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加快推进威海市新型城镇化建设]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时间:2019-04-03 03:22:5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威海市在山东省率先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本文通过对威海市城镇化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威海市的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与不足,探求加快推进威海市新型城镇化的对策。
      关键词:威海 城镇化 问题 对策
      一、威海市城镇化发展现状
      (一)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全市城镇化水平由1999年的41.7%提高到去年年的58.7%,年均提高1.7个百分点。荣成、文登、乳山三市全部位居全国百强县,全市有11个镇进入全国千强镇。超出全省10.4个百分点。在2011年全省城镇化发展报告中,威海城镇化质量指数位居全省第2位,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人口就业、居民生活、生态环境六大要素指标均居全省前3位。力争"十二五"期间,威海市城市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二)顺利完成城中村改造工程。自2007年开始大规模实施的城中村改造工程,成为威海和谐城乡建设行动中的一大亮点。经过三年集中攻坚,市区77个城中村完成拆迁31339户、342.2万平方米,到目前已有2.4万户、7.2万人回迁新居,过上真正意义的城市生活。标志着威海在全省率先解决了城中村问题。通过城中村改造,为城市的发展腾出了新的空间,城市功能有了新的提高和完善。
      (三)组合型城镇体系初步形成。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积极构筑"一群三轴一带"的城镇空间格局。"一群",是指以威海市区为中心,荣成、文登、乳山市区和石岛管理区为区域中心,形成组合型城镇集群,作为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要载体、全市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区。"三轴":一是形成威海城区-文登市-乳山市发展轴,逐步成为我市与青岛、烟台市对接的重要依托;二是形成威海城区-荣成市-石岛管理区发展轴,强化沿海地带之间的经济联系;三是形成文登市-荣成市发展轴,进一步促进生产要素由沿海向我市内陆地区聚集。"一带",是指以分布在千公里海岸线上的21个镇为依托,组成沿海千公里城镇群带,推动全市小城镇快速健康发展。
      二、威海市的城镇化存在问题与不足。
      (一)城乡发展仍不平衡。城乡、区域不协调的矛盾尚未消除,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差距明显。小城镇不同程度地存在水、电、路、气、暖、环保等设施建设滞后于城镇发展的问题。全市50个镇中,集中供气人口普及率为33.4%,集中供暖普及率仅为8%,仅有16处污水处理设施。
      (二)城镇规划建设的水平还不够高。尽管城市建设取得很大进步,但城市规划层次、建筑物设计档次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设详规尚不完善,建筑风格与文化元素的融合还不到位。执行规划的严肃性还不够,拉链工程、插缝建设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基础设施支撑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在交通、供水、供电、供气以及教育、卫生等公共保障设施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瓶颈制约,特别是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扩容的压力越来越突出。
      (四)城乡综合环境有待进一步整治。还存在着一些与人居城市、环保城市、卫生城市不相称的薄弱环节,水源地、河道和入海口的污染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整治,机动车尾气、扬尘污染还有待进一步控制,城乡结合部、卫生死角有待进一步治理。
      三、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一)科学配置资源、拓展空间,解决好城镇发展布局问题。战略布局也是生产力,布局好了可以事半功倍,布局不好难免多走弯路。要根据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需要,合理安排空间布局、产业布局,优化配置资源,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1、是以小城镇为重点,合理规划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
      大力发展小城镇,缓解中心城市的压力,满足市民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从我市的情况看,一个中心城市、四个副中心城市的格局基本确定,中心城市已发展到大城市的规模,副中心城市也都进入快速膨胀期,当前的重点是研究小城镇的发展问题。在全市49个建制镇中,不足3万人的有27个,占全市的55%,占全省的12%,这两个比例在全省都是最高的,说明我市的城镇布局分散,整体规模偏小,与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不相适应。
      2、以中心城市为龙头,整合利用和优化配置区域资源。
      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小城镇,只有统筹兼顾,才能协调发展。近年来,威海市从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四个层面,进一步完善了规划体系。树立全市"一盘棋"的观念,发挥好衔接点、中间带的功能,一面对接中心城市,一面对接小城镇,实现区域设施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二)积极落实政策,健全机制,解决好农村人口转移问题。
      城镇化的本质是让农村人口进城,享受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建市初期我市有211万农村人口,经过20多年的转移,还有104万人生活在农村。一个地区的城市化率再高,如果没有统筹解决好农民问题,那么也是有缺陷的城市化。因此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无论制订政策还是出台措施,都要把握一个总原则,就是一切都要立足于、着眼于本地农民的转移,而非简单地提高城市化率。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城镇化带来的实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户籍问题: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性质的划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逐步消除城乡不同户籍的权利差异,弱化门槛限制,给进城农民平等的生存发展权利,最大限度地推进城乡居民平等化。
      2、土地问题:关键是抓住两点,一是保障农民的合法利益,二是建立健全流转制度。有了既灵活又规范的制度,农民才有条件参与土地流转,有了健全的利益保护机制,农民才有意愿参与土地流转。
      3、住房问题:按照威海市"改造城中村、整合城郊村、强化中心村、兼并弱小村、治理空心村、搬迁不宜居村"的工作原则,积极推广强村兼并、强企兼并、项目开发兼并等迁村并点模式,加快实施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
      4、就业问题:要建立健全农民利益保障机制,对被兼并村居民除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或转让收益外,还应享有兼并方提供的长久稳定的生活保障和就业保障。
      5、保障问题:按照"城乡一体、分档缴费、自愿选择"的思路,做好进城农民的新农保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衔接,逐步打破参保身份限制,实现参保人员全覆盖。
      (三)强化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解决好产业支撑问题。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普遍存在着"三个滞后",即农业产业化滞后于城市化,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消费滞后于生产。结合我市实际,着眼于解决"三个滞后"问题,要大力培植特色优势产业,推进产业集聚,夯实新型城镇化的基础。
      一是切实推动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释放农村劳动力的有效途径。要进一步完善城镇集聚人口、产业、资金、技术、信息等功能,积极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城镇集聚,大力培育有利于解决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支持企业以适用的经营模式、合理的分配形式,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二是切实推动镇园互动发展。发展工业园区可以引进产业项目,并通过生产生活设施共用降低建设成本,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结合点。要积极推动省级开发区与镇区进行区划整合、功能整合、机构整合,让园区共享城镇基础设施和各种资源条件,让城镇通过园区提高对产业、人口的承载能力。要探索发展"飞地经济",建立跨市、镇异地落户项目利益共享机制,集合力量推进工业园区建设。
      三是切实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服务业发展步伐缓慢,根本上源于城镇化的滞后。要坚持相对集聚和点面结合,继续强化服务业产业载体建设,推进商贸业、制造业联动发展。要切实加大服务业投入,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为引导、企业筹资为主体、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为支撑的投融资机制,确保服务业投资增速大幅提高,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
      作者简介:郑强(1963-),男,安徽芜湖人,威海市委党校经济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民营经济。

    推荐访问:威海市 加快推进 城镇化 建设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