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让普通人互相学习

    时间:2019-05-06 03:19:2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如果你会变魔术,除了在公开场合露一手—“见证奇迹的时刻”,抽空教教别人再赚点钱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发生在“第九课堂”。   第九课堂的创始人马源很喜欢公司所开设的变魔术课程,甚至在办公室里见到客人也会想来段即兴表演。他就是在自己的“课堂”上学到这个小花样的—周末坐在公司约好的场地上课,至于老师,是他在微博上找来的,名气不大,但是有自己的技巧。
      这家公司的运作方式是先通过微博、社交网站、豆瓣等各种途径找来一些愿意跟别人分享自己的经历、知识或者生活技巧的“老师”,把课程和老师信息挂在第九课堂的网站上,再想办法吸引“学生”来报名上课。当然,上课是要收费的。
      时间管理、网站设计、搜索引擎技巧甚至咖啡品鉴、禅修、旅行经验、德州扑克都成为了“第九课堂”网站上的可选课程。
      在这个开课、上课的过程中,第九课堂负责找老师、确定上课的内容和场地,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件事情并参与进来,以及完善自己的网站。上课的价钱由老师来定,平均几十块钱不等,第九课堂从中获得19%的分成收入。教室可能在第九课堂办公室楼下的咖啡馆,偶尔也许会在朋友的办公室。
      这个想法来自马源在读书时加入的一些“神秘的小组织”。这个今年即将25岁的男生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考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年后辍学。他的专业是要用数学方法去解决金融和管理中的问题,他在纽约时参加过一些社团活动,“你会发现对讲故事的人和听众双方都是有益的”。他觉得对分享者而言,把自己的经历说出来不仅需要口才,还有勇气,“如果内容是自己曾经面对的一个困难,在你能把它讲出来的时候可能已经找到了解决的方法,而且对听众来说,真实的故事就足够震撼了。”
      辍学创业对于马源来说并不是一个很难做出的决定因为“在交大的时候就想明白了自己要什么,创业这个事情我一定会去做,只是迟早的问题。”不过第九课堂是马源的第二个创业公司。他在2011年年初回到上海,他想做一个社交问答网站,并且顺利地拿到了徐小平的投资。
      他的合伙人、在第九课堂负责市场传播的王勇第一次见马源就觉得这个年轻人比实际年龄成熟。当时已经在媒体、广告和公关领域的知名公司工作过十几年的王勇在微博上看到马源的招聘信息,于是就去上海参加面试了。
      此时,王勇已经对公司制度里的生活感到厌倦,“想去做点有意思的事情”。但由于第一次创业没有经验,“运营下去很难,问答网站里问的人不怎么问,答的人也不回答”,虽然他后来总结创业必须要灵活和坚持,但是他所设想的社交项目如果继续下去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来维护,“我主观上知道,做不下去 了”。
      2011年年底,马源结束了第一个创业项目,也搬到北京,他用纽约和硅谷来比喻上海和北京。他和过去的团队开始准备下一个项目,“其实当时有五六个项目,能马上赚钱的也有,但是我们最后选了第九课堂。”名片上印着“传道院院长”的王勇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马源觉得这个项目和他在纽约的经历、第一个问答社交网站的理念是一致的,“都是分享,过去是在线上分享,但是如果我们面对面能获得更好的效果,为什么不用更好的方法呢?”
      他不打算把第九课堂做成一个为了考试而存在的培训学校,这也是第九课堂中“九”的含义,“我觉得九是个很美的数字,它在阿拉伯数字中最大,包罗万象”,马源用长尾理论总结这个想法,“当你脑子里有很多想法但是不知道怎么整理,一端是这样的需求,但是另一端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我们想的就是作为一个平台把信息对接在一起。相当于做一些长尾东西,把长的复杂的整合起来。”
      现在第九课堂的网站上把上课内容分成三类“创业与商业”、“互联网”、“工作之外”。他们想办法利用自己的人脉在微博、豆瓣以及“各种能想到的地方”去找人,这不是个简单的过程,“比如我在微博上发50封私信,第一次有5个人回复我,谈下来有1个人再回复”。当然,也会有一些具有分享精神和表现欲望的人主动报名来当老师。
      对第九课堂来说,想做到“九”所意味的包罗万象并不容易,甚至可以说是困难。按照马源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所确定的先从创业和互联网行业入手,要找到合适的老师对团队的要求本身就很高,马源想保证老师至少在某个阶段和某个领域里能分享真正有用的东 西。
      上课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很重要。马源参加过一些互联网行业的活动,觉得内容“很水”,没有什么意思。而且他想坚持小班上课,也在看了第九课堂的前十节课之后确定了一个原则:小班上课人数最多不要超过15个人。他们曾经尝试把上课人数分别设置为12人、15人和18人,但是发现人数一旦超过15人,沟通的效果要差很 多。
      做一个打通线上线下的知识分享平台的理念,其实国外已经有个先例“Skillshare”,它被评为2011年全球20个最热门的创业项目之一。不过,做这种需要较强线下运营能力的创业项目,如何更好地聚集老师和学生才是第九课堂的关键。
      首先最重要的是信任。对老师来说,能借此获得收入是参与的动力之一,在第九课堂仍然处于创业阶段的时候,如何让身为“普通人”的老师相信这个平台对自己有益,特别是那些收入以外的好处,是第九课堂在早期积累时要面对的问题;对学生而言,即便价钱不贵,为什么要花几十块钱在休息日里去听一个不了解或者不认识的人分享经验呢?而且上课的动力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上课时间、场地的限制。“国外的用户可能有更多的个人时间,而国内的年轻人们更愿意把时间贡献给加班和休息”,王勇也认为怎么吸引学生仍然是第九课堂最大的难题。
      其次是课程内容的问题,视频网站的公开课或许有些严肃,但是像TED这样用视频的方式将演讲推送到每个人的电脑屏幕上,也是用户对高质量的学习内容的选择之一。
      还有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付费习惯。尽管马源说第九课堂上线以来已经吸引几百个学生来报名付费已经超乎了他的想像,但是想让生长在“免费”大环境下的国内用户习惯用付费的方式来对待有价值的内容,还需要一个过程。
      除了付费习惯和用户培养,各种影响用户体验的小细节也在被逐步改进。在马源的To Do List上刚刚解决掉的支付问题已经被划掉—用户以前只能用支付宝付款,现在增加了网银支付功能。
      至于赚钱,马源知道19%的分成让它离“赚钱”还有一段距离,并且公司还在积累用户和知名度的阶段,但这还是和课程少人问津一样让他感到创业压力的事 情。
      他本来打算在三个月内把课程数量开到100节,但两个月就做到了,“例如之前是第九课堂固定课程,现在让用户在网站写自己想上的课,如果人数足够,我们来帮他们促成”,这是他所说的“先让产品足够好 用”。

    推荐访问:普通人 学习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