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 说和做教学设计一等奖

    时间:2019-04-24 03:19:0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内容摘要:“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中职语文课教学所担负的宗旨和责任。我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寓德育教育于教学实践。《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的德育教学设计,是我对自己教学实践的总结,更是对闻一多先生“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高尚人品、爱国主义情操、红烛精神的缅怀。
      关键词:闻一多;德育;语文;中职学生;教师
      中职《语文》教材第一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诗人臧克家的代表作。全文结构严密、层次鲜明、夹叙夹议、首尾呼应。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纷繁复杂的当今社会,这篇文章所讴歌的闻一多先生高尚的人品、对祖国的挚爱深情,是对中职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难得的好材料。因此,在对本文的讲授中,我着意在几个环节上加强了德育教学,并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开篇视频资讯点评,美育、语言表达同步提升
      在我的课堂上,开课前五分钟,一般播放几则近期发生的国际国内资讯,先让学生点评,参与其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开课伊始就让学生迅速融入其中。在开讲《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课时,我先播放一则近期资讯“南京英雄公交司机”,又结合2009第一场大雪播放视频“优美雪景造型”。让学生们畅所欲言,进行讨论。在你来我往的唇枪舌剑中,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不知不觉中已得到了提升。
      根据学生点评,教师进行归纳。公交车司机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职业,但这位司机却在身体出现不适,意识即将昏迷的时刻路边停车、打开车门、拉上手刹、打开双闪,一连串的动作在他以往的工作中不知重复了多少遍,可今天他的所为却让我们见识到不是平凡生活中无英雄,而是我们缺少发现。2009年的第一场雪来势凶猛,大雪封路的清晨学生们记忆深刻,可视频中展示的雪中即景,人们堆砌的神态各异的雪人,却让我们深深感到不是平淡生活中缺少美,而是我们缺少发现。在教师的归纳中,学生们得到美育的洗礼。
      而后话锋一转:美好的生活就在我们身边,应该学会珍惜,因为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来自于多少志士仁人的鞠躬尽瘁、前赴后继,在这众多的伟人中,有一个人或许称不上是伟人,或许他只是历史长河中浪花一朵,但在1999年澳门回归之际,伴随着一曲深情的《七子之歌》唱响祖国的大江南北,他再一次名震中华。继而过度到对文中主人公闻一多的介绍,切入新课。
      二.解析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德育教育
      1.介绍主人公闻一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担当责任、回报社会的理想信念教育
      因课前预习作业中已让学生着手搜集了关于闻一多先生的各方面资料。学生由于手中有搜集的资料,在让大家介绍闻一多情况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们通过搜集资料对闻一多的了解或许不完全,但众人拾柴火焰高。你一言我一语的畅谈,一个丰满的闻一多就站在我们面前了。
      教师及时总结,抓住细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担当责任、回报社会的理想信念教育。闻一多是我国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他的代表作之一《七子之歌》伴随着1999年澳门回归唱响祖国大江南北,妇孺皆知。于是,我紧抓住这个细节,给学生深入介绍《七子之歌》的写作背景。然后带领学生们吟唱《七子之歌·澳门》,更强调当时闻一多身在美国,距离祖国千万里之遥,他可以“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悠哉地做一个清静无为之人。但闻一多先生没有,一个普通中国人对自己祖国应担当的责任和使命,促使海外游子奋笔疾书,写下不朽组诗,回报国家,回报社会。继而给学生提出问题:作为当今时代的主人,我们该怎样去做?引领学生得出答案:从自身做起,树立远大理想目标,敢于担当责任,回报社会。
      2.分析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 “言必信,行必果”的诚信教育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中职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书育人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更注重的是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确立学生们做人行事的准则和原则。在对本课主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进行分析时,我明确指出不管是作为学者的闻一多还是成为民主革命战士的闻一多,他都是一个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的人!尤其是在他完成了一个学者向民主革命者的身份转变后,他不仅仅说了,发表了慷慨淋漓的《最后一次演讲》,他也切切实实做了,他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头,甚至为了捍卫真理民主,付出生命的代价。于是,一个鲜活的问题就放在学生们面前:我们应该怎么“说和做”。在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中,让学生深刻感悟人生哲理,学到做人的道理,做一个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堂堂正正的人。
