蓝釉打底,创造了以蓝为主色调的风格,被称为“景泰蓝”,并随后取代了珐琅的叫法。
      景泰蓝在中国历史上是国宝级的重器,比玉石珠宝都贵重。但长期以来,由于品种单调,批量生产,在市场上一度冷寂。然而,瑞士工匠却将珐琅工艺运用在钟表的制作上,缔造了一只只美轮美奂的天价珐琅腕表。
      钟表展上的黑马
      2007年,瑞士巴塞尔国际钟表展上,一款来自中国的“蝶恋花”陀飞轮珐琅腕表引得世人惊叹不已。
      在小小的表盘上,一只褐色花瓶摆放在黄色桌面上,花瓶里错落有致地插着红色玫瑰、黄色康乃馨、白色马蹄莲、淡紫色牵牛花、浅绿色兰花等十种花卉,蝴蝶形的摆夹板带领陀飞轮组件有条不紊地工作着,高速转动的摆轮令蝴蝶振动着翅膀,好似飞舞在花丛中一般,让人浮想联翩、心驰神往。更令人称奇的是,在宽不足2 毫米的时、分针上还有一枝盛开的郁金香和几片绿叶……
      如此精妙绝伦的珐琅表盘只有瑞士工匠才做得出来吧!然而,那款腕表的介绍中写着:掐丝珐琅,熊松涛。
      30多岁有点微胖的熊松涛,是国内唯一一个能为欧洲高级手表品牌定制表盘的珐琅大师。虽然国内制作景泰蓝的工艺师并不少,但没有一人将其技艺运用在表盘的制作上。
      “可以拿我的表盘跟任何瑞士品牌的掐丝珐琅比较,瑞士人做的掐丝珐琅表盘的金丝厚度是7丝,也就是0.07毫米,而我用的是0.04毫米。为什么要用这么细的金丝呢?因为表盘上面的金丝越细,表现力就越强,图案表现更细腻,但工艺也更加复杂。”这话并不是熊松涛的自我吹嘘。钟表收藏家张又旭曾评论,国内的掐丝珐琅已经远远超过瑞士同行的工艺,说的就是他。
      为什么年纪轻轻的熊松涛能拥有如此巧夺天工、出神入化的技艺?
      熊松涛出身于珐琅世家,他的爷爷曾经是宫廷景泰蓝造办处下属作坊的一名工匠,回乡后一直留着这门手艺。1969年政府号召要出口创汇,熊松涛的爷爷就带领村里的几个人创办了靛庄花丝厂,做花丝镶嵌工艺品,全部出口。后来熊松涛的父亲逐渐恢复了景泰蓝工艺,并按生产环节设置了车间。
      在花丝厂出生并长大的熊松涛,从小耳濡目染,初中时就能学着工匠师傅的样儿掐丝与点蓝了。大学熊松涛读的是国际贸易专业,他想着学点贸易方面的本事好帮家里销售景泰蓝产品。一毕业熊松涛就回家上岗了,跟随父亲,一边了解景泰蓝的市场,一边学习祖传的制作技艺。
      磨掉指纹的5年
      2000年,熊松涛偶然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一块掐丝珐琅腕表,“那是在珐琅工艺方面独领风骚的雅典表,当时我心头一震,我就是做这个的啊。这和景泰蓝的烧制过程没有太大的区别,我也应该可以烧制。”
      有了这样的想法,还有现成的工艺和设备,熊松涛便开始研究实践起来。没想到,时间一过就是5年。
      这段时间,熊松涛的研究没有产生任何经济效益,每年的研究经费都在三四十万元,“很多老师傅都在背后议论,说我这不是败家吗。就连自己的舅舅都劝自己别折腾了。但是我就是有一个信念,我们的技术绝不比瑞士的差。老祖宗手里曾经有最牛的东西,该是我发扬这些技艺的时候了。我有这个责任,更有这个使命。”
      通过反复实验,熊松涛终于在焊粉、保护剂、烧结、打磨等方面都攻克了难关。起初,熊松涛烧制珐琅盘时,采用了一般制作景泰蓝所使用的铜胎。但是,使用铜胎烧制出的珐琅盘,色彩还原较差。与瑞士烧制的珐琅相比,质量、色彩程度都要相差很多。经过一番思考,熊松涛改用银胎、金胎,反复比较之后发现,纯银胎最适合。
      “最难的关卡是焊接。”熊松涛说,“我们使用的掐丝太细了,一焊接就起球。为了探索全新的技术,就要像苦行僧一样熬着。而焊接的时候要近距离挨着高温焊枪的火焰,一呆就是半天。”说到这,熊松涛把手摊开,摸着自己的手指说:“焊接之后,还要打磨。为了保证表盘的光滑和润泽,只能用手指拿着碳粉打磨。高温让手指不停掉皮,到现在,指尖连指纹都不存在了。”
