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国内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估评价指标比较概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条例

    时间:2019-05-07 03:30:0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本文首先对国外主要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进行调研,通过论述美、日两国的应急评价能力,然后对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价原则、体系和特点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现有的应急能力状况,提出我国评估应急能力的四个基本环节(预防,过程,效能,恢复)和两大类基本指标(静态指标,动态指标),并具体阐述各个指标的具体含义。
      [关键词] 突发公共事件 应急能力 评价指标
      1.美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
      1.1 评估项目[1]
      美国应急能力评估系统包括几个应急管理职,每个应急管理职能各自有其评估指标。其主要应急管理职能为:法律依据、危险识别和风险评估、危险减缓、资源管理和后勤保障、应急预案编制、指挥、控制和协调、通讯和报警、管理和程序、应急指挥中心设施、培训演习,估计和纠正行动、危机沟通、公众教育和新闻、资金保障、行政和计划管理。
      1.2 评分标准
      评分范围在0—3分,在评分标准方面, 共分为四种, 分别为3,2,1及N/A分,分数定义如下:
      3分:完全符合;2分:大致上都符合;1分:急需加强改进;0分:不需评估。
      1.3 评分结果所代表的意义
      将所有的评分结果取平均值之后, 即可表示此项目的应急能力, 共有三个区块来表示整个评估结果, 其颜色代表分别为红色、绿色以及蓝色。
      1-1.5分代表红色区块,需要加强改进
      1.5-2.5分代表绿色区块,符合规定
      2.5-3分代表蓝色区块,非常完善
      2.日本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
      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其应急体系的建设在当今世界上是相对比较完善的。其评价项目主要包括[2]:危机的掌握与评估;减轻危险的对策;整顿体制;情报联络体系;器材与储备粮食的管理;应急反应与灾后重建计划;居民间的情报流通;教育与训练以及应急水平的维持与提升。根据以上每一个项目来设定具体问题进行评分,在回答时,主要考虑的方面是:1是否实施(在有或无之间选择其一);2实施程度(应尽可能利用数字来进行客观的评估判断)。
      3.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价原则
      (1)科学性原则[3]。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为了评价现有的应急预案体系,并对今后的完善和发展起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2)可行性原则。应急预案的评价体系的构建目的是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的应急能力进行具体的评价,以达到明确管理能力和处理应对突发事件目的,所以,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代表性原则。 当探讨突发事件应急问题时选择所有的因素作为评价指标,既不现实,又没必要,往往采取选择少数指标来说明问题。因此,所选的指标必须具有代表性。
      4.我国应急能力评价指标的构建
      应急预案由初步计划后,分为总预案,程序(即对行动的描述),说明书(细化责任与任务),以及对行动的记录。根据评估应急预案的四个基本环节:预防,过程,效能,恢复;提出两大类基本指标:静态指标,动态指标。
      4.1 静态指标
      静态指标主要是逻辑结构和逻辑顺序,以及应急资源的配置,即预防与过程两个环节:
      (1)预防阶段:制定应急实施方案。该阶段包括:法律,危险识别,风险评估,假设灾害,危险减缓,资源后勤,通讯警报,中心设施,预警能力,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2)过程控制:开展培训预案的培训与演练。该阶段包括培训演练,演习,教育,其中涵盖了对灾害规模,方式,凭此,范围,内容,组织,评估和总结等内容,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
      4.2 动态指标
      动态指标主要是预案的演练:即效能与恢复两个环节。
      (1)效能评价
      对应急预案效果与存在问题进行评估。该环节包括,明确执行机构,和职责,检测预警,信息搜集分析,通报和宣传,对财产,医疗,物资,交通人员防护和治安的保障,主要内容如表3所示。
      (2)恢复措施
      提出下一轮循环持续改进的措施,该环节包括:恢复与重建,监督管理体制,奖惩机制,有关术语的定义,预案与备案,设备维护与更新,定期评审,实现可持续改进,规则的制定与解释,上一步应急预案实施的评价,反馈机制和善后协调及机制,危机沟通等,具体内容如表4所示。
      5。结论
      国务院 在2006 年1 月8 日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总体预案)中提出,应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然而,如何衡量城市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能力以及城市需要哪些应急能力以应对可能的突发公共事件,如何检验城市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所拥有的人力、组织、机构、手段和资源等应急因素的完备性、协调性以及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损失的综合能力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建立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估体系可以识别城市应急管理工作中较为满意和需要改进之处,。同时,通过制定客观、科学的评估体系,把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估纳入政府和部门工作绩效考核体系,也可以定期对各地区、各部门的应急能力进行评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通过开展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估体系研究,做好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思想、组织、物质和技术准备,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从而不断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新建,陈晓君.国内外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综述[J].燕山大学学报.2009.5.
      [2] 高微.构建我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评价指标体系[J].商业经济.
      [3] 宋英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导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
      注:
      本文为天津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成果,项目编号为10073

    推荐访问:突发 概述 事件应急 评价指标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