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浅析简·里斯在《藻海无边》中的生态意识_简.里斯 藻海无边

    时间:2019-04-22 03:29:1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简·里斯的代表作《藻海无边》作为夏洛蒂·勃朗特名著《简·爱》的前篇,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了文学批评界的极大关注。本文从生态角度出发,力图从人与自然关系对立和异化这个角度,重新解读这一经典之作,解构里斯在小说中所反映的自然观以及所体现的生态意识。
      关键词:《藻海无边》;人与自然;生态意识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简·里斯被誉为20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其代表作《藻海无边》作为夏洛蒂·勃朗特名著《简·爱》的前篇,自问世以来便受到文学评论家的极大关注。作为一名白种克里奥尔出身的女作家,里斯以19世纪奴隶制解体后的西印度群岛为背景,从自身的经历出发,续写了罗切斯特的妻子安托万内特在被贴上“疯子”标签关进阁楼之前的人生经历。因此,小说从一问世就受到了女性主义批评界和后殖民主义批评界的关注。然而,随着生态批评的发展,里斯《藻海无边》所反映的自然观以及所体现的生态意识也开始进入生态批评家的视野。
      在全球环境危机日趋严重的形势下,生态批评已逐渐被大众接受并广泛关注。生态批评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文学来重审人类文化,进行文化批判,探索人类中心主义影响下的思想、文化、社会发展模式如何影响甚至决定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如何导致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的危机。在《藻海无边》中,里斯剖析了人类对自然的肆意践踏所造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由此展露了人类中心主义影响下所造成的生态危机的恶化。与此同时,里斯也向人们揭示了由于人与自然关系对立和异化所造成的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的失衡。
      纵观人类的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化过程中不断变化的。在人类的进步中,自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从“自然之子”到“自然之主”态度的转变,人类将自然置于对立面,以高于自然的存在者自居,试图充当自然的主宰。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人类所关注的是自然能为自己带来利益的外在价值,而忽视了自然的内在价值。这种态度恰恰体现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毫无疑问,这势必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甚至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
      同样,在《藻海无边》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不平衡的。在19世纪奴隶制解体后的西印度群岛上,人类在加勒比地区肆意掠夺资源。这不仅是人类双重价值观影响的直接体现,而且使得加勒比地区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很严重。最终,势必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平衡。在《藻海无边》中,里斯通过两个方面生动地揭示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
      一 人类对自然的滥用
      在人类中心论的影响下,人类将自然视为满足自身需要的工具或手段。在《藻海无边》中,无论是外来的白种殖民者还是本土的克里奥尔人,都将加勒比地区的自然界视为可以为人所利用和控制的他者。一旦人的需要和利益无法满足,人类就会对自然展示他的愤怒、肆意报复。事实上,这种非理性的行为态度本身就深刻体现了人潜意识中的人类中心主义。不管里斯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她在小说中有关人与自然之间失衡的描述恰恰揭示了这一点。