      3.深挖关键环节,对学生进行“开卷有益”的激发学习积极性教育
      中职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差,因而学习积极性不高。更何况对语文这门无关今后就业痛痒的公共基础课尤其如此。对此,教师不能听之任之,不管不问,也不能一味说教,那只能徒劳无益,甚至会迫使学生走向对立面。因此,我非常注意在讲课的过程通过挖掘课文内容当中的激励素材,从另一面引导学生自觉激发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在讲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课时,我就借用了文中对闻一多先生如何做学问的刻画,铺展开来,先让学生回答文中如何描写闻一多“研究志趣正浓”。锲而不舍、目不窥园、兀兀穷年、群蚁排衙、漂白了四壁、何妨一下楼,当学生们列出这一个个对闻一多先生钻研学问入木三分进行刻画的词语时,一副闻一多先生珍惜时间、不懈进取、深夜刻苦攻读的画面跃然眼前。闻一多先生一生笔耕不辍。作为诗人他给我们留下了《红烛》、《七子之歌》;作为学者,也是硕果累累,《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无不是他心血结晶。已然作古的闻一多先生尚且能珍惜时间、不懈进取,更何况我们今人呢?继而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面对当今社会如此大的竞争压力,身在校园的我们应该怎么做?今昔对照,抚今追昔,实是让学生感悟: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掌握一技之长,为今后走向社会,寻找立足之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4.领悟文章内涵,对学生进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教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的老话,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去理解他人,宽容他人。这句话道出了做人的真实意义,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而中职学生由于受生长环境、特定年龄、自身素质所限,凡事多想自己,很少顾及他人,更不用讲“推己及人”了。在讲授本文时,我没有忽略闻一多先生在从学者向民主战士身份转变时的态度这一环节,而是通过对当时历史背景的介绍深挖闻一多先生此时的内心世界的变化。昆明“一二·一”惨案之前,闻一多先生是不赞成西南联大的学生罢课的,但是他没有将自己的主张强加于人,而是时刻关注时局进展,当一幕幕惨剧呈现在他面前,尤其是民主战士李公仆先生的遇害,闻一多先生愤怒了、觉醒了,他也没有强求他人,而是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发表了慷慨淋漓的《第一次演讲》,并行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通过深挖在闻一多先生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原则,并继而引出问题“如果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违背自己自己主观意愿的事情该怎样对待?”小问题蕴含大道理,学生们在回答这个问题的同时实际上是在挖掘和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处世信条,就在潜移默化中移植于学生们的内心。
      三.掩卷小结,升华本课德育教学主旨
      在本文小结时,更是把爱国主义主题教育通过缅怀闻一多先生进一步放大,浓浓的爱国主义情绪深深感染着学生们。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永远没有停歇它流传的脚步,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不可谓不慷慨淋漓,闻一多先生生命的最后定格不可谓不悲壮惨烈。先生虽已离我们远去,可他对祖国浓烈的挚爱深情已深深融进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的血液,并伴随一代又一代新人的成长而永远弘扬。因为我们同怀赤子之心,因为我们只有一个中国啊。全体起立,朗诵多媒体大屏幕上打出来的河南诗人王怀让的诗作片段《我只有一个中国》作为本课的结束语:
      我只有一个中国!中国有十二亿个“我”,而我只有一个中国!因此,我的智慧,无论放到哪里都要为她绽开花朵;因此,我的勇敢,无论用到哪里都要为她高奏凯歌;因此,我活着,就应该是她的人,走到天涯,都要代表她而留下传说;因此,我死了,也必须情系山河,化作泥土,也要为她而长出大树一棵——我只有,我只有一个中国啊!
      意犹未尽,一节课结束了。可伴随着声声诵读,爱国激情在学生们内心久久激荡。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中职语文课教学所担负的宗旨和责任。我们应该以中职《语文》课教材为蓝本,深挖深抠每一篇课文所蕴含的德育主题。《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只是我在实践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范本。“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红烛精神不仅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良好素材,更会深深让我铭记于心,在教学之路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参考文献:
      1.闻一多:《闻一多讲国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第1次印刷.
      2.闻一多:《闻一多诗集/上古版中华名著袖珍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3.闻一多著,刘殿祥编:《闻一多代表作:红烛》,华夏出版社,2008年8月第1次印刷.
      4.贾莹:《中职语文课的德育渗透研析》,载《现代企业文化》2008年第35期.
      焦东方,河南省经济技术学校教师。

    推荐访问:说和 教学设计 闻一多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