      经过如修行般的5年,熊松涛终于摸索出了诀窍,他将制作景泰蓝的27个步骤细化,提炼成了56步,每一步都更精细,使其在小小的表盘上能展现出极致的珐琅工艺。
      
      另辟蹊径是出路
      钟表收藏家张又旭看过熊松涛制作的掐丝珐琅表盘后,将其引荐给北京钟表厂。历时11个月,报废26片,一片完美的“蝶恋花”掐丝珐琅表盘,浑然天成地与陀飞轮结合在了一起。
      这款售价120万元的掐丝珐琅腕表让熊松涛一炮而红,不仅北京钟表厂和他签订了长期的定制合作协议,天津海鸥钟表公司以及瑞士、德国等著名钟表品牌也先后找上门来定制珐琅表盘。现在,世界上做珐琅表盘的大师很少,百达翡丽有4个人做掐丝珐琅,积家有2个人做微绘,全世界掌握这种技术的人不足十人。
      精妙的掐丝珐琅技艺为熊松涛赢得了与国际顶级手表品牌合作的机会,然而,“跟他们都签了保密协议,他们并不愿意让消费者知道这东西是中国制造的。”这一点狠狠触痛了熊松涛。作为熊氏珐琅的第三代传承人,熊松涛暗下决心,要打造一个属于自己家族的品牌。
      2008年,熊松涛成立了“熊氏珐琅”工作室,他从自家花丝厂里选拔出50个优秀工匠进行重点培养,定位于定制高级手表表盘和研发珐琅饰品。
      “中国有一句老话‘店大欺客,客大欺店’,例如格拉苏蒂品牌,它的瓷盘是‘麦森’做的,因为‘麦森’这个品牌有足够的影响力,所以格拉苏蒂手表的瓷盘上就打着‘麦森’的标识,我们也想慢慢做成这样的品牌。”
      要形成一个品牌就要一个完整的产品,但对于表而言,熊氏珐琅参与的只是其中一个环节,不算是一个完整的产品。2009年,熊松涛组建了一个10多人的设计师团队,倾力打造“熊氏珐琅”饰品品牌。
      2010年,熊松涛带着“熊氏珐琅”亮相中国国际珠宝展,极富视觉冲击力、艺术气息和文化底蕴的珐琅首饰与器皿,给参观者带来了大惊喜。精美至极的珐琅首饰色彩绚烂,绽放着日月星辉般的迷人光芒,让人爱不释手。设计出众、工艺精良的器皿类产品更是博得啧啧称赞,同样是景泰蓝瓶子,“熊氏珐琅”所表现的器型和图案充满古今贯通、中西融合的时尚美感,很是打动人。熊松涛说:“不得不承认,在与国际大品牌的合作中,我们获得了很多设计上的启发。”
      12年前,因为一张珐琅腕表图,熊松涛倾心探索这门高难度工艺,憨厚的他坦言:“除了被它的美所征服,也被旁边35万元的标价所打动。”那时,国内景泰蓝市场鱼龙混杂,虽然每年熊松涛家的花丝厂都是北京通州区的创汇十佳企业,但熊松涛已经认识到另辟蹊径才能有更好的出路。
      “上世纪70年代,一个景泰蓝的花瓶卖1200元钱,到2000年的时候,还是卖1200元。而人工材料成本已经涨了不知多少倍。”正是“穷则变,变则通”的思路,令熊松涛找到了“熊氏珐琅”的品牌发展之路,一下子脱颖而出,为世人所瞩目。
      已拥有几万新浪微博粉丝的“熊氏珐琅”,每天会发一些传播珐琅文化和自己品牌文化的微博,熊松涛说,他在营销上并不在行,希望通过口碑相传的方式积累品牌的认知与美誉度。然而比起固守一隅,只埋头做产品的传统工艺品企业来说,熊氏珐琅已经走在了前面。
      熊松涛创业经验分享:
      1.对于技艺的不懈追求,是每一个想成为大师的人应具备的工艺精神,而企业有了这种精神,其品牌就有了高贵的灵魂。
      2.对工艺步骤的细化、提炼,也是一种创新,往往会带来不一样的产品或生产效率。
      3.重视口碑宣传。最经济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宣传推广,就是身边人的推荐。用真正好的产品去打动顾客,让他们做自己品牌的代言人。这样的品牌也更牢固。

    推荐访问:珐琅 替身 主角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