      作为一位文采超群的作家,里斯善于运用不同的东西来说明她的观点,并以此来表现某种人物情绪。因此,在小说中,里斯运用了大量有关自然环境、动植物的描述。其中,这些自然生命的悲惨命运恰恰是人类对自然滥用的强有力的证明。
      众所周知,作为自然环境浓缩在人类生活中的体现,“花园”的描述常常出现在西方小说中,并往往成为代表伊甸园的美好地方。在里斯的笔下,小说中最美丽的花园应该就是女主角安托瓦内特长大的库里布里庄园,在安托瓦内特眼中,这是个“世界上最漂亮的地方”,是一个像伊甸园一样“神圣的地方”。然而,小说描述的背景是19世纪的加勒比地区,虽然奴隶制已经被废除,但黑人奴隶们并没有得到土地,依然受雇于白人种植园主,其受奴役的地位也没有任何的改变。为了发泄愤怒,奴隶们的反应就是拒绝工作、和压迫者斗争。缺乏人工养护,库里布里庄园自然成为一片荒野。虽然小说中处处体现的是白人与黑人之间的阶级矛盾,但作为人类发泄不满的受害者,首当其冲的却是自然环境。比如:当梅森先生打算从东印度群岛找工人的计划被当地黑人发现以后,工人们发泄不满的方式就是把库里布里庄园烧毁了。正如安托瓦内特所说:“什么兰花、姜百合、玫瑰……茉莉花和金银花……当一切结束时,那里只剩下了熏黑的墙和烧焦的石头。”这里,本应是人类享受自然美景的地方,却成为了人类发泄愤怒的牺牲品。
      在里斯的叙述中,鲜花频频出现在安托瓦内特的故事里:她绣的十字绣是玫瑰;她的房间总是用鲜花装饰。在这里,花既是美丽的象征,也是安托瓦内特悲剧的预兆。例如:当罗切斯特脱掉安托瓦内特送给他的花环时,“那个花环掉在地板上”,他“不小心”踩到,“没有任何的同情”,其对于安托瓦内特的轻视之意溢于言表。尤其当罗切斯特收到丹尼尔有关安托瓦内特家族讹言的来信时,愤怒的他在花园里奔走。一枝金黄色兰花的香味让他联想到了安托瓦内特,他禁不住“停下来,折断了花枝,把它狠狠地踩到泥土里”。这些行为虽然反映的是他对安托瓦内特的憎恶,但作为无辜的自然生命,鲜花却第一个受到了人类的摧残。
      在里斯的描述中,人类中心主义的荼毒不但体现在人对植物的态度方面,更作用到了自然界和人关系更为密切的动物身上。其中飞蛾就是最为典型的一个例子。在他们蜜月之初,看到飞蛾扑火时,罗切斯特和安托瓦内特都感到很同情。可是在听到安托瓦内特家族讹言之后,罗切斯特“听着外面不断传来的夜晚的噪音,看着成群的小飞蛾和甲虫飞入蜡烛的火焰,然后倒出一杯朗姆酒”。虽然飞蛾向往亮光是天性,但对于罗切斯特的态度转变而言,无疑是他无视自然的人性体现。没有了对自然的尊重,人类才会把自然界中的生命看成低于人类的他者。另一种昆虫在里斯的小说中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蟑螂。众所周知,安托瓦内特是白人父亲和克里奥尔人种母亲的混血后裔。身为一个混血儿,她不但受到当地纯种白人的歧视,也受到当地克里奥尔黑人的排斥。“白蟑螂”就是当地克里奥尔黑人给像安托瓦内特这样的混血儿起的绰号。蟑螂这种昆虫因为自身生物习性的问题历来受到人类的排斥,因此才会被人类用在诋毁别人的蔑称上。也正因为如此,“白蟑螂”这个绰号不但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歧视,也反映了人类对某些生物界生命的蔑视。   动物和人类一样,都是自然界中鲜活的生命,本应受到人类的尊重。但在里斯笔下展现出来的动物命运,都无法逃脱人类非理性的对待和暴行。从小说一开始,里斯就给大家描述了安托瓦内特家的邻居鲁特瑞尔先生,这个在奴隶解放运动中潦倒最终破产的种植园主,在不堪忍受苦难决定开枪自杀的时候,首先射杀的却是与他不离不弃的狗。这就是所谓人类忠实伙伴的最终命运。在里斯的描述中最能体现人类对自然生物施虐暴行的应该是小说中出现的一只鹦鹉。这只名叫可可的鹦鹉是安妮特的宠物,却受到梅森先生的极度厌恶。为了不让它乱飞,他剪掉了可可的翅膀。显然,从生态角度上看,梅森的这种行为恰恰反映了人类故意干涉自然的意图——控制它、使之成为可以被奴役的他者。就在库里布里庄园遭人纵火的那个晚上,这只鹦鹉“努力地飞下来,但却失败了,因为它的翅膀已经被剪掉了。它尖叫着掉了下来,全身都着了火。”很显然,不仅是克里奥尔黑人的愤怒导致了这只鹦鹉的悲惨命运,而且梅森先生的虐待也间接地造成了这个结果。
      正因为人类认为自身是可以掌控自然以及自然界中万物的主宰,才使得人类把自然以及自然生物贬为可以任意控制的他者,为所欲为。
      二 自然对人类的惩罚
      蕾切尔·卡森说过:“征服自然的代价有可能是毁灭人类自己。”在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下,人类总是认为自己是世界之主,把自然看做人类的所有物,肆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然而,在人类无视自然的同时,自然作为孕育万物的母亲,也将惩罚人类的无知与狂妄。
      在里斯的小说中,很多细节的描写都体现了自然对人类的惩罚。
      首先,里斯运用了自然景观“藻海”作为小说的标题,这从根本上讲反映了作者的一种生态意识。小说中的藻海指的是马尾藻海,位于北大西洋的西印度群岛和亚速尔群岛之间。在当代小说评论家的眼里,小说中的藻海被看作是划分“白人与黑人、殖民者与被殖民者、英国人与西印度群岛的克里奥尔人”的分界线;并最终成为划分“爱与恨、权力与儒弱、男人与女人、邪恶与清白、占有者与被占有者”之间的分界线。然而,作者选择海洋作为小说的题目,也说明了在作者眼里,海洋是深邃宽广的,它代表着大自然的威力,是不会轻易被人类所征服的。
      在里斯的笔下,加勒比自然界中的森林是不可征服的。其中之一就体现在对于格兰布瓦庄园的描述上。这个庄园是安托瓦内特母亲留给她的遗产,是一个“伊甸园似的”花园。而把这里表述成一个伊甸园,本身就体现了英国白人在西印度群岛再造天堂的梦想。尤其是庄园的位置“离森林如此之近”,这表示建造者渴望征服和统治自然。然而,罗切斯特第一眼看到的却是房子“高高地立在木柱子上,看上去像是要退避后面的森林似的,急切地探向远处的大海……”就连安托瓦内特也说,“森林是要把它吞了”。在里斯眼里,虽然格兰布瓦庄园是人类征服自然梦想的实践,但也摆脱不了被自然摧毁的命运。小说中“黑暗的森林”象征着不可征服的自然,它已经做好了准备,来对抗长期无视它的人类。
      此外,作为帝国主义殖民者的代表,罗切斯特对加勒比地区自然的描述也体现了对自然力量的畏惧。在他眼里,加勒比野生自然是“秘密、威胁、不安和敌意”的,这里充满了人类所不能理解的奥秘。在里斯的小说里,罗切斯特是欧洲父权社会的代表。在欧洲父权社会意识中,人类优于自然的权力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当罗切斯特来到西印度群岛时,他本能地认为可以掌控自然。然而,加勒比野生自然中交织着太多这个欧洲人所不能理解的奥秘。因此,面对着一无所知的自然,罗切斯特不但没有成为自然的主宰,反而表现得懦弱而多疑。特别是他独处的时候,他常常感到有人看他。在强大的自然面前,人类的懦弱体现无疑。同样,自然的强大威力也影响到了人类的心理。作为一个意想不到的陌生人,罗彻斯特总是感觉“这些山脉向他挑战”,“敌意”这个词汇在小说中常常被罗切斯特用来表述周围的自然环境。来自自然的敌意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文化冲突,加勒比的自然力量最终将这个外来的白人驱逐了出去。甚至在他启程前往英格兰时,罗彻斯特仍然认为西印度群岛是一个“噩梦”,感觉“虚弱的勉励,希望他会醒来”。在里斯的小说中,对罗切斯特而言,西印度群岛的经历是个人梦想的破灭;而对人类而言,这是人类控制自然妄想的破灭。
      因此,人与自然之间的失衡就体现在人与自然彼此的对立中。这在里斯的小说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造成这一现状的最重要原因就在于人类过分关注自身的利益而忽略了自然的生存价值。从生态的角度看,里斯在《藻海无边》中展示给人们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就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荼毒的生动体现。作为地球生态环境中的一员,人类与其他物种是平等的、没有区别的。人类没有权力征服自然,凌驾于自然之上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人类只有摒弃了自古以来以人类为中心的人类至上观点,关注自然的权利、人与自然的平等独立关系,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实现人类在自然生态圈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Angier,Carole.Jean Rhys:Life and Work.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0.
      [2] Rhys,Jean.Wide Sargasso Sea.New York:Penguin Books Ltd.1969.
      [3] 曹莉:《简论〈茫茫藻海〉男女主人公的自我建构》,《外国文学评论》,1998年第1期。
      [4] 鲁枢元:《生态文艺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 潘敏芳:《试析〈藻海无边〉中的死亡意象》,《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作者简介:毕晟,女,1978—,河北沧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商务英语,工作单位: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推荐访问:里斯 浅析 无边 意